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數碼聲音廣播壽終正寢 互聯網資訊成大趨勢


港台將於年內終止數碼聲音廣播服務

香港的數碼聲音廣播在2011年面世,當年港政發出有效期12年的牌照予三家商營機構,包括鳳凰優悅、新城電台及香港數碼廣播(DBC),連同香港電台在內,全數於2012年起先後投入營運,合共提供18條頻道,頻道之多一度冠絕廣播業。唯僅僅六年間,三家電台都先後交還牌照,最後連公帑營運的香港電台數碼廣播亦遭「滅台」,數碼聲音廣播全軍覆沒,主因為何?六年間,實際上又有多人真正收聽過數碼聲音廣播?

三家數碼聲音廣播機構曾經雄心壯志,欲大展宏圖,其中DBC更曾在全港派發免費數碼收音機予職業司機,並從模擬廣播電台請來知名DJ。不過,自2015年起,鳳凰優悅、新城電台及DBC相繼提早交還牌照。港府早前宣布,經考慮數碼聲音廣播發展檢討報告後,決定終止數碼聲音廣播服務,意味本港數碼聲音廣播僅存在六年便壽終正寢。

假如讀者仍存有印象,港府早於2000年便開始為數碼聲音廣播進行公眾諮詢,然事隔九年政府才決定分階段推出數碼聲音廣播服務,至2011年正式發出牌照。觀乎世界各地,不少國家早在九十年代已經研究數碼聲音廣播,其中挪威及英國更早於1995年推出數碼聲音廣播,芬蘭及新加坡亦於1998-99年推出,全都是發生在第一代互聯網熱潮之前。

港府缺乏政策支援

然而,香港卻在互聯網發展相對成熟、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已經大行其道之際,才拍板推行數碼聲音廣播。政策推行時機不對,大為落後於世界潮流,都使得開局已注定困難重重。及後亦因政策未能配合,加上內容上未能突破等,都是導致數碼廣播電台未能找到有效的生意模式,最終失敗而回。

假如推行妥當,數碼聲音廣播理應可提高廣播質量,造福香港社會。以2007年政府開始推行數碼電視廣播為例,推動以高清電視取代當時社會普遍通用的模擬電視,並宣布時間表逐步淘汰模擬電視廣播。由於不少市民知悉政府最終會淘汰模擬電視廣播,而且得到當時兩家電視台的配合及支持,政府對高清電視的宣傳亦受廣泛市民認同,市民便樂於換高清電視或買機頂盒以收看高清的數碼電視廣播。
至今雖然香港的模擬電視廣播淘汰的時間表一再延後,但明顯電視數碼廣播已成為主流,根據2016年11月政府文件顯示,無線及港視娛樂兩間免費電視台,所提供的數碼地面電視服務已覆蓋全港最少九成九人口。而根據政府去年底調查,全港只剩大約40萬住戶仍然收看模擬制式電視,政府今年亦會檢討在2020年底終止模擬制式的目標。
 

港台將於年內終止數碼聲音廣播服務

商台撤牌照申請明智

從成功推行數碼電視廣播的例子看,便可大概得悉最終數碼聲音廣播壽終正寢的主因。政府在推廣數碼聲音廣播政策上一直處於被動,並以商業運作為由,將一切交由業界自理。當年廣管局在公布推行數碼聲音廣播初期,曾經收齊四個營辦商申請牌照,包括商業電台、新城電台、鳳凰優悅廣播,以及DBC數碼電台的前身雄濤廣播,正在經營模擬聲音廣播的電台都已囊括在內。
然而,商台很快便撤回數位廣播牌照申請,當年該台的管理層已指出申請數碼廣播牌照,需最少投資2,000萬至3,000萬元,寧願將資源放上互聯網的互動平台,政府政策上明顯缺乏考慮市場的接受程度及電台的負擔能力。現在回看,商台管理層果然具有先見之明。
有別於數碼電視廣播,政府並無考慮將數碼聲音廣播取代模擬聲音廣播,對於市民「轉台」的最大誘因並不存在。實際上,市民要改變習慣收聽數碼聲音廣播,與收看高清電視相同,必須購置新的數碼收音機才能收聽。而政府在宣傳上並未能闡述數碼收音機與一般收音機的分別,市民大眾根本不知道收聽數碼收音機比傳統收音機的優勝之處,實際上亦無迫切需要花數百元購買一部,數碼收音機政府在社會倡導數碼聲音廣播的角色近乎為零。

營辦商未見革新模式

政府政策缺乏遠見及承擔的同時,經營數碼聲音廣播的營辦商亦可說對香港數碼聲音廣播歷史告終責無旁貸。在三家經營商中,策略最為進取的是DBC,當年曾斥資2,000萬元為兩萬架的士及小巴等安裝數碼收音機,但司機普遍均使用新收音機收聽傳統的FM模擬廣播,可見數碼聲音廣播仍未見普及。主因除了政府政策並有大力推動以外,電台的經營手法毫無新意亦為主因之一。

香港三家經營數碼聲音廣播的電台以經營策略、模式、實際操作及節目內容而言,本質上與今日的模擬聲音廣播並無差異,吸引力及競爭力甚至比現時的模擬聲音廣播電台更低。至於數碼收音機方面,外國生產的數碼收音機功能多樣化,部分更會配合彩色屏幕、網路收音機等。相反,香港的數碼收音機現時只可顯示每秒一張的彩色低解像插圖。由此種種可見,不論在政策上或是電台吸引力上,對於普羅大眾市民而言其實沒有任何誘因需要改變收聽習慣。

近年來對廣泛電台及電視台最大的衝擊,莫過於手機及網絡上的頻道平台發展迅速,此一因素可謂進一步蠶食數碼聲音廣播的生存空間,並將其推入窮途末路。實際上,在2011年香港決定推出數碼聲音廣播服務之時,互聯網已出現不少直播平台,只是當時的普及程度及發展仍屬初起步階段。

在推出數碼聲音廣播服務的短短六年間,網上的直播平台、手機收聽及收看的apps已多不勝數,融入市民大眾的生活當中。實際上,不單止是數碼聲音廣播,對現有的電視台及模擬聲音廣播電台的衝擊亦極為巨大。現時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社交網絡平台向市民大眾宣傳及發表新作,並產生出大量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同時間,大量網上民間電台應運而生,搶佔持牌機構的市場佔有率、收聽率及收視率。
 

受互聯網發達衝擊

網絡的資訊發達堪稱比現時的電視台、電台所接收的新聞消息更快速,人人的手機都可以透過網上facebook等軟件作直播,甚至連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傳統媒體也要從網上了解最新的潮流,再作跟進報道。互聯網的急速發展,已對傳統媒體構成衝擊,不少都在近幾年紛紛結業。對牌費高昂但又未能真正「入屋」的數碼聲音廣播,要維持生計恐怕不易。

數碼聲音廣播的「速亡」,香港並非世界首見,芬蘭及新加坡以數碼聲音廣播未成氣候為由,分別在2005年及2012年終止服務。數碼聲音廣播的終結只能說香港未能革新傳統廣播事業的營運生態,錯失了提升廣播質量的機會,對社會而言影響並不大,只是政府已投入的近6,000萬元在發射站興建及宣傳等或許付之東流。

唯放眼廣播業,現時運作條件仍良好的模擬聲音廣播電台及數碼電視台應引此為戒。網絡平台的發展一日千里,不礙於地域隔距及政策束縛,對資訊流通及市民大眾接受程度高,傳統媒體業如何適應互聯網的大潮,將會是一大課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