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拍賣平台掀數碼革命 區塊鏈技術改寫未來


今年春季拍賣圓滿收槌,蘇富比、嘉德、保利等拍賣行在疫市下創佳績,令人驚喜。因應疫症持續,各行自去年起已開拓線上拍賣,恰巧碰上藏家年輕化的趨勢,以致今年「網拍」反應更趨熱烈。保利11場拍賣於網上及社交平台同步直播,觀看人次突破12萬再創新高,而該行的網絡競投更較去年秋拍飆升逾五成。至於香港蘇富比3場網上直播拍賣亦吸引逾480萬人次觀看,過半數成交由網上買家投得,網上競投人數較2020秋拍勁升六成。

另一邊廂,在資金追逐下,市場新貴NFT數碼藝術品亦屢現耀目成交,3月份佳士德拍賣Beeple的驚世NFT作品,結果以6,900萬美元高價賣出,上月底由Mad Dog Jones創作的NFT作品亦以逾410萬美元獲承接。華語藝人陳奐仁、周興哲及攝影師夏永康亦相繼推出NFT作品拍賣,皆獲得斐然成績,看來拍賣市場正上演一齣翻天覆地的變革。

撰文 曾業俊

保利香港2021年春拍在疫市下圓滿收槌,今次成交總額更超過7億港元。其中有1件拍品以逾億港元成交,另有7件拍品以逾千萬港元成交,並刷新兩項藝術家世界紀錄,表現強勁。現當代藝術部共96件精品上拍,總成交額達2.67億港元,全場成交率高達90%,當中奈良美智博物館藏級別大型房屋裝置《柏林 巴拉克,1 號室》以1.2億港元高價成交,刷新藝術家立體作品成交價世界紀錄,並創下奈良美智個人作品拍賣的第二高價。

此外,中國古董珍玩部共斬獲約2.01億港元成交總額,共3件拍品逾千萬港元成交,成交率高達82.6%。其中法國巴黎杜尚(Duchange)家族重要收藏清乾隆御製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福壽紋八方盤口大瓶以5,520萬港元高價成交,為保利香港歷來瓷器拍品第二高價。中國書畫部總成交額亦錄得4,384萬港元,獲得來自現場、電話及網絡買家的激烈競投,成交率達82%,創下中國書畫部歷年新高,兩位台灣名家書畫專題作品悉數成交,喜獲白手套佳績。其中胡適楷書〈理未易察〉以96萬港元成交,為低估價16倍。

香港蘇富比2021春拍賣成交額達38.5億港元。

疫情下創佳績

璀璨珠寶及名貴鐘錶部總成交額則高達1.46億港元,當中盛世玲瓏緬甸天然滿色翡翠手鐲以3,600萬港元成交,為保利香港歷來翡翠手鐲拍品第二高價。璀璨珠寶及名貴鐘錶部門主管施思表示:「本季拍賣在疫情持續和封關的情況下,仍然取得比預期理想的拍賣結果。精品及收藏級別的珠寶成績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其中包括本場的珠寶封面滿綠翡翠手鐲和8.07克拉緬甸鴿血紅紅寶石,分別以3,600萬及3,120萬成交,體現了藏家對收藏級別的珠寶的強大的信心。隨著天然資源的稀缺,精品的出產更是可遇不可求,這次的買家極具前瞻性。我們依然對頂級珠寶市場的前景也充滿信心,等疫情穩定後,相信能創造更高的拍賣紀錄。」至於錶王之王 ——百達翡麗型號6002G更以3,180萬港元成交,為保利香港歷來鐘錶拍品最高價。

尚品手袋及潮品部成交總達1,659萬港元,領銜拍品包括「包中之王」的25及28公分喜馬拉雅尼羅鱷魚皮柏金及凱莉手袋分別以180萬港元及192萬港元高價成交。手袋專家趙晶晶表示:「在疫情影響下,藏家對於精品手袋的競投熱度依然不減,充分體現了稀有皮種及限量版手袋的極高市場收藏價值。」珍茗佳釀部總成交額達3,195萬港元,來源清晰,品相絕佳的1920年代雙獅同慶號青餅普洱茶(共七片),最終以948萬港元高價成交;一組26瓶輕井澤「能系列」為市場罕見的收藏級拍品,以216萬港元高價易手。

蘇富比春拍40歲下買家佔25%

香港蘇富比2021年春季拍賣亦已圓滿結束,總成交額更高達38.5億港元,為亞洲蘇富比拍賣歴來第二高,僅次於2013年秋季之蘇富比四十週年拍賣(總成交額41.9億港元)。其中,現當代藝術及西方藝術亞洲拍賣總成交額同創歷史新高,分別達22.5億港元及8.94億港元;而現當代藝術拍品平均成交價亦是歷來最高,較2020年秋拍上升43%。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表示:「現時亞洲在全球藝術市場之角色空前重要——是次現當代藝術拍賣當中,藏家對亞洲及西方藝術需求強勁,使成交額創下22.5億港元之歷史新高,市場實力與潛力表現無遺。本季我們喜見不少新一代年輕藏家,在多個藝術品及奢侈品板塊積極參與。在此別具挑戰性的時刻,亞洲市場的強韌意味著蘇富比的未來將會更加精彩,無論是現場還是網上拍賣,我們的業務定將繼續開拓新境界。」

事實上,近年拍賣市場的藏家出現年輕化趨勢。以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為例,參加者來自逾60國家,其中40歲以下買家就佔25%。是次春拍成交率強勁達88%,近70%拍品超越高估價成交,其中9件拍品以逾億港元成交,刷新逾30項拍賣紀錄。

網上拍賣疫市拓新路

自去年起,因應疫情影響,多間拍賣行已新增線上競投方式進行拍賣,而情況亦延續至今,結果成績竟然一次比一次出色,令人驚喜。以保利香港為例,該行本季春拍11場專場拍賣於網上及社交平台同步直播,總共吸引12萬人次觀看,人數再創新高。是次春拍,該行的網絡競投較2020年秋拍飆升近52%,電話競投更大幅增長3.18倍;而1,228件成交拍品中,逾20%更是由網上買家投得。保利香港拍賣執行董事張益修表示:「今次春拍我們推出精彩而多元的專題,成績令人振奮,多個部門創下歷史新高。拍賣前我們於不同線上平台推出更多專家導覽與直播,增加與客戶間的互動;拍賣期間,我們使用多鏡頭機位進行全球實時直播,香港、北京、台北三地連線,來自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客戶於現場、電話及保利拍賣APP、微信小程序等網絡平台進行激烈競投。電話競投及線上競投分別大幅增長318%和52%,反映了藏家對於我們專家團隊選件的強勁信心與支持。」

香港蘇富比亦自去年起,已設立數碼平台吸引買家觀看直播及參與競投。該行是次春拍,共設3場晚間拍賣於多個網上及社交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逾480萬人次觀看,另外4場雙語線上預展導賞亦吸引近80萬人次觀看。最終,該行2,192件成交拍品中,超過半數是由網上買家投得,網上競投人數較2020秋拍勁升60%。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賣亦於上月底落幕,7個專場總成交金額達3.64億港元,刷新4項世界紀錄。該行亦有透過線上科技開拓市場,強勁網絡「買氣」吸引世界各地買家參與,共錄4,300次競價,其中以最高價成交的奈良美智《萌芽》更是由網絡買家投得。

拍場新貴NFT屢現驚人佳績

科技除了為傳統拍賣開拓線上市場,更帶來一種嶄新的收藏品——NFT。富藝斯在上月經過兩星期競投後,由加拿大視覺藝術家Mad Dog Jones(Michah Dowbak)所創作的NFT數碼藝術品《REPLICATOR》以逾410萬美元成交,此作品其後每隔28天會自動生成一件新一代的NFT作品。起拍價為100美元,在開放競投後的24小時之內,競投價迅速升至240萬美元,而在拍賣結束前的最後五分鐘再引起激烈競投,最終以414萬美元成交,並刷新在世加拿大藝術家拍賣紀錄。

事實上,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瘋狂印鈔,資金氾濫下為求出路,生產條件受嚴格限制的數字資產(Digital Assest)遂成為資金追捧對象。除了比特幣(Bitcoin)曾於4月中急速衝破歷史高位6.35萬美元,佳士得於3月份亦拍賣了Beeple(Mike Winkelmann)作品中最昂貴的NFT數碼藝術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成交價高達6,900萬美元。

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是一種被稱為區塊鏈的數字帳本上的數據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字項目,因此它們不能互換。「不可替代(Non-Fungible)」或多或少表示它是唯一的,不能用其他東西代替。例如,一個比特幣是可替代的 — 用一個比特幣換另一個比特幣,你將擁有完全一樣的東西。然而,獨特的交易卡(One-Of-A-Kind Trading Card)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將它換成另一張卡,則會獲得完全不同的東西。

在非常高的水平上,大多數NFT都是以太坊區塊鏈(Ethereum Blockchain)的一部分。以太坊是一種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就像比特幣、以太幣或狗狗幣(Dogecoin)一樣,但其區塊鏈還支持這些NFT。這些NFT存儲額外信息,從而使它們的運作方式不同於以太幣,而其他區塊鏈也可以實現自己的NFT版本。雖然你可以根據需要複製任意數量的數字文件(Digital File),包括NFT隨附的插圖。但NFT旨在為你提供無法複製的東西 ——作品的所有權(Ownership Of The Work),儘管藝術家仍可像實物一樣保留版權和複製權。從實物收藏的角度來看,即任何人都可以購買莫奈(Monet)的版畫,但只有一個人可以擁有原件(The Original)。NFT不可替換的特性亦被應用於驗證真偽和擁有權,可作為一種電子識別工具。

Twobadour作為亞洲最大的NFT基金(Metapurse)的亞洲買家和管理人,亦是以6,900萬美元投得Beeple的NFT《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買家。他在上月底由芝加哥大學舉辦的一個網上論壇解釋,雖然比特幣之類「硬幣」及NFT同樣屬於加密貨幣,但比特幣一類是「可替代」,而NFT則「不可替代」:「NFT是獨特的數字貨幣,而且形式多樣,可以代表數字文件如畫作、音樂、錄像、視頻遊戲中的項目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NFT作品的價值除了在於其稀有性,亦因為它們更明顯、更生動、並受文化驅動。當NFT與區塊鏈的特性結合,即創造『不可更改的唯一認證』,非常適合藝術品投資交易。」

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拍賣造價達6,900萬美元。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買家Twobadour,同時為亞洲最大的NFT基金(Metapurse)的亞洲買家和管理人。

NFT是泡沫?

上月初,創作歌手陳奐仁(Hanjin)在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發佈他首個NFT作品:原創歌曲《Nobody gets me》的 7 秒 MP4 單曲連封面、原創歌曲《Nobody gets me》 24bit / 192khz 的WAV 音頻,以及與陳奐仁 zoom 對話 1 小時。作品最終以 7 個「以太幣」(即約 11 萬港元)成交。他慨嘆免費平台貶低音樂價值,於是決定做「白老鼠」,而是次作品能以6位數字賣出,算是「實驗成功」,更希望能與新一代音樂人分享經驗,建立全新營運模式,為將來鋪路。

香港著名攝影師夏永康(Wing Shya)及知名歌手周興哲(Eric Chou)亦推出NFT作品。他們共同創作的NFT加密音樂影像系列 《CHAOS+》首件推出作品《+E1》,於上月底在 NFT 平台 「OpenSea」以13.32以太幣(ETH)高價成交(約 28,129美元)。 夏永康指,NFT令數碼藝術品得到身份證明,其擁有權難以侵犯或複製,創作者及收藏家都因此得到保障。他更透露,與周興哲的《CHAOS+》只是開始,未來將與其他創作人有更多相關合作。周興哲亦表示,是次的NFT合作啟發了他發掘藝術創作更多不同可能,未來或會有更多NFT作品,並希望將NFT與舞台結合。

然而,正當全球爆發「NFT狂熱」之際,近期專注研究NFT加密藝術品兼TABULA RASA 畫廊創始人劉亦嫄就撰文「撥冷水」——她引用Beeple去年 12 月於Nifty Gateway的拍賣為例,指那次 12 名競價者之中的11名其實是出自同一買家,該名買家只是使用不同帳戶名稱的電子錢包參與競價。她因此直指Beeple的拍賣記錄「並沒有讓我看到繁榮的市場,而是看到熟悉的泡沫正在破裂」。到底NFT的出現,會令藝術品行業的競爭環境得到平衡,並允許數以百萬計的年輕藏家參與?抑或僅僅是「加密貨幣百萬富翁」的把戲,最終淪為繼荷蘭鬱金香和1990年代的Dot-Coms之後另一金融泡沫?相信還要時間拭目以待。

加拿大藝術家Mad Dog Jones的NFT作品《REPLICATOR》以逾410萬美元成交。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