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迎戰16度:把握綠債機會 港強化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管理局早前公布了三招推動本港的綠色金融發展。

發展綠色金融為近年全球大趨勢,在這方面發展落後的香港,近日終於急起直追,首筆由政府發行的一千億元綠色債券正進行路演。金管局早前更公布三項措施,推動本港綠色金融發展,包括在銀行引入綠色金融及可持續發展評估及目標,加強金管局的負責任投資,以及成立綠色金融中心。

全球的綠債市場急劇擴充,綠色金融產品亦愈來愈多元化,香港的綠色機遇處處,再加上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亦注重綠色發展,香港在資金籌集、項目配對、風險管理、專業支援等基建投融資方面具備優勢,有望成為區內,以至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政府發行的首筆借款上限為一千億元綠色債券,於五月十日開始進行路演。比起一般政府債券,綠色債券會將所得資金用於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亦必須投放於符合氣候變化等符合認證要求的項目。

據了解,這批綠債由控(00005)及東方匯理銀行擔任安排行,政府為此舉辦多場路演,向市場推介;路演地點包括香港(十日)、倫敦及波士頓(十三日)、巴黎及紐約(十四日)、法蘭克福(十五日)、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十六日)。隨後將根據市況,可能最快於五月下旬發售以美元計價的債券。

三招配合發展

為配合綠債的發展,金融管理局早前公布了三招推動本港的綠色金融發展,包括第一招,建立銀行界的綠色發展框架,當中金管局銀行政策主管梁偉耀指,當局將逐一對銀行進行「體檢」,評估銀行界現時的綠色金融發展進程,並參考國際組織的建議,冀於一年內盡快建立框架,隨後再訂立一套具體目標。

第二招為在外匯基金中增加投資與環保概念相關項目,金管局計畫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概念,作為外匯基金日後的投資原則,並優先考慮符合ESG標準的投資項目。

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解釋,ESG投資項目可包括直接在公開市場購買海外綠色債券基金,甚至投資可持續基建發展項目,如風力發電場等。至於第三招,則為設立「綠色金融中心」,為銀行界提供技術支援。

上限為一千億元政府綠色債券由匯控擔任安排行。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局方將分三階段推進綠色及可持續銀行。第一階段主要會提高銀行業界對綠色金融的意識,並根據國際標準,建立一個評估或量度銀行「綠色」基準的共同框架;第二階段將與銀行業界商討建立一個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推進的具體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落實、持續評估和審視進度。

銀行界對綠色金融前景普遍樂觀,匯豐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估計,市場未來對可持續發展投資需求熾烈,匯豐兩年前已承諾在二○二五年前為可持續金融投放一千億美元的投資和融資,至今已完成約三成。中銀香港(02388)總裁高迎欣揚言,期望銀行界日後可就推動綠色相關的貸款,提供較低息的利率。

持分比例極低

事實上,綠色金融已成為市場投資的趨勢,香港現時有四十七間銀行擁有一定數量的綠色資產,但普遍佔總資產不足百分之一,總規模約六百一十億元,因此發展潛力是相當可觀。

綠色發展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當時發達國家開始對「先污染,後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反思;一九七四年,德國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生態銀行,專門為一般銀行不願接受的環境項目提供優惠貸款。至於綠色債券市場則是興起於二○○七至○八年間。二○○七年,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於盧森堡交易所發行了一隻氣候意識債券(Climate Awareness Bond),正式拉開國際綠色債券市場的帷幕。

而自二○一三年起,許多企業也加入發行企業債券。二○一四年,第一套國際標準《綠色債券原則》發布,公司綠色債券的發行量顯著上升。例如豐田汽車(Toyota)在二○一四年發行用於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的綠色債券;蘋果公司於二○一六年成為第一家發行綠色債券的科技公司。

隨著二○一五年十二月簽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二百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標誌全球經濟活動開始向綠色、低碳、可持續轉型。而在二○一六年,在中國的倡議下,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更正式成立,G20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首次將綠色金融寫入其中,更奠定了全球金融走向綠色的大潮流。

 

陳茂波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將助力香港成為全球綠色金融中心。

相關產品繁多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最新資料顯示,二○一八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達一千六百七十三億美元,較二○一七年表現增長百分之三。當中美國、中國和法國再次位居世界先列,佔二○一八年全球發行總量百分之四十七。

除了綠債市場不斷壯大,近年全球綠色金融產品亦層出不窮。如綠色貸款方面,荷蘭銀行、澳洲的班迪哥(Bendigo)等為家庭提供針對家具節能的綠色抵押貸款;美國新能源銀行推出房屋淨值貸款,提供「一站式的太陽能融資」;存款產品方面,澳洲西太平洋銀行推出環保類存款產品。而韓國光州銀行更推出「碳銀行」計畫,讓居民節約的能源可折合成積分用於日常消費。

綠色保險領域上,瑞士瑞信銀行採用回收保險,客戶使用回收零部件維修汽車可獲得百分之二十的車險優惠;加利福尼亞州的基金保險公司提供綠色建築保險等,市場可謂機遇處處。

而中國發展「一帶一路」,亦是本港綠色金融的機遇。推動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重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四月舉行的第二屆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中指出 要把綠色作為計畫底色。

市場規模萬七億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估算,在二○一六至三○年間,全球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量接近七萬億美元。另外,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計,由二○一六年至二○三○年間,亞洲基建發展的資金需要每年約一萬七千億美元。由於資金需求龐大,單靠政府或是一些多邊機構的資源是不足夠;因此,怎樣可以動員私營市場的投融資以彌補這資金缺口非常重要。

香港在資金籌集、項目配對、風險管理、專業支援等基建投融資方面具備優勢,可配合有關工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將助力香港成為全球綠色金融中心。然而,市場亦關注到銀行業共同框架的內容,以及所謂的「綠色」基準定義,包括到底銀行要完成什麼指標才稱得上「綠色」銀行。

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坦言,綠色金融乃是一種新鮮事物,目前國際上仍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尚未就綠色金融出台框架或基準,因此現時沒有一個國際公認的框架可供參考。故金管局會就監管將諮詢業界及其他持分者,從而制定出一個靈活的框架。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