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石油價格戰爆發,能源外交影響攸關



石油價格波動牽動著世界經濟的神經。

近一個月來,全球深陷新冠肺炎疫情泥沼,以至於期間發生的一些其他世界大事顯得不那麼「矚目」,例如石油價格戰。事緣今年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建議削減石油產量以對沖新冠肺炎對需求的衝擊,但非OPEC成員國俄羅斯反對減產,眾產油國未達成一致意見。3月初,沙特阿拉伯先後宣布增產石油和調低油價,石油價格大戰一觸即發。

撰文  蘇梓

國際油價大跌,跌幅一度達到30%,隨即引起全球股市暴跌。肺炎疫情擴散則雪上加霜,令環球經濟面臨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挑戰。市場主流意見均預期,全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將受重創,惟經濟下滑的程度及持續時間仍待評估;環球經濟步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權力資源地位顯赫

與其他能源相比,石油的地位重要得多,屬於國家戰略物資。因此,無論就經濟或是政治意義而言,石油多年來都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原料。自21世紀以來,因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的技術發展,使得過去一度無法利用的頁岩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被大量地開採出來。目前已經探知的正常石油儲量超過1.6萬億桶,而且今後還可能有更多的石油資源被發現。但是,有一半左右已經發現的石油儲量集中在中東波斯灣地區,而該地區易受政治動盪的侵害,因此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

雖然石油並非兩次海灣戰爭的主因(從奪取和擁有石油的角度而言),但中東石油供應穩定與全球經濟穩定之間的重要關聯性,的確左右著國際對波斯灣產油國制定的政策。遠在1960年,石油體系主要被一些與石油消費國政府密切相關的私人石油企業所壟斷。那時石油價格大約為每桶2美元,產量也被有「七姊妹」之稱的7家跨國石油公司所決定。石油價格取決於這些大公司的石油產量以及那些富裕的石油進口國的需求量,而這些大型石油公司則依據富國的情況確定石油產量和價格。


俄羅斯是OPEC成員國之外最大的產油國,兩者之間常有抗衡。

多年來,為確保石油體系順利運行,一些國力較強的國家時常採取軍事干涉行為。例如1953年,伊朗民族主義者試圖推翻國王的統治,就引來英國和美國秘密出面干涉,起義被鎮壓,伊朗國王恢復了統治,整個過程中石油體系並未受到什麼衝擊。

石油市場受制政治

歷史上有很多次石油價格的波動,最早的甚至可追溯至19世紀初的早期原油工業時期。撇開遠的不談,僅僅由1950開始梳理,不難看出,現代國家圍繞石油展開博弈,大都是為了控制原油的生產。例如二戰後,各國政府希望將石油生產國有化,其中伊朗、印尼和沙特阿拉伯在1950至1960年間先後將石油基礎設施部分收歸國有。1956年至1957年間,埃及控制了蘇伊士運河,自此,全球近5%的石油運輸都要通過該運河。

1960年,波斯灣產油國科威特、伊朗、伊拉克、沙特以及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官員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會面,討論如何處理國際石油公司所施加的減價。他們同意組建一個石油輸出國組織,目的是減少各國之間的競爭並控制價格,OPEC由此誕生。隨後的20年中,OPEC擴大並吸納了卡塔爾、印尼、利比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厄瓜多爾和加蓬。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也在1960年至1976年期間,通過購買或強制接受國際石油公司的股份來控制其石油儲備。


蘇伊士運河為世界石油運輸要道。

1973年,中東波斯灣產油國為了爭取美國的關注,採取減少石油產量以及對與以色列交好的國家禁運石油。這導致日本、歐洲和美國的同盟關係一度陷入混亂。遺憾的是,這種以石油作為「武器」要挾的手段,並沒有促使美國從根本上改變在中東問題上的基本政策。直到今天,美國人也沒有突然拋棄其盟友以色列,轉而支持阿拉伯國家。儘管石油是一個能產生影響的權力資源,但並未強大到迫使美國改變政策的程度。

究其原因,是各國間存在互惠性。比如沙特阿拉伯是個重要的產油國,在美國的投資額也很大。如果沙特對美國經濟造成太大損害,那麼勢必也影響自己的經濟利益。此外,沙特在國建安全領域也依賴美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美國是唯一有能力確保波斯灣地區的權力平衡及穩定的國家,沙特也十分清楚這一點。因此沙特採取了謹慎的態度,在使用「石油武器」時不敢做得太過頭。而且在經歷過數次石油危機之後,主要的石油消費國紛紛採取措施,以減少對於石油的依賴性和自身的脆弱性。比如美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實際上就是儲存石油;同時,美國還與其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建立了國際能源署,目的就在於推動世界能源市場的透明度,以及採取合理的能源政策。

由於國際政治關係錯綜複雜,石油仍然在能源中保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這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海灣戰爭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至今美國在波斯灣一帶仍保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不過,石油的價格每有波動,都會牽動全球市場的神經;而油價也對石油開採與供應的增減等因素十分敏感。

成國家角力工具

自工業革命以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及經濟活動均對能源有龐大的需求。近年,全球幾大經濟體中大部份皆為全球耗油量最高的國家,可見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對石油有高度的倚賴性。這些國家大都為石油消費國,本身並沒有豐富的石油蘊藏,即使本身擁有石油出產,仍不足以應付國內的需求,須要倚賴中東、南美及非洲的石油輸出國的原油供應,來支援本身所需。這變相令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能夠藉著操控石油的產量,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台上保持影響力。


多年來中東局勢一直不穩,很大程度因爭奪石油利益而起。

1973 年,OPEC為了報復西方國家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協助以色列擊退阿拉伯國家,採取石油禁運的手段,停止向西方國家輸出石油,結果令國際油價由每桶3美元急速上漲至12美元,最終這橫跨一年的石油禁運行動令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嚴重受挫。據估計,美國的GDP 下降了4.7%,歐洲整體的經濟增長也下降了2.5%,日本甚至下降了7%。這表明,石油已成為軍事及經濟實力以外,最具決定性的國力條件。

如果說20世紀80到90年代,人們擔心的環境問題是世界石油資源即將枯竭,今天人們擔心的則是過度對石油的過度使用,僅燃燒石油一項,就令人們產生了大量的隱憂。隨著氣候科學的發展,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受到的依賴也日益明顯。如果僅從政治角度而言,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的轉變,將導致石油生產地區重要性和地位的下降,繼而產生巨大的地緣政治效應,是福是禍,外界尚不得而知。


中國運輸致力向電氣化發展,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為了最終大家都能各取所需,石油消費國與輸出國之間透過磋商建立起了能源合作關係:消費國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應;輸出國則獲得從消費國而來的巨額經濟支援或投資合約,營造雙贏。例如中國現時與中東及非洲多個國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前者透過投資當地基建和提供低息貸款,在後者眾多國家換取穩定及長期的石油供應。

技術促能源多元化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給未來的石油供應帶來了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崛起,大大推動了對石油的需求,致使油價從 2000年7月的每桶28.38美元暴漲至2008年7月的146.02美元。 隨後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使石油價格下跌又反彈,在2011年阿拉伯國家發生政變後達到126.48美元,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石油供應的短缺。

近年來,隨著石油開採技術不斷革新,促進了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增加(該種石油開採技術為「水力壓裂法」)。這使OPEC的影響力有所減小,並導致了油價的下跌:從 2014年6月的每桶114.84美元降至2016年1月的不到28.47美元。有見及此,OPEC 聯合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國家實施石油減產計劃,油價隨即上漲。不過現實問題是,隨著美國躋身產油大國之列,OPEC控制石油價格的能力逐漸下降。市場預測,未來數年內,油價可能取決於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和亞洲國家的需求。

另外從1999年開始,得益於油砂處理新技術的發展,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這些技術的變革削弱了OPEC影響全球市場的能力,其原油產量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比重,在1973年超過70%,到了今天,只有大約40%。其次,上世紀「冷戰」時期過後,一些非石油輸出國的石油產地興起,使得OPEC在世界市場上面臨著更多的競爭。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