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佳餚

【The real beauty of middle eastern cuisine】Asher Goldstein · 中東菜的真善美

特拉維夫是個傳奇城市,更有人說當地是創業家的搖籃。出身於特拉維夫的Asher Goldstein,同樣被這城的魅力牽引;就算長大後出走他方,亦對家鄉念念不忘。一年多前,位於灣仔聖佛蘭士街的FRANCIS出現了,而這店就是Asher懷著這種牽絆,呈獻具創意兼貼近西餐風格的中東菜式,將嶄新的中東風味帶到大家面前。 Text / Jamie Tsang Photo / Cheung Chin Yui   來自特拉維夫的魁梧大廚 身型魁梧的Asher,是FRANCIS的聯合創辦人兼餐廳主廚,第一眼看去感覺帶點酷,還以為是那種不拘言笑的外國大廚。怎知一談起「吃」,整個人又如半融了的心太軟,面上掛著笑臉,話說得眉飛色舞。 以色列這個國家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連帶當地人的情感豐富澎湃,雖然筆者未曾去過以色列一帶,但印象中,中東菜系有著許多獨特的味道。Asher說,在中東菜的飲食文化中,多數以香辣為主,並且會有很多湯品;食物方面最著名當然是中東餃子!那些餃子並非香港人常吃的那種,而是用厚皮裹著獨特的地道肉餡,由於他們不吃豬肉,遂以雞肉、牛肉和蔬菜代替。蔬菜是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材,一碟碟盛滿蔬菜的菜式更老是常出現。 說著,他又特別提到家鄉的街頭小吃,每款甚具特色。每間店只專賣一款小吃,當中有kebab、咖喱、pita bread等,店內的廚師大概都是所屬小吃的專家。pita bread是一個貌似袋型的麵餅,餅中夾有不同餡料;而kebab在香港也有,是烤肉類的小吃,他形容是十分好吃的。 「我鍾意食物,喜歡走進廚房工作的感覺,用雙手創造美食,使別人嚐後感到開心。我喜歡跟客人互動,看到大家吃得舒服自在自己又會覺得很滿足。我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媽媽家中有多個兄弟姐妹,表兄妹也多達二十四人。每逢週末,我也跟外祖母或姨姨等見面,一見面便離不開吃。畢業後便在特拉維夫開展我的烹飪生涯,由最初在一間餐廳的簡約廚房裡工作,後來到了悉尼,前前後後在這一行工作了十多年。」 與家鄉的美味情緣 對於廚人來說,在餐廳當主廚如同誕下新生命。在2013年,他隻身從澳洲來到香港工作。當踏足香港機場的一𣊬,當下感到四週的非凡密度相當驚人,笑言是「四處也是人」。儘雖如此,他卻又漸漸愛上香港。去年獲邀開設FRANCIS,主打新派中東菜的餐廳;來到今年三月,再於灣仔船街帶來了另一間新餐廳Mr. Brown。前者糅合南歐、希臘及意大利等地中海國家風情,但骨子裡仍離不開中東菜系的傳統風格,菜式中包含了中東街頭的小吃色彩;後者則集合家鄉特拉維夫和地中海的特色,運用燻、燒、烤、焗等烹調技巧。筆者從兩者的菜單中,看出他對家鄉味道的懷念之情。 「有時候少不免會記掛家人,一年會回家鄉兩至三次。在我的童年,吃的意義跟新生代的理解相信有所不同。現在大家或會每天出外用餐,但在小時候,家人只在生日或者特別時節才會帶我們上餐廳吃大餐。當吃到好味的美食,我爸更會回家仿造一次,在家烹調餐廳式的風味菜式。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出外用餐最重要的是嚐得好菜,還要有不錯的服務,整體要讓人感覺舒服自在。香港人以忙碌見稱,實在應當要有優質時間。我覺得FRANCIS的出現是填補這方面的缺失,坐在舒適開揚的餐飲空間裡,向大眾提供價格親民的美食,提升用餐價值。」 約有30個座位的FRANCIS,近門口的一排座位是面向大街的solo bar座,用餐時有街景伴隨,帶有在異國用餐的慢活情調;就算未到過特拉維夫,也可以用味覺想像,跳進中東的平行時空 。 從以色列來的直送風味 稍微從中東風返回現實,問到來港後創辦主理中東餐廳的契機?他說,這跟James Ward(FRANCIS的負責人)有關。二人相識多年,想到香港甚少有專做中東菜的餐廳,在James邀約他開店時,便提議創辦這方面的餐飲體驗。那時候,James還未對中東菜有太多認識,需要多番試菜,不斷改動,才成為今天的菜單。由於Asher之前工作的餐廳做的是意大利菜,因而吸收了不少手製料理及新鮮食材的烹調法門,故將這個概念也融入現有菜單中︱用home-made手法保留傳統,結合當代的料理元素,例如加入香港本土的食材,令不少食客對此菜系有著全新體會。 「我會盡力保持特拉維夫菜的味道精隨,好多的原材料都是有賴媽媽直接從家鄉寄來,我會致電她說我有甚麽東西是需要的。有些香料絕對需要新鮮使用,如不少Meze(前菜)中需要加入一種名為Za’atar的香料,本身它帶有酸澀味,由乾燥的百里香、芝麻和乾燥的鹽膚木等組成,用作鹹食調味,這個一定要夠新鮮!除了香料,所有菜式的設計靈感全部源自我的家鄉,餐牌中的菜式有很多會加入大量蔬菜,而羊肉和雞肉則是其中的主要食材,但亦有一款以豬肉做的菜式,很受食客受歡迎。在眾多的美食中,我對falafel最有感覺。”falafel”一字出自阿拉伯文,意指炸豆丸子蔬菜球,是一道簡單小食,主要由蠶豆製,混入香料和中東芝麻調味醬Tahina等再經油炸,是我兒時的經典回憶。記得那時候,在社區裡的小食店只賣一樣東西,家鄉到處都有falafel店,我跟媽媽一起逛街就會吃這個,放學後又會吃,有時會伴著pita bread一起。」 如果要找相同點,色澤深啡的falafel有點像港式小吃店的炸肉丸,但眼前的一件圓圓falafel,相信很多港人都未必聽過;若想從中尋找他鄉的故事,筆者鼓勵你到FRANCIS一訪,順道問問Asher有關中東的二三事。 在訪問當天,恰巧有位以色列藉的太太Anat專程從九龍來到這裡用餐。她現與丈夫在香港居住,來這裡為要品嚐家鄉風味。當她一見到Asher時,感覺他鄉遇故知,立時談過不停。我問那位太太在這裡的感覺如何?她說:「好像回到家一樣!這裡的食物和飲品,就是家鄉的味道。」食物不止讓人開心,也能連繫感情,在灣仔的一個小巷,便成功打造出別緻的中東小天地。 有關Asher Goldstein Asher Goldstein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至今在特拉維夫、悉尼和香港累積超過12年廚房管理經驗。他出生於廚藝世家,祖母和父親都燒得一手好菜,從小到大的家庭生活都離不開美食和烹飪。他為家鄉菜注入北非以至南歐、希臘及意大利等地中海國家的風情,並選用有機農產品、頂級海鮮、新鮮蔬菜及蛋奶類食材,創作出琳瑯滿目的特色佳餚。他擅長嚴選時令食材炮製心儀美饌,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融入新派國際美食元素。加入FRANCIS開業團隊前,他在中環蘇豪區人氣食府121BC任職主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