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分散投資風險 緊握東盟機遇


政府近期鼓勵講好香港故事,在新冠疫情轉趨緩和下,相關官員和政黨相繼出訪東盟國家推銷香港,交流經驗。事實上,本刊早前已提出不能過份依賴西方市場,避免出現齟齬時動輒遭到制裁。因此要及早分散市場投資,減低風險。東盟十國正是理想的投資和吸資地區,尤其今年一月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東盟十國和中國、日本、南韓、澳洲,以及新西蘭等合共15個國家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減少標準,有力支援了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香港,一直希望能夠成為RCEP一員,這對港商開拓周邊市場十分有利,RCEP亦勢必推動區內服務貿易進一步開放;加上「一帶一路」的優越地位,為作為服務業巨擘的香港肯定帶來不少商機。

撰文:劉智恒   李樹明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在泰國曼谷舉行。屆時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率領一眾官員出席,向海外推廣香港,展示本港是一個具有競爭力及開放的社會。而上月,民建聯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先後出訪東盟國家,促進香港與東盟未來的互訪交流。

東盟香港貿易密切

事實上,香港和東盟十國的經貿關係密切。東盟目前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過去五年的年均增長高達7.4%。去年兩地的商品貿易額達到港幣12,468億元,相當於香港全球商品貿易額的12.1%。而今年上半年,香港與東盟成員國的貨物貿易按年上升12.1%,達840億美元。丘應樺出席柬埔寨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香港—東南亞國家聯盟經貿部長會議時就指出,期望雙方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並呼籲東盟成員國支持香港加入RCEP組織。

RCEP組織已經超越了歐盟自由貿易區,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經濟體系。RCEP的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約30%,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香港一直希望能夠成為RCEP一員,對港商開拓周邊市場十分有利,RCEP亦勢必推動區內服務貿易進一步開放,這將為作為服務業巨擘的香港帶來不少商機。

香港自2019年起,與東盟內不同國家相繼簽訂了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直至去年初與柬埔寨簽署相關協定後,香港與東盟全部十個成員國終於簽署了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並告全面生效。兩份協定為貿易和投資提供了法律保障、更佳的市場准入條件及公正和公平的待遇,為營商人士創造新商機,進一步加強香港和東盟在貿易和投資的往來。

由十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盟)已有50多年歷史。根據東盟發展前景報告指出,東盟十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雖然GDP總量只有3.2萬億美元,但預計到了2030年,該區將成為全球第四大單一市場,僅次於美國、中國及歐盟。從人口結構來說,東盟十國人口約6.6億,僅次於中國及印度,屬全球人口第三大市場。而且預計到2040年的年齡中位數為35歲,比較中國的47歲,日本的50 歲要年輕。除了可以提供大量勞動人口外,近年東盟的中產階層興起,帶來強勁消費能力。加上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為東盟帶來龐大的投資商機。

中共二十大後港角色益吃重

今年十月,中共二十大將於北京召開,估計二十大之後,香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會越加吃重,成為內地和東盟國家的一個重要窗口。特別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布局,令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可以在各個領域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發揮橋梁作用,推進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有利進一步發展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等方面有所作為。正如丘應樺所說,香港會繼續發揮獨特優勢,致力提升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發展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亞洲領先的電訊樞紐。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早前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視像演說表示,2017年發改委與特區政府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安排,至今香港在各方面都有積極進展,包括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訂經貿和投資協議、為國家提供投融資合作,推動各地青年雙向交流等。他指出香港應把握機遇並發揮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暢通融資渠道,拓展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開展全球航運網絡,維護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穩定,並拓展國際貿易中心,深度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香港應進一步發展重點領域,在「一帶一路」共建合作中培育新優勢,包括發展財務、法律和仲裁等專業服務;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於香港建設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為共建國家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高效便捷的匯兌、結算等服務;並加大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等。

香港發揮投資平台功能

除了「一帶一路」,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同樣獨一無二。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大灣區企業考慮未來三年開闢東盟市場,或進一步拓展業務。相關企業高度評價香港服務業表現,認為在促進大灣區與東盟之間的貿易與投資方面,香港的角色尤為重要,而且企業規模越大,越重視香港在投資東盟方面所發揮的平台功能和角色作用。

據悉,目前有超過80家總部設於東盟地區的企業在港上市。這些在香港上市的東盟企業涵蓋多個行業,包括非必需消費品、房地產和建築、資訊科技和工業業務等。這意味著對於不同行業和規模的東盟企業來說,香港都是最受歡迎的海外上市地點。東盟在香港的投資也不可小覷。根據去年六月的統計調查,截至2020年底,東盟是香港第六大外來投資的來源地。東盟對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達到6,778億港元,佔香港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4.7%。

除了吸引東盟投資外,本港亦有不少企業駐紮東盟國家。據在當地投資的港人表示,東盟國家勞動力和地價都十分便宜,投資成本相對較低。過去在內地投資設廠的本港商人,都因為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已經將廠房陸續搬到東盟地區繼續生產。東盟各國的經濟發展步伐不一,各有特色和定位,新加坡自不用說十分成熟,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亦有一定的發展規模,投資條例相對完備。至於柬埔寨、越南、印尼及文萊等則仍處於發展階段,有待進一步的規範。

*詳情請參閱《資本》10月書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