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The Rugby Game Changer Peter Duncan

於60年代末已來香港打欖球的Peter Duncan,至70年代初開始在香港定居,從此與香港的欖球發展史結下不解之緣。作為香港欖球總會資深成員的他,於去年正式出任董事會會長一職,繼續推動香港欖球發展。 Peter Duncan有個中文名,叫「鄧樂勤」,正職是香港資深大律師,若果稍為有留意時事新聞,可能會知,他就是早前為曾蔭權打官司的辯護律師團隊成員之一。他來自新西蘭,於大學畢業後已在當地開始執業,怎知在機緣巧合下,重回昔日效力大學欖球隊時曾作過賽的香港,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 香港欖球運動的推動者 「在我的讀書年代,有很多朋友在讀完大學後都會去海外旅行,但我選擇了留下來,繼續工作。在幾年後,才開始決心往外地發展,想看看外邊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於是就來了香港,至今生活得很愜意。」當他抵達香港啟德機場的一刻,時為1973年,三年前,他才剛代表大學欖球隊來港作賽,由於留下了良好印象,於是便選擇重回舊地,並從此在香港定居。 在香港的數十年,事業不斷發展,更上層樓,由早年加入律政署做檢察官,其後廉政公署成立,他出任內部法律顧問,又加入過置地,於90年代末正式離開商界,加入大律師行業,往後一直在法律界服務,至2004年被任命為資深大律師。在工作之餘,他亦為香港欖球總會效力,協助推動香港本地的欖球運動發展。他在1976至1979年之間,已帶領香港欖球隊先後迎戰威爾斯、蘇格蘭及法國欖球隊。後來又持續在香港隊及私人球會執教。「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因為球員都很好,令我總是樂在其中。不過現在已不能再做教練了,因為現在做教練是要證書的。」 他身形高大而健碩,一如香港欖球總會的其他幾位「巨頭」,如Pieter Schats、Trevor Gregory等,當筆者向他提及那些總會內「巨頭」的身形特徵時,他只笑了一笑,說道:「年紀大了,現在當然已沒有再打了,但我的孫兒們有打。小時候,他們是追著球跑來跑去的,後來學校有得打欖球,又有人教,在我小時候,何來有人教導?一切都是自學的。」不說不知,原來他是由踢足球開始的,那其實亦是一般人開始接觸球類運動的歷程。他笑道:「最初踢足球時,有人對我說,那就跟打欖球差不多。到了升上中學,開始打欖球時,有人教導,他們卻對我說,打欖球就跟踢足球差不多。如是者,我就開始認真打起欖球來了,後來更加入了大學代表隊。」   一步一腳印的發展歷程 於1976年開始舉辦的「香港七人欖球賽」,自大約十年前開始大舉引入商業元素及贊助商,並獲得空前成功,至近年賽事被升格為「IRB世界七人欖球巡迴賽」其中一站後,更加是盛況空前,在三日的比賽當中,有如城中盛事,因此實在很難想像,在大約40年前的香港,欖球運動究竟是甚麼模樣。 「在70、80年代初,當時香港的欖球人口,主要是在香港居住的外國人,如早年政府開始興建基建工程,其中一個項目就是建地下鐵,於是就聘請了很多外國工程人員,他們在工餘時就會打欖球。另外還有多間私人足球俱樂部,如『警察』(Police)球隊,但隨著廉政公署於1976年成立後,部分『警察』球隊的重要成員就離開了。在最初,本地人是很少接觸欖球運動,後來又有多間私人足球俱樂部成立,才陸續開始多了本地人之參與。」 要發展一項運動,而且更是一項不太主流的運動,對當時的香港欖球總會而言,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當時總會的規模非常小,全年收入近乎零,而且只能獨立經營,在很多方面都要靠別人的協助,如我們的欖球場,是借自『警察』球隊,還有京士拍運動場的協助,才令我們得以慢慢發展。直至80年代初,由於中英已簽署了聯合聲明,香港將於1997年正式回歸香港,中國成了香港的宗主國,我們開始清楚地意識到,由於主權易轉,到1997年間,可能將有大量外國人,包括欖球運動員,會離開香港,到時就沒有人再打欖球了,於是總會乃決心開始推行欖球運動本地化的發展計劃。要發展,就要資本,幸好得到渣打銀行及牛奶公司資助,令我們得以逐步實踐本地化計劃, 可以聘請有關專業人員去參與計劃,如教練、球員,並且開始走入學校,逐步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開啟一個新的欖球時代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香港欖球總會有句口號:”A Game for All”,意思是欖球運動是屬於所有人,並希望人人都熱愛這項運動,觀乎目前香港欖球運動在本地的普及情況,已算是成功了一半。 另一方面,七人欖球於去年里約奧運開始被正式被列入競賽項目,對本地的欖球發展自然帶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而隨著「香港七人欖球賽」在市場上及票房上的成功,更令香港欖球總會擁有更充裕的資金,可投資在欖球運動的軟硬件上,從而令發展一日千里。 「時代已在改變中,上一代的家長,往往只重視孩子們的學業,令他們缺少機會接觸運動,何況是欖球?到了這一代父母,已有很大的改變,他們開始追求子女在學習環境中的全面發展,態度更加開明,令孩子多了機會接觸欖球運動,亦令我們更易走進學校做推廣。」 既是本地化,為何香港欖球代表隊的大部分成員仍以外國人居多?那不是證明了欖球本地化的失敗?Peter Duncan充份發揮大律師本色,沉著應對:「那就要看你如何定義『本地球員』了。很多國家對國家隊成員資格有很嚴格要求,是要當地居民,並至少居住了3年。香港素來對外來人採取開放政策,因此常年有很多外國人士來港做生意及投資,故早年才有很多外籍球員,但現在部分港隊成員,雖然是外國人臉孔,卻是在香港出生,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因此他們亦是本地球員來的。當香港隊愈來愈多本地球員,我相信將對一眾年青人帶來更大的推動力,令更多人年青人開始接觸欖球運動,並加入欖球運動員行列,有助香港欖球運動的長遠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