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中總論壇2022」 專家剖析經濟前景與香港定位


香港中華總商會日前舉辦「中總論壇2022」,以「新發展格局與香港角色」為主題,邀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旨演講嘉賓,探討新一年經濟形勢與發展前景。陳茂波表示,受惠於出口暢旺,疫情受控,經濟穩步復甦,加上樓價和股市暢旺,令物業和股票印花稅收入亦比預期理想,他指出去年經濟可望增6.4%,估計赤字將遠低於年初時的估算。

「中總論壇2022」日前圓滿結束。

 

中總邀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以及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經濟學教授巴曙松分別擔任專題演講嘉賓,剖析環球及內地經濟新形勢,以及香港的功能定位。論壇並設對談環節,林毅夫、邱騰華聯同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中國光大環境(集團)董事會主席王天義、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就深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香港規劃發展分享意見。

 

陳茂波在論壇視像致辭時表示,要讓經濟以更具廣度和深度的綜合式發展,以滿足「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陳茂波指香港過去一年復蘇動力維持強韌,較近期數字顯示經濟繼續保持向好勢頭,10 月和11 月的出口和零售皆表現理想,估計第四季經濟會有穩健的按年增長,2021 年全年合計的增長可望達到6.4%。

 

陳茂波認為,儘管外圍環境仍有不少挑戰,但各主要經濟體進一步復蘇應可繼續為香港出口帶來支持。如果能成功讓本地疫情盡快回穩,而外圍環境亦沒有顯著惡化,香港經濟今年應繼續處於增長軌道上。然而,復甦的廣度、深度和速度現時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他又指訪港旅遊業仍然是本港經濟現時最弱的環節,因此有序恢復與內地「通關」對今年經濟表現至關重要。他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和加強劑,為「通關」創造有利條件。

 

林毅夫:港可發揮金融商貿科技相對優勢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就「十四五」、雙循環和香港的功能定位三方面進行分享。他指出,內地要在本世紀中葉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到2049年人均GDP須達到美國GDP的一半。內地必須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年均GDP增長6%的目標。當前,中國資本充裕,應朝向資本技術密集的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推進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正好助力有關產業形成有效集群,締造規模經濟的優勢。

林毅夫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商貿及科技人才中心,在金融服務、商貿往來聯繫、科技人才培育擁有優勢,應結合內地珠三角等地的製造業,以及國內龐大市場和勞動力,發揮粵港澳各自優勢,提升整體競爭力。香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將可帶動其經濟進一步發展,並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巴曙松:港可引領大灣區金融創新發展

 

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經濟學教授巴曙松認為,香港有條件成為引領大灣區金融發展、帶動創新,扮演推動內地與環球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的聯繫人角色。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推動數字貨幣發展,內地也推動數字人民幣的開放使用,香港也要為積極就相關發展做準備。此外,跨境理財通啟動,有助內地資本項目的跨境交易進一步開放,為香港參與跨境投資和資金互認提供新資金循環渠道。

 

巴曙松強調,大灣區擁有多體制並存、市場化主導和開放性等特質,為金融創新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大灣區可借鑒歐盟「單一通行證」制度的經驗,落實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融合、金融服務一體化發展。香港擁有對國際開放的獨特優勢,對國際市場動態尤其靈敏,也了解內地市場需求,可擔當內循環和外循環相互連接和互動紐帶。香港在債務融資、IPO市場佔有領先地位,擁有多元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生態圈,有條件在大灣區發展進程中引領創新,服務大灣區實體經濟,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發展。他建議粵港澳三地積極探討透過大數據分享和應用,推動大灣區金融持續發展。

 

嘉賓就如何深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香港規劃發展分享意見。林毅夫表示,內地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帶給香港龐大機遇;中美關係緊張,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轉到香港上市,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此外,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將有利香港推動商貿、科技及旅遊業等多方面發展。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亦指出,「十四五」規劃提出香港要建設八大中心,當中香港在航空樞紐的發展潛力無限,去年雖有疫情但香港空運量不跌反升,高增值貨運亦日漸倚重空運服務,加上與周邊機場合作,香港可望與整個大灣區物流、基建共同發展,預期在疫情消退後,本港的空運需求將會更為殷切。

 

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強調,香港要發展成為創新科技中心,除了資源和資金投入,最重要是解決用地問題。河套區連同新田科技城合共提供540公頃用地主力發展創科,並著力與深圳加強合作,鼓勵本港研發機構善用深港創科合作區,本港七所大學亦有計劃甚已於大灣區城市設立分校,集合大灣區創新力量,強化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城市的創科合作。王天義亦認同,香港擁有世界級大學和健全科研設施,可通過結合大灣區發展,促進企業主導創科產業發展,培植創科大型企業,以及聚焦綠色低碳發展。他期望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吸引世界級高端製造企業來港投資,做好綠色低碳佈局,打造完善的工業園區,並把對深圳一部分適合在香港發展的工業引到香港。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分析大灣區機遇對香港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的重要性,認為北部都會區必須推動科創企業化發展。他建議特區政府為本地初創企業進入大灣區提供支援,例如快速獲取內地知識產權認證等,支持初創企業在內地市場茁壯成長。他提到北部都會區必須推動多元產業發展,例如對接前海發展金融科技、中部的生物科技、以及蓮塘的食品科技等,才能把區內整體產值做大做強。

 

 

受疫情影響,「中總論壇2022」以線上形式舉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