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李嘉誠點解會發達?


長和主席兼「香港首富」李嘉誠早前在集團業績發佈會中宣佈退休,卸任主席及執行董事一職,轉任為資深顧問。至於長和主席一職,則由其53歲長子李澤鉅接任。現年89歲的「李超人」白手興家,縱橫商界超過半個世紀,成功打造出長和系商業王國,其致富歷程亦為人所津津樂道!

 

李嘉誠在董事會議前與一眾董事合照。

遭逢戰亂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在中國東南部沿海城市潮州的書香世家出生,父親李雲經是一位小學校長。

1933年:不足5歲的李嘉誠被祖母安排入讀小學,正式開始學校生活。李嘉誠很勤力,算術是他的強項,常常考取三名以內;歷史科和國文是他最喜歡的科目,歷史聖賢的一言一行成為他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對象,對其日後做人處事,影響極深;家中長輩經常考經據典,耳濡目染下令李嘉誠對古典文學產生極大興趣,有助他在國文學科上屢得佳績。

1937年:李嘉誠還未足10歲,正在唸初中第一年。

1938年:日本侵華,李嘉誠父親帶著一家五口跑到城外20多公里一處山區避難,由於戰亂,被迫停學。

1940年:李雲經與家人為避戰亂,逃難到香港。一到埗便租了一間板間房暫居下來;幾個月後,為了省錢,一家人搬到李雲經工作的塑膠錶帶公司留宿。

少年奮發

1941年:李嘉誠在父親工作的公司當小學徒。日治期間,李嘉誠每天躲在公司隱閉的小密室裡,偷偷收聽從重慶發出的中央政府電台短波新聞廣播。
李氏一家在港謀生困難,李嘉誠母親帶著他的弟妹回潮州,李嘉誠則跟隨父親留在香港。
來港約一年後,李雲經發現染上肺結核病,住進公立醫院治療。李嘉誠每天從公司拿一份伙食供父親兩餐食用,風雨不改。他照顧父親,又要打工負擔全家。
喜歡閱讀的李嘉誠從書中發現自己也有肺結核病的全部病徵,為了不讓父親擔心,他隱瞞自己的病情,每天清早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和曬太陽,藉以增強抵抗力,期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對抗病毒。

1942年:在缺醫少藥的境況下,李雲經辭世。在父親去世前一天,李嘉誠明白自己的責任,以堅決的口吻說︰「我們一家人,一定會過得很好。」李雲經當時聽後,沒再說什麼,但從他的眼神可以肯定,兒子那一刻的表現,一定給他極大安慰。為肩負供養家人的重擔,李嘉誠在塑膠錶帶公司由學徒轉為全職工作。

1943年:父親走了之後,李嘉誠獨自在香港,他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不但學習有關塑膠工業的知識,還買來本用作燃料的舊書包括初中至大學一年級教科書及《辭海》等「搶學問」,還有「搶時間」,盡最大的努力去工作。

16歲,文書同事生病,老闆急需發出數封重要信函,在同事一致推薦下,李嘉誠協助撰寫六、七封信,老闆滿意之餘,更對他懂得使用中式算盤與會計感到驚訝,擢升其負責管理存放貴重手錶和錶帶的貨倉。自修學習的努力,讓個人在工作上取得突破。
17歲,李嘉誠後來主動調識成為塑膠錶帶批發推銷員,每天工作16小時,他的表現最出色,生意額比排第二名的同事多出7倍。

李嘉誠宣佈退休後與在場傳媒合照。

自強不息

1946年:憑著勤奮努力,18歲的李嘉誠在短時間內升任經理,惟其肺結核病發,幸好在其病發前3天,醫院剛好從外國引進特效藥Streptomyin,注射後,在醫院休養差不多一個月,便初步痊癒可出院,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針藥治療,他漸漸康復過來,肺結核病治好。

1947年:19歲升任總經理,負責管理二、三百名工人及20名寫字樓職員,薪金更倍增至超出家中所需的許多;下班回家請老師於晚上補習英文。
管理工廠,讓李嘉誠對塑膠工業的市場動向及生產技術極具經驗,為未來的成功建立了基礎。

1949年:鑑於中國政局出現巨大變化,公司生意勢將逐漸受到影響,李嘉誠的老闆聽取其意見,結束廠務,並打算安排他在總公司當總經理,然而李嘉誠決定創業。

事業開展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將自己多年積蓄和向親友籌借的5萬港元,成立長江塑膠廠,以「長江」命名,寓意不擇細流、匯聚百川,能成其大。
廠房只是一個千多平方呎的單位,除了用作生產之外,李嘉誠另闢一個閣樓做寫字樓,晚上就睡在廠內一個不足80方呎的儲物室,工廠24小時不停運作。李嘉誠的工廠由第一年起每年均錄得盈利。
18歲至21歲︰疾病的陰影解除,生活安定,只要保持勤奮、毅力和信譽,李嘉誠對自己將來的前途充滿信心。
1950年代美國的塑膠工業最發達,李嘉誠經常訂閱美國著名的塑膠工業雜誌《Modern Plastics》,藉以了解塑膠工業的最新發展、世界市場和產品新趨勢,他從中學到塑膠行業不少東西。
那年代香港普遍採用的塑膠模機多屬注射式(injection moding),即將塑膠溶液注入模內。有一次李嘉誠在雜誌上看到一部機器,可把模內未成形的膠管注入壓縮空氣製成膠樽或玩具,但售價需2萬港元,那時香港尚未引進這種機器。李嘉誠認為利用這部機器生產膠樽的前景很好,只是當時經濟能力有限,於是決定嘗試自行研製。

他利用機器製成一條條既軟又熱的膠管,然後便想進行造模、購買壓縮空氣機,突然看見旁邊有一瓶可樂玻璃樽,靈機一觸,即將可樂樽頭折斷,將膠管放入可樂樽內,然後把汽水吸管插入機器的壓縮空氣口,輕輕一吹,不用3秒,膠管沿著透明的可樂樽身膨脹,形成膠樽模樣。那部自製機器雖然簡陋,但價錢只是雜誌上那部機器的十分之一,製成品卻一模一樣。在這研製的過程中,李嘉誠36小時不眠不休。

1947 年,李嘉誠不足 20 歲已當上公司總經理。

根基鞏固

1955年:由於價廉物美,李嘉誠的工廠開始生產塑膠玩具及塑膠日常用品,後來從雜誌上看到一則介紹意大利生產塑膠花的報道,說估計這種產品將來一定會大受歡迎。經研究,李嘉誠看到塑膠花的發展前景,於是改造及擴大廠房,大量生產塑膠花。為了應付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將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1956年,香港當時只有兩家工廠專門做塑膠花,李嘉誠的長江塑膠廠是其中一家。

1958年:李嘉誠意識到香港地小人多,土地求過於供,於是開始涉足地產業,投得北角及柴灣用作建廠的地皮;開始投資美國股票,包括當時美國最大國防武器製造商之一,從事製造軍用飛機、防衛系統和其他先進軍事設備。

運籌帷幄

1962年:美國對聖誕花環需求甚殷,傳統製造過程卻很費勁,先用機器製造一條條15至25呎長的膠條枝幹,然後人手把樹葉逐片逐片穿上,工人每天24小時工作,仍趕不及應付那麼多訂單。有一年,李嘉誠自行想出一個辦法,嘗試把枝幹連葉一整枝的用機器注塑出來,每枝約長18吋左右,一枝接一枝的把它們串起來,要多長有多長。這技術令生產成本省下85%。這個稍作改動的方法,賺取了差不多雙倍利潤。

1964年:北角及柴灣的長江工業大廈同日落成啟用,長江塑膠廠正式改名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是全港營業額最大的塑膠廠。

辦公室掛著的對聯內容,正是左宗棠的「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但李嘉誠的工廠繼續運作,他亦對香港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大量購入地產物業。
1968年:開始在加拿大進行投資。

1970年:李嘉誠開始意會塑膠花甚至整個塑膠工業會被新興工業地區所取代,決定在未被淘汰前將工廠結束,於是開始為買家尋找供應商。

1971年:李嘉誠的地產業務發展迅速,所得利潤已遠超於工廠業務,因此正式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

1972年:李嘉誠有感一間公司要發展得快便一定要上市,此乃籌集資金、發展公司的最佳途徑,故將長江地產有限公司易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以3元的訂價於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獲得超額認購65.4倍。
長實上市後,李嘉誠更開始留意別家公司的發展情況,其中包括在港上市的英資公司,發現他們以小量股份控制龐大資產,假若能收購這些公司,既能取得其資產,也可善用其人才,有助自己實現跨國企業的理想。

1973年:李嘉誠時任潮僑塑膠廠商會副會長,以原價出讓塑膠原料,協助會員解決原料價格上漲問題。
1974年:購入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的華人行。
1975年:發展第一個大型私人屋苑—北角賽西湖大廈。

1958年,李嘉誠意識到香港土地求過於供,開始涉足地產業。圖為八十年代一次土地競投時,他出價時的招牌手勢。

1977年:長實擊敗英資財團(包括置地),取得香港地鐵中環舊郵政總局上蓋的物業發展權;一個月後,又獲得金鐘海軍船塢上蓋發展權。
長實收購美資永高有限公司(包括在港擁有五星級的希爾頓酒店),當時香港報章譽為是開創華資公司收購外資公司的先河。(希爾頓酒店其後重新發展為長江集團中心)

1978年:華人行改建竣工,長實遷入成為總部。
由長實發展的香港中環地鐵站上蓋物業於8個小時內所有單位全部售罄,創下香港一日之內出售樓花價值最龐大的紀錄。三個月後,金鐘站上蓋的兩幢大廈,第一日賣出超過九成,再打破中環地鐵上蓋物業的紀錄。

1979年:長實從匯豐成功收購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和黃),李嘉誠成為香港華人入主外資集團的第一人。李嘉誠認為匯豐將和黃股份賣給他,主要是因為他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領導這間公司。

1980年:李嘉誠出任和黃主席。
決定結束塑膠業務。

1981年:《遠東經濟評論》以李嘉誠作為雜誌封面人物,並冠以香港「超人」的稱號。

1984年:1984年底,在聯合聲明草簽後不到三個月,和黃對外公佈總投資額達40億港元的「黃埔花園」發展計劃。
百佳超級市場在中國內地開設第一家分店。

1985年:長實從置地收購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2月易名為「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和黃於1983年在香港展開流動電話業務,1985年提供模擬制式流動電訊服務。

1986年:李嘉誠入主和黃後,開始逐步拓展海外業務,與和黃收購以加拿大為基地的赫斯基能源,成為集團第一個大規模的海外收購項目。

1974年,李嘉誠購入位於中區黃金地段的華人行。

1987年:和黃集團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 43% 權益,開始向海外拓展業務。

1989年:。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在葵涌貨櫃港的六號碼頭落成,標誌著香港邁向成為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

1991年:和黃大規模投資海外,迅速發展成為國際企業。隨著收購英國主要貨櫃港菲力斯杜港75%的權益,港口業務拓展趨向國際化,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貨櫃碼頭經營商。

1993年:長實投資位處北京市中心的大型地產項目—東方廣場(2004年落成)。

1994年:和記通訊(英國)推出Orange 品牌的數碼個人通訊網絡服務。

1995年:和黃成為全球第一家提供 CDMA 數碼流動電話網絡的流動電話公司。

1996年:集團分拆香港最具規模及多元化之基建公司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上市。

1997年:長江集團四間主要上市公司重組,變為垂直式控股架構。

1999年:集團總部遷至長江集團中心。
和黃達成集團歷來最大宗的交易,同意接受Mannesmann AG 有條件收購所持有的全部Orange plc 股份(44.81%),收購價約1130億港元(146億美元),以現金、票據和 Mannesmann 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後,集團錄得接近1,180 億港元利潤(151億美元)。

 2005年,李嘉誠主持集團運動同樂日開幕禮,並展示集團的全球版圖。

2000年:集團業務進入另一里程碑,大中華最大規模媒體公司TOM.COM於創業板上市(2004年轉至主板上市,並易名為TOM集團)。

2002年:和黃宣佈全球第三代流動多媒體電訊業務(3G)的品牌設計詳情,她是首家在國際上提供3G 流動視像通訊服務的供應商,率先採用最先進與最有潛力的流動電話科技。
分拆從事生物科技產品的研發、商品化、推廣及銷售業務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上市。

2003年:長和集團在內地的投資總額已增加至超過6百億港元,約佔集團香港上市部份的資產12%。
置富產業信託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2005年:和記黃埔港口與以埃及亞歷山大港務局為首組成的集團達成協議,興建、營運與管理位於埃及亞歷山大港與El Dekheila 港的兩個碼頭。其後又宣佈完成收購位於波蘭格丁尼亞港的散貨碼頭大部分股權,並把公司改名為格丁尼亞貨櫃碼頭。

泓富產業信託在香港上市,成為香港首家由私人機構籌組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2006年: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另類投資市場掛牌買賣。

2007年:和記電訊國際有限公司出售Hutchison Essar Limited 的67% 直接及間接股權及貸款權益予Vodafone Group Plc 附屬公司,總現金代價約為111 億美元或870 億港元。

日理萬機,所以機不離手。

2008年-2010年:和黃宣佈成立和記水務,提供全面水生產和水務處理方案。
由長江基建、港燈及李嘉誠基金會組成的財團完成收購UK Power 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成為英國最大的配電商,服務範圍覆蓋倫敦、英國東南部及東部。
長江生命科技首度涉足澳洲葡萄園業務。該公司現為澳紐地區第二大葡萄園主,擁有6,500公頃之葡萄園,並為全球十大葡萄園主之一。

2011年:和記黃埔港口於2011年設立和記港口信托,並於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集團旗下第三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匯賢產業信託於2011年上市。匯賢產業信託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人民幣計價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旗下資產組合涵蓋零售、寫字樓、服務式公寓及酒店物業業務。
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於集團股東周年大會後,談及其資產分配,表示長和系與赫斯基將交予長子李澤鉅,至於次子李澤楷,則會以巨額資金支持其發展事業。
2013年:Hutchison 3G Austria GmbH 收購奧地利 Orange。
2013年:由長江基建牽頭之財團完成收購荷蘭廢物處理公司AVR Afvalverwerking B.V.。
2014年:和黃與新加坡淡馬錫締結策略性聯盟,淡馬錫入股和黃零售分部屈臣氏控股,間接持有其25% 權益。赫斯基能源位於南中國海合作的荔灣天然氣項目,首個氣田「荔灣3-1」2014年3月正式投產。

李嘉誠於五十年代經營塑膠廠,與當年認識的美國生意伙伴Alan Hassenfeld成為摯友,每年也收到老朋友為他特製的模型公仔。

2015年:長江集團宣布重組,合併了長實與和黃的業務,並創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持有非房地產業務,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以持有房地產業務,藉以取得更現代化架構和更高效運作模式。
屈臣氏集團邁進業務新里程,屈臣氏香港旗艦店正式開幕,標誌著該集團全球零售店總數突破12,000 家。
在李嘉誠的領導下,長江集團業務已遍及全球52個國家,員工29萬名。

2016年:3 意大利與Wind 組成各佔50/50權益的合資企業,成為意大利流動電訊業務的翹楚。
屈臣氏集團慶祝175 週年。

2017年:長江和記與螞蟻金服宣佈組成合資企業,共同運營為以消費者為本的電子錢包「支付寶HK」,進一步整合線上線下的支付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購物體驗。
3 奧地利宣佈完成全資收購 Tele2,成為當地最具規模的全方位電訊服務營運商。
由長江基建、長江實業及電能實業組成之財團完成收購澳洲之DUET Group。該公司之業務包括配電、
長江基建及長江實業成立合資企業收購德國之國際能源計量服務供應商ista。

2018年:長江集團目前業務遍及全球超個50個國家,員工人數323,000。

Text: Monica Lau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