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美國超市大戰 阿里夥Kroger決鬥亞馬遜


消息指美國大型超市Kroger正與阿里巴巴商討聯手整合線上及線下銷售。

亞馬遜(Amazon)自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後全面進軍美國超市市場,之後再推出無人超市,癲覆當地超市經營模式,讓當地各大型超市陣腳大亂。近日各方盛傳,阿里巴巴正與美國另一大型連鎖超市Kroger洽談合作事宜,希望透過線上線下結合後的威力,阻擋亞馬遜勢力擴張。雖然最終誰勝誰負尚是未知之數,但事件反映線下零售與線上電商的結合,已是不能逆轉的零售業大趨勢。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市值正式突破五千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七間越過此門檻的巨無霸企業阿里巴巴,近日擬染指美國零售業。消息指,美國大型超市Kroger高層去年十二月曾到中國與阿里巴巴高層會面,雙方或聯手整合線上及線下銷售。有指阿里很可能會向Kroger提供支付寶服務,讓消費者在Kroger實體店內實現移動付款,Kroger亦可能進駐阿里旗下的天貓,或把顧客引流到阿里網頁,以達致雙贏。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共識。

Kroger拒絕評論有關報道,而阿里則回應稱,集團每日都與世界各地企業進行對話,有關企業均期望擴大商業關係、接觸中國消費者,並直認Kroger正是其中之一。成立於一八八三年的Kroger,是美國第二連鎖超市,在當地擁有二千八百間超市和百貨公司,但近年由於美國零售業蕭條,加上電子商貿平台亞馬遜在去年以一百三十七億美元收購超市集團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後,立即發動減價攻勢,使其生意大受打擊。雖然Kroger希望銷售多些一般雜貨,抗衡亞馬遜及沃爾瑪,惟因遲遲未推出自家送貨服務而受阻,其股價在過去一年已下滑百分之十三。

馬雲為了讓阿里巴巴為成為全球最大電商巨頭,在電商、雲端上不斷向阿馬遜挑戰。

無人商店登場

隨後,阿馬遜更在今年一月正式推出旗下首間無人超市Amazon Go,大大改變了美國零售業生態。首間Amazon Go位於亞馬遜西雅圖總部、佔地一千八百平方英尺,貨品包括有機食品超市Whole Foods中的部分商品,並售賣各種雜貨,及可以並營餐飲等。商店結合感應器、人工智能和電腦演算,消費者只要下載亞馬遜手機程式,在門口掃描二維碼確認身份就可以入內。

而在無人超市Amazon Go開幕後,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金服也馬上在中國杭州啟動無人超市體驗店WithAnt。WithAnt雖然技術跟Amazon Go有一段距離,如要顧客要將商品放入指定的盒子內才進行識別。不過,已經初步踏出了無人商店的第一步。由於Kroger在美國共有二千八百家門市,遠遠超過全食起市的五百間分店,因此,一旦得到阿里巴巴的技術和資金的支援,美國超市的未來最終鹿死誰手,尚是未知之數。

沃爾瑪謀轉型

亞馬遜領導的全食超市及Korger來勢洶洶,相信隨時會震動美國超市市場現時的形勢,當中美國最大型超市、市佔百分之二十五點三的沃爾瑪(Walmart),現時情況可謂最為岌岌可危。

 

亞馬遜在今年一月正式推出首間無人超市Amazon Go。

在Jet.com的支持下,沃爾瑪在電商發展上動作頻頻,短短一年內平台商品數已增加到一千二百萬種。加上沃爾瑪在全美國有超過四千六百間銷售點的優勢,送貨時間快速,部分訂單最快兩、三個小時便到。而且Jet.com電商演算法,除了便宜,還會計下哪一家店出貨最快,幫顧客添加節省運輸成本,創造折扣空間,因此單月新增用戶超過四十萬人。

協同效益顯現

美國超市未來發展尚是未知之數,然而,今次的事件卻反映電商及零售商店的線上線下結合將會是市場的大勢所趨。網購增長快速,但市場總會飽和,因此大型電商近年均積極進入線下零售市場,而且現實不少商品都難以在線上購買,只可在線下看過實物後才可購買,反映線下零售店仍有一定市場。而且網購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大量客戶群,卻有一定限制,尤其在時間性上會稍遜線下零售商。而電商收購線下零售商就能幫助他們加快管理庫存及迅速地配送。

 

法國家樂福宣布,該公司與騰訊在中國展開戰略業務合作達成初步協議。

過去不少分析認為電商興起後,長遠會令線下零售絕,但這無疑是忽略了電商有本身的局限性,因此估計未來零售市場繼續走向「虛實融合」。電商會因應時間性及消費者的消費習性來開設更多實體店,同時原來的線下零售商亦會減少零售店的數目,改以開發網上平台來。

事實上,不止美國有這種情況,根據一月二十三日消息,法國家樂福就宣布,該公司與騰訊(00700)就在中國展開戰略業務合作達成初步協議,騰訊與永輝將投資家樂福中國。家樂福期望通過此次合作增加其線上知名度、線下和線上零售業務的流量。騰訊也將在家樂福生態圈內進一步開發其社交平台上的零售服務,並推動微信以及微信支付和雲計算等服務。雙方的合作範圍包括數據合作、智能零售、移動支付、店內體驗及數據分析等。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