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法律界談大灣區執業機遇 | 陳永良:內地執業真實體驗


司徒維新律師行合夥人陳永良早於2001年便在上海一家中美合資企業擔任法律顧問,偵查內地的侵權行為,一直到2007年才返回香港工作。他形容在內地這段期間親歷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取得2008年北京奧運的過程。接近八年的內地工作經驗,他總結認為是獲益良多,既加深對國情的了解,亦目睹中國一直以來發展的大好機遇。

九十年代開始從事律師工作的陳永良表示,他原來在一家專責中國業務的上市公司擔任法律顧問,不久美國吉列公司邀其加入在上海的合資企業,專責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行為。「當年內地的侵權行為十分嚴重,具備規模的企業都會成立專責部門,針對侵權對象提出訴訟。」

陳永良形容自己非常幸運,回想二十年前的中國正踏入新里程,親身經歷到內地的新變化。經過長達15年的漫長談判,2001年底中國終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第143名成員國。入世之後,中國除了享有最惠國待遇之外,保護知識產權亦是其中重要一環。這亦為當年的侵權訴訟案提供有利的客觀環境。同年,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不久,上海宣布取得世博會主辦權。一連串的國際盛事將在中國舉行,讓他見證了中國的蛻變。「2001年的上海相對依然落後,短短幾年間,上海經濟的騰飛,令人耳目一新。」

內地從業經驗難能可貴

談到內地的律師工作經驗,陳永良認為是得多於失。他慶幸自己在一家大型合資企業工作,薪酬待遇豐厚,雖然集團設於上海,但要全國四處出差,跳出了香港律師的框框條條,令人見多識廣,加深對國情的了解。「就個人而言,香港律師一般都少用中文書寫,但在內地,由於頻密接觸中文,要迫著自己多用中文。我以前不懂中文輸入法,但在內地學會了漢語拼音輸入法。至於普通話就一定有進步,我大學修讀過普通話,去到內地得以學以致用,這是個人的最大得著。」

在內地工作那六年,陳永良承認的確有些文化和生活上和內地人格格不入之處。其中作為從不吸煙的人,很怕待在辦公室、開會的地方,甚至飯館等,因為到處都有人在旁邊抽煙。「幸好內地的抽煙人口比例近年逐漸下降,很多場所都禁止吸煙,已經沒有二十年前那種到處煙霧濔漫的狀況。」

對於開放大灣區予香港律師,他肯定吸引香港法律界,以致其他行業,因為大灣區不單比香港幅員廣闊,人口亦比香港多十一、二倍,還有是內地的經濟生態比香港更多元化、更有活力、更有利初創企業和中小企,不像香港的產業那麼單一,主要靠金融、地產,加上居住、交通等開支比香港低廉,所以年青的香港人會找到更多發展機遇。他相信,法律界若能開拓大灣區客源和內地的同行緊密合作,應該不愁沒有生意。

「特別是這兩年疫情關係,很多香港人未能回到內地,律師行增加了在早前在大灣區置業買樓花,現在正好收樓時候,但投資者又不願意隔離,就授權內地親朋好友或中介代為收樓。這份授權書如何受到內地認可呢?就要找委託人起草,見證業主本人,由業主簽署授權書,對於獲得委託權的香港律師就多了這方面的工作。」

跨境資產管理商機大增

他還說,近年兩地遺產處理的個案大幅增加,假如先人在內地置業,家人辦理繼承,除了香港部分,內地部分就要找內地律師協助。要證明這些香港文件的真實性,就要找具備「中國委託人資格」的律師辦理,目前香港約有500個有此資格的律師,為中港兩地提供服務。

陳永良自言為了取得委託公證人資格,曾經參加過三次考試,最終才取得相關資格。現在中央大開方便之門,開設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考試,對本地律師完全是一個大好的機遇。過去幾年陳永良所屬律師行已經加強與內地同業合作,主要是互相轉介個案處理。而他的律師行最近就在南沙開設聯營公司,與內地合作夥伴攜手開拓市場。

他預期大灣區的私人財富管理服務將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由於香港的信託法在普通法系統內比較完善,而內地目前又沒有一套類似的法律體系,在內地和本地人流、資金流大幅增加的環境下,跨境資產管理的比例也會隨之增加。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