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文化保育】協調商業與文化,保育推動可持續發展


上月法國巴黎聖母院一場大火,令全世界扼腕。儘管有關起火原因眾說紛紜,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文化遺產不分國界,而且在世界局勢動蕩的今天,文化保育成為令各國「頭痛」的問題。文物或古蹟的保育,帶來的影響是多層面的,既涉及文化,也牽扯經濟,這兩者之間又往往充滿矛盾。保育的結果,最終究竟會為社會帶來福祉,或成為文明的損失,從來不是一道容易判斷的題目。

撰文  蘇梓

為何文化保育如此重要?因為歷史建築物及文物是寶貴的社會資產,對塑造一個國家的個性、文化和特質舉足輕重;另一方面,一個地方對歷史建築物的良好管理,也更能有效而持續地提昇當地的人文生活質素。而且文物作為社會的跨代資產,一經破壞就難以彌補,文化的保育,則可將這種文化傳承到下一代。

文物保育分為幾個類別,其中建築的保育頗為吃重,比如巴黎聖母院就是一例。而像這類古建築,全世界比比皆是,對其保育,通常是透過保留復修及活化而令歷史建築物得以保存。具體而言,是將古舊的建築物修復、翻新、改建及現代化,保存及再用這些對歷史、建築及文化價值有重大意義的建築部份。

創新與可持續並重

如今全人類都在追求「可持續發展」,這也正是文化保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對古蹟建築進行保育工作,所要考慮的不僅是保存該建築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保護文物所在位置的文化生態環境、建築物本身及其周邊環境氣氛的完整性,不能純從商業角度出發。不過,正是這一點,成為當今文化保育界面臨的難題。

當代社會經濟發達,鄉村向城市轉變,城市發展不斷飽和,以「發展」名義而正在清拆或等待清拆的建築物隨處可見。如果建築為文物,究竟應該被清拆,讓出土地,還是應該保留復修,往往成為各團體的角力所在。這幾乎是每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或具有一定歷史的城市的「痼疾」,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內地尤為突出。

例如北京,四合院、胡同及古城牆等文化遺產被大規模清拆或出售,引起各界的關注。從現實角度考慮,這些文化遺產的清拆關乎民生和商業的發展:居民期望得到拆遷補償改善現有居住環境;小商戶及旅遊業界則欲保持原狀繼續經營;地產發展商則僅以經濟回報率作為收購的依據。而保育團體,自然期望維持原有的文化或環境生態。面對各方的訴求,政府如何去平衡及協調,也一直難有統一的意見。

對此有建議提出,欲保護古蹟建築及其周邊文化特色,可透過創新及可持續的方式,對這些建築活化再利用(Adaptive Re-use)。創新是指有別於純利益掛帥的經營模式,透過發展小社區的經濟動力,做到延續文物生命之餘,社區亦得以活化及更新,由此推動旅遊與本土經濟。例如上海的「紅坊創意園區」在2008年把閒置了多年的舊鋼鐵廠交由商業機構管理和運作,活化成為一個免費和有消費設施的創意文化場所。

軟實力重要部分

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其中文化就是「軟實力」的體現。在物質豐富、資源與環境卻備受壓力的今天,城市的文化實力就成為發展的動力,反而會創造出更顯著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當前城市不僅面臨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問題,也面臨文化創造乏力問題,如果失落文化遺產, 城市將失去對於文化的記憶。香港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世界經濟論壇曾對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出旅遊競爭力的調查,結果顯示,本港的旅遊競爭力並不弱,其中基建更是獲得最高分數,但文化遺產方面得分非常低,被周邊的新加坡和台灣大幅拋離。

眾所周知,香港的整體發展是「經濟為上」,十分注重城市的現代化,比如基建和科技的先進程度。相比之下,對文物古蹟的保存較為忽略,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甚至對文物建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不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蹟更遭到拆除;市民亦缺乏對文物的愛護和尊重,更遑論參與文物的保育。

文化難敵商業效益

截至今年3月,香港共有168幢建築物評為一級歷史建築、333幢評為二級、479幢評為三級。惟當中近七成的業權由私人擁有,政府並無一套準則去保護或規限這些業主對手上建築物的處置。此外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數據顯示,2014至2017年間,平均每年就有1幢一級歷史建築、3幢二級、7幢三級歷史建築被清拆。有時許多舊樓被拆卸時,市民根本不知曉它原本是二級還是三級歷史建築物。香港有不少古蹟保育的失敗例子,往往就是因為文物保育敗給了市場導向的發展思維。

比如已有92年歷史的何東花園,本已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但政府與業主商討兩年,由於後者提出的收購價超過50億元,政府又無法以轉移地積比例作交換,最終決定放棄這幢香港史上極為重要的建築,任由其於2013年被拆卸,外界嘩然。

又如位於半山區堅尼地道的三級歷史建築物佑寧堂,最早可追溯到1843年的大石柱堂,昔日主要為英國海軍及陸軍成員與洋商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其聖所和鐘樓以充滿歷史感的花崗岩砌成。這樣一棟建築,2017年也被拆卸來建造成高級住宅。

在今天的香港,很多所謂保育或活化,其實已變成商業地產的外殼。地產商利用市民的懷舊心理,拆除古建築之後再於原址打造商業建築以求牟利。比如尖沙嘴的1881 Heritage,其形象美輪美奐,但幾乎無法令人聯想到這裡曾是香港皇家水警的總部;赤柱的美利樓,是由別處搬來重建,變成一處高級食肆所在地,縱使樓下附有當年美利樓的歷史介紹,但其原有的軍事功能早已蕩然無存。此外,灣仔原來的囍帖街(利東街)、灣仔街市以及和昌大押,原本都是香港昔日平生活的印記,如今全部轉換成高檔食肆和消費場所,令普羅大眾可望而不可及。市民即使覺得惋惜和不滿,也無可奈何。

以修代建保存文物

如何讓古老、有意義的古建築「倖存」,是整個社會的責任,但過程遠非想象中簡單。因為歷史建築不可能永久存在,究竟以何種方式使其盡可能長久地保存,并盡量不改變其原貌?對這一問題,英國古建築保護協會認為,要界定「重建」或「修復」的概念,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建築物的自然形態可能受到極大破壞。協會認為,修復老建築的關鍵在於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有的建築結構,保持其原有的風韻和美感,「老屋」絕不能用「改造一新」的手段加以保護。

在建築學概念中,「重建」意味著把老建築還原到最佳狀態。這種觀念可能導致對老房子做沒有必要的更新,也可能導致對全部或部分消失的建築特色進行還原處理。無論是哪種情況,重建都要付出辛苦的勞動,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這很容易損壞工藝精湛的建築。

至於修補,就要注意老建築應以「傳統語言」來傳遞歷史的悠久。只有這樣,新舊建築才能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彼此呼應,和諧共存。如果一定要在老建築上添加什麼的話,也不應該在超越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做此添加。

綜上所述,目前最實際也是最實用的古建築保護方法就是定期維修,因此對老建築本身的了解至關重要,包括認真研究一幢建築特有的建築特徵,它的結構、用途、社會演變等。這些因素有助人們了解造成建築衰落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使其恢復原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