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史上最大規模減產 油價前景仍不樂觀


肺炎疫情令全球的原油需求每日大跌二千萬桶。

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之前因為減產問題而鬧翻,沙特一怒之下大幅增產,立即令國際油價跌入低谷,最低居然見過每桶二十美元的水平,向本身已經疲弱的經濟踩多一腳。雙方經過多輪接觸,終於在四月十二日達成減產協議,讓市場鬆一口氣。不過,減產規模較預期低,加上疫情令全球需求急降,油價未來仍是挑戰重重。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多個非OPEC產油國進行視像會議,經過四日的談判後終於達成減產協議,將在五月及六月每日減產九百七十萬桶原油,相等於全球供應約百分之十三,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

協議內容指出,若新冠肺疫情到六月時仍未紓緩,七月至十二月將再每日減產八百萬桶;疫情再持續的話,明年一月至二二年的四月,每日減產六百萬桶。

雖然今次屬OPEC+機制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減產協議,但減產的規模卻與原先預期的一千萬桶有少許落差,今次最大問題是出於墨西哥而非俄羅斯。二十三國代表上週四(九日)透過視像會議開會,初步協議是減產一千萬桶,但今次輪到墨西哥不肯就範,不滿要減產四十萬桶,只肯減產十萬桶,令協議失敗收場。

其後美國出手,由該國承擔墨西哥不肯減的三十萬桶,才能化解僵局。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TWITTER)發文稱,協議有助美國保住數以十萬計能源行業職位,又感謝俄羅斯及沙特推動達成協議。

執行與承諾有差距

雖然減產數字與原先估計有三十萬桶的落差,但始終是解決了燃眉之急,油價亦立即大彈。布蘭特油價曾一度飆升百分之八,高見每桶三十三點九九美元,可惜其後倒跌收場;WTI亦曾大升近百分之九,但命運亦是一樣,先升後回。

摩根士丹利將其第二季度油價預期上調,但布蘭特只上調至每桶二十五美元,WTI則上調至二十二點五美元。該行認為,每日減產九百七十萬桶,不會阻止未來幾個月庫存的急劇增加,仍然會令油價受壓。

OPEC與其他產油國終於達成減產協議,但油價前景仍未樂觀。

事實上,今次的減產協議可謂失敗收場,除了與預期有落差,各國最終會否「誠實」地執行亦令人存疑。市場人士指出,今次有美國、加拿大及巴西,以及二十國集團成員加入減產行列,但問題是現行機制沒有嚴格執行此類減產協議的國際監督機制,二十國承諾的減產數字,亦不代表真正的自願削減,只是反映低油價已經對產出產生影響。

減產協議的執行亦向來與承諾有差距,高盛指出,就算OPEC核心成員跟足協議,但其他成員履行一半,埋單計OPEC+實際產量只較今年第一季每日少四百三十萬桶。高盛的報告批評,協議的減產幅度太小,亦來得太遲,難以挽救油價。報告指,原油進口國儲備近乎飽和,將會進一步壓縮原油需求,除非每日減產一千四百萬桶才能維持油價,但要達成該目標卻不容易。

疫情打擊需求大減

分析員指出,在肺炎疫情全球擴散下,大量工廠停工、國際交通癱瘓、市民足不出戶,原油需求大插水,今次的減產協議可以說是無助油價繼續下跌。分析認為,至少要每日減產二千萬桶,甚至三千萬桶才能拯救到油市。

今次的減產行動,相比原油需求的下跌速度,最多只是「杯水車薪」,國際能源署(IEA)上月指出,在肺炎疫情蔓延下,全球三十億人處於封鎖狀態,令全球原油需求大跌百分之二十,每日需求量可能減少約二千萬桶。

IEA上月發表的報告指,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停擺,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出現近十多年來首度下跌,因此下調原油需求預期近每日一百萬桶,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每日九千九百九十萬桶。當初IEA估計,需求減少大部分來自中國,預計首季中國石油需求最受困擾,每日按年減少一百八十萬桶。不過,三月初至今肺炎疫情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現時全球確診數字已達一百八十六萬,死亡人數破十一萬,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突破五十五萬,美國五十州全部進入緊急狀態,所以今年第二季的原油需求只會更低殘。

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指,全球石油供應實際上將每日減約一千九百五十萬桶。

中國難填歐美衝擊

以印度為例,上月底宣布實行為期三週的全國封鎖,《彭博》引述一家煉油廠員工稱,全國封鎖期間,印度原油需求已重挫七成,相等每日減少三百一十萬桶。

國營企業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董事長 Sanjiv Singh 表示,現時石油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三成到四成。印度市佔率前三大煉油廠共同預測,今年四月汽油消費量將較去年下滑六成,柴油則下滑四成。

印度、中國及美國為全球前三大原油消費國,消費量約佔市場四成,印度的需求急降,對全球的原油需求將造成極大的打擊。至於中國,由於屬全球最先爆發新冠肺炎的國家,企業的生產於今年首季受到巨大衝擊,大量工廠要停工,對原油需求亦急跌,即使近期工廠已逐步復工,但分析認為,仍然救不到油市。

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數據顯示,中國石油消費近期已有復甦跡象。數據公司TomTom資料顯示,中國大型城市交通近期已恢復至相當於一九年的平均水平,而航空業亦同樣開始恢復運作。

RYSTAD ENERGY估計,中國二月平均石油消費下跌至每日一千萬桶之下,但四月份將反彈至大約每日一千二百萬桶,可惜仍然低於去年十二月約一千三百七十萬桶的水平。中國工廠復產,內需回升,但最大問題是,中國出口對象歐美的疫情仍未受控,經濟活動處於停擺狀態,美國的確診個案更直迫六十萬,美國一年向中國購買數千億美元貨品,美國經濟急轉直下,對中國來說亦不是好事,工廠生意大跌,對未來的原油需求亦是一大威脅。

Wood Mackenzie亞太石油市場研究主管Feng Fu指出,歐美因為疫情造成的消費衝擊遠大於中國需求復甦所能彌補。駐挪威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分析主管Per Magnus Nysveen亦指,在中國看到的是石油需求下跌至前所未見的水平。

中國海關總署十四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三月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百分之四點五,但主要因為船貨價格低廉促使煉廠囤貨,國內燃料需求仍在下跌,而新冠肺炎疫情亦造成煉廠產能利用率下降。中國三月進口原油四千一百一十萬噸,相等每日九百六十八萬桶,相比今年前兩個月進口量為日均一千零四十七萬桶,數字仍然偏低。

經過一輪角力後,普京終於同意減產,令油價的跌勢暫時放緩。

分析員指出,隨著油價暴跌,中國煉廠紛紛搶購廉價能源,四月底及五月原油進口量將會增加,而隨著企業復工復產,旅行限制放鬆,中國的燃料需求已開始回升,但預計全年需求仍將同比下跌近兩成,將是自○四年以來最大跌幅。

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中石油(00857)於三月初亦取消了部分合同,包括來自中亞的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船貨,因需求的季節性大幅下跌,加劇新冠疫情對消費造成的影響。

油企減開支減產量

如此看來,全球再大幅減產已是不可避免。《彭博》報道,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表示,OPEC及夥伴國將於六月再次開會,沙特在必要時願意進一步減產,但只有在OPEC及其他夥伴國同意相應減產下,沙特才會減產。

今次的減產協議之所以能達成,全靠特朗普出手,下次的減產會議,美國亦可能再出手。而美國亦只是出於私心,因為油價大跌令美國的油企及頁岩油企陷入困境,面對極大的違約風險,只有油價回升才能解困。美國埃克森美孚上週公布,將削減今年資本開支預算約三成,由原來的三百三十億美元,降至二百三十億美元,並削減營運支出現金三成,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油價急挫,以及對經濟及集團經營的衝擊。集團行政總裁Darren Woods更表示,若有需要,不排除進一步削減開支,明年亦有削減開支的可能,而大部分削減的開支與頁岩油開發項目有關。

他指出,由於開支減少,今年產量將較原定少一萬五千桶,明年可能減少十五萬桶。他估計,全球石油需求短期內將下滑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屆時儲存原油將成為問題,美國很多油井可能要暫時關閉。埃克森美孚成為最後一批公布削減資本開支的美國大型油企,之前已有多間石油公司分別公布削減開支計畫,平均幅度為百分之二十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