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迎戰16度】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致力提升減碳生活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主席蘇啟明先生(左)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先生(右)。

香港是高樓林立的城市,各類型建築物遍布大街小巷,難免成為了空氣、燈光、食水等污染的源頭。有見及此,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議會)主席張孝威及建築環保評估協會(協會)主席蘇啟明正積極推動綠建環評(BEAM Plus),透過評估,讓新落成與既有建築物獲得認證,不只令建築物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可促進用戶獲得健康的生活質素。協會最近為「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評估推出新的評估機制,讓業主、發展商和設施管理人員能以物業組合形式,為旗下多個既有建築認證,評估其可持續發展表現。加上議會為批量認證提供登記費優惠,鼓勵更多公私營項目申請,協助既有建築加快變綠。

自綠建環評推出約9年,本港共計有1,300多個登記項目,當中逾500個已獲得相關評級認證。目前參與綠建環評評估是新發展項目取得部份環保及適意設施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加上政府近年已鼓勵主要政府建築物要獲取綠建環評金級認證,並將部分用地的地契上加入綠色建築認證要求,對推動發展商參與帶來積極作用。

事實上,香港約有67%碳排放是來自發電,而90%的電力消耗是來自建築物。故此,要實現減碳就必須從既有建築物入手。張孝威表示,「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主要讓既有建築可以因應自身情況申請不同評估範疇,由淺入深,最終成為具綠色元素的建築物。

因應評估  更易達標

綠建環評於2010年推出,其中既有建築評級工具於2016年升級至2.0版,就樓宇管理、營運、維修保養及改善範疇作評估。各種用途的現存樓宇,包括商業、教育、政府、工業、寫字樓、住宅、酒店、購物商場等,不論樓齡均可參與,評估會涵蓋申請人可直接管理的範圍。進行綠建環評既有建築評估,有利實行各種新措施以提升樓宇能源效益及環保表現,並提升不同樓齡的現存樓宇的表現,可根據實際情況為樓宇具彈性地取得認證;及為政府《都市節能藍圖》中所訂下的目標出一分力。

蘇啟明解釋,既有建築2.0版提供有兩個評估計劃,分別是綜合評估及自選評估。前者可以在同一時間內申請7個評估範疇(場地、營運管理、能源使用、室內環境質素、用材及廢物管理、用水和創新),或在三年內完成,一旦符合議會所定的標準,便可以獲得綜合評估認證。

「自選評估是2.0版特別之處,是可讓既有建築按自身最擅長的範疇,申請單一範疇評估,而營運管理是大多數既有建築都會選取的範疇,當獲得第一項證書,往後的評估會更易達標。」張孝威補充,新舊建築物在實踐環保上的困難是完全不同,發展商可以在新建築物落成前已因應評估的要求,而完善妥備,但既有建築,經過年月洗禮或經濟環境改變,已出現不同的問題,在實行環保時,都有不少困難。「為此,議會針對目標建築物而提供不同的支援,例如為酒店、商廈及商場的業主、租客及管理公司提供綠色管理知識。另外,正推廣綠色校園計劃,將會是議會未來一年的重要工作。」

培訓更多合資格的綠色建築人才

綠色校園計劃目標為120間學校達標獲得綠建環評既有建築認證,張孝威指出,環保不是專家所擁有,任何市民都有責任推行,要增加大眾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可以更為有效,而為學校進行評估,有效加深學生對環保的認識,甚至影響家人與朋友。

環保意識可以從小培養,而綠建人才則需要及時培訓,以應付市場的需要。近年全港有近一半私人發展項目都參與了綠建環評評估,工程愈來愈多,故需要綠建人才從旁協助。議會與協會在2010年及2014年推出兩項專業資格,分別為綠建專才(BEAM Pro)及綠建通才(BEAM Affiliate),培訓更多合資格的綠色建築設計、工程、管理及營運人才。綠建專才通常是建築師、工程師、測量師、環保顧問等,一般擁有五年綠色建築經驗,其中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將最新的綠色建築標準及守則融入日常的建築規劃、設計、建造及運作當中。而綠建通才則主要是初入行的建築從業員或技術人員。

為建築物進行身體檢查

當綠色建築不斷增加,影響力必然增加。張孝威舉出例子,沙田第一城第七期於2017年獲得既有建築2.0版自選評估計劃中營運管理範疇的卓越評級。「沙田第一城共有52座,而第七期已有數千名業主,要取得共識,申請綠建環評既有建築認證,需要管理公司的協助。第七期不只有極多環保設施,垃圾房亦具綠色元素,令空氣質素有所改善。加分的地方,是屋苑經常舉辦環保活動,向住戶宣揚環保的重要性。」

沙田第一城(第七期)獲得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自選評估計劃中營運管理範疇的卓越評級。

蘇啟明相信,第七期取得認證,可以作為借鏡,日後其他期數申請評估時,也會更易提升環保元素。「既有建築在衡量申請認證時,都會考量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利益,單一業主很明白獲取認證的好處,尤其是發展商,能夠為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生色不少,故綠建環評既有建築批量認證的目標申請者是單一業主,他們十分明白建築物有生命週期,而透過評估,等於為建築物進行了身體檢查,令生命週期得以延長,甚至減少對地球的污染。」

事實上,獲得綠建環評既有建築認證,有助提升物業價值。因應目前經濟趨勢,投資者對企業披露可持續發展表現的要求日益漸增,若為企業旗下的物業組合獲取認證,將有助向相關持份者展示建築物於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

現時議會為綠建環評既有建築批量認證的申請費用提供優惠,項目申請人的物業組合須登記最少有4個物業,如選綜合評估,每個物業的登記費用為7,500元;如選自選評估,登記費用為4,500元,登記的建築物數量愈多,認證費用可以更優惠。既可減少每個項目的認證費用,減省評估的文件記錄,更快獲得認證,而相同的管理政策及作業模式都能達至綠建環評的基準,增加評估的確定性,並可加強推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

認證有5年有效期,之後可再申請既有建築認證。張孝威認為,當綠色校園計劃正式開始後,加上議會積極主動接觸發展商,明年獲得認證的既有建築物數量會有所上升。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