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石煒麟:新經濟新挑戰 港家族企業舉足輕重

家族企業(Family-Owned Business)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中佔重要角色,佔全球7成GDP。不少百年老字號,業務有成功有失算,能抵禦經濟起伏,家族企業經營理念有其優勝之處,亦有不足,全球經濟面對新發展,讓我們探討一下家族企業在新時代要如何突圍。 企業面對經濟起伏 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亦有不少成功的家族企業札根,遍及房地產、零售、消費品、製造業等,這批家族企業品牌在全球亦赫赫有名,不同類型的家族企業各有特質,優秀家族企業有其成功之道,不過傳統亦可能成為包袱。 長青的家族企業能夠在經濟周期起伏中屹立不倒,在復常時亦成為市場焦點,麥肯錫報告發現,即使經濟起伏,全球經濟危機、甚至早前的新冠疫情打擊下,優秀的家族企業仍可保持韌性,不少更順勢帶來新發展。 家族企業要創造新價值 家族企業當前面對的挑戰,是如何革新商業模式。家族企業一直以來亦扮演連繫西方與中國內地的角色,製造業家族企業將西方品牌的生產基地帶到中國內地,由品牌到商品設計都領先全球,數十年來產品行銷歐美等地。在全球經濟發生變化時,香港的家族企業要找到定位,思考在價值鏈上如何提升自己,創造新的價值,尋求突破,甚至開拓新的業務領域,與香港要顯示獨有價值的目標一致。 我最近亦與本港數家家族企業管理人討論到當前挑戰,誠然,傳統文化令家族企業在管理上面對困難,以業務營運為例, 採購,人力資源及財務管理方面,老字號要突破傳統,才可歷久常新,與家族企業交流中,我看到的不少明顯需要克服的痛點: 1.革新傳統文化 「守業難」!家族企業業務穩健,文化札根多年,要突破及變革時就更困難重重,諸如傳統員工或管理層,擁抱著一直以來的成就,慣於安逸,抗拒變化,因此,用按步就班方式,分階段改革創新的計劃事在必行,企業革新者要做好規劃之餘,亦要準備面對挑戰。 我認為家族企業要在使命、願景和價值觀與家族精神理念一致,同時,亦要突破,這是家族企業當前任務。 2.引入現代化企業思維 家族企業同樣面對競爭,我們調查發現,7成優秀家族企業有計劃未來5年考慮進入新行業或地域,甚至瞄準顛覆性業務,擴張之心不少,亦引證了創造新價值的想法。不過,如何才能有效讓業務多元化?將手上資金資源配合市場變化靈活分配就是學問。 企業新思維要推而廣之,放眼長遠發展,走出舒適圈,發掘新的業務領域及未來發展的新動力。正如之前提到傳統家族企業在財務決策上過於保守,決策時亦欠效率,我認為,現代的家族企業要能精簡決策模式,更靈活應變,更有效率。 3.知人善任,培育人才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治方式或未能與全球企業文化接軌,管理人要有決心去改變現有的既得利益模式、革新舊有而落後的人事體制、組織架構及企業文化與行為。 人才是全球企業近年關注點,家族企業體系龐大,就更要由上至下留意知人善任,提高整體人才質素,甚至管理層,董事成員,加入新一代家族成員等,都要讓他們在創新規劃中發揮作用。 本港的家族企業都是老字號,部份早由第三或第四代傳承管理,權力核心由創辦人分散開來本是必然,但面對革新時,管理人就面對地位未鞏固及缺乏權力基礎的難題。香港家族企業都有鞏固的核心業務,要留心如何重振核心業務之餘,有否決心透過轉型將業務推至更高績效水平變得尤其重要,未來3年至5年是關鍵,克服管治困境就可致勝。 管理全球6成就業人口,家族企業一舉一動,業務取向,都是市場焦點,一方面他們擁有舉足輕重的資源資本,影響各個產業鏈;另一方面,亦可作為業界的營運比對,發展參考。家族企業未來仍會是本港發展的重要支柱,對香港進入新經濟時代佔關鍵角色。   撰文:石煒麟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 香港區總經理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麥肯錫調查:85%大灣區旅客 擬訪港購物觀光

麥肯錫(McKinsey & Co)發表調查研究結果指出,三分一的受訪大灣區旅客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訪港,有85%的大灣區旅客表示,未來12個月內訪港的主要目的是「購物和觀光」,可見香本港在疫後仍具競爭力。但有10%至15%受訪者表示,將減少在香港作個別消費,轉為選擇到海南或澳門購買奢侈品,或選擇透過「代購」購買化妝品和保健品等,情況令人關注。 調查在2月進行,訪問了1,155名大灣區內有興趣在未來12個月內訪港的內地旅客。受訪年齡介乎22至55歲之間,男女各佔一半,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人民幣(約16,900元)或以上,均表示有興趣在未來12個月內訪港。是次調查以零售、金融服務,以及醫療保健服務共3大範疇作分析。 調查反映,大灣區旅客對購物和觀光的興趣依然濃厚,85%受訪者稱購物和觀光為下次來港的主要目的;每位大灣區遊客的平均消費預計達3.64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大部分花費在奢侈品方面,約為每位遊客1.78萬元。 零售方面,據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大灣區旅客的平均消費預期將達到36,400元人民幣(約41,000元),其中近一半將花在奢侈品上,例如皮具、鐘錶、珠寶首飾,約17,800元人民幣(約20,055元)。大灣區遊客選擇在香港購物的3大原因為:比內地有較新的潮流時尚(61%)、產品安全比內地高(60%)和產品質素比內地高(59%),可見香港的產品仍有競爭優勢。另外,有45%受訪者表示更有興趣到在大灣區有經營業務的品牌消費。醫療保健方面,身體檢查、疫苗接種,是大灣區遊客訪港時選擇醫療保健服務中排名首兩項,而牙科、婦產科、眼科亦是熱門選擇。 逾一成多消費者將減少在港消費 然而,調查發現香港的競爭優勢逐漸消退,未來3年約有10至15%的消費者表示將減少在港消費,改到海南或澳門購買奢侈品,同時透過「代購」購買化粧品和保健品。此外,被問及在香港購物的原因時,43%受訪者表示最不同意「良好的數碼化體驗」,例如支付平台和社交媒體。駐香港全球副董事合夥人葉茜玉表示,報告顯示超過7成的受訪者習慣使用流動支付平台作1,000元以下的日常消費。香港在數碼化發展領域需要提速,以迎合大灣區消費者習慣,例如數字人民幣、掃碼支付等。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兼香港區總經理石煒麟表示,香港在數碼體驗和服務質素等範疇已落後」,鼓勵港商建立從內地消費者購物行為心理出發的價值主張,「透過數碼渠道建立與他們互動的方式,並提高售前售後的服務質素」。 (左起) 麥肯錫香港分公司研究項目經理李智華、麥肯錫香港分公司董事合夥人陳以諾、總經理石煒麟及副董事合夥人葉茜玉 (右) 出席媒體簡報會,分享麥肯錫大灣區(GBA)内地遊客指標性調查報告的重點   延伸閱讀:香港中樂團與名勝世界郵輪及3香港合作 全港首次郵輪5G網上直播演出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

博客

 鄧淑明:企業數碼化是未來致勝策略

去年年初,顧問公司麥肯錫訪問了全球逾千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涵蓋不同地區和行業,包括金融、電訊、醫藥和公營機構等,以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影響不同企業的數碼轉型策略。調查結果發人深省,值得參考。 該調查顯示,不少以往行之有效的一套,疫情下已變得落伍。2018年同一調查中的百多家「優異機構」,即之前3年都錄得收益增長至少25%的公司,疫情期間對核心業務的反應,居然比今次調查的平均值還要慢。反而,擁抱科技的企業則有顯著回報。這些企業大都懂得靈活調整策略,並會每周運用各項數據評估客戶有哪些未滿足的需要,或每月檢視在巿場新形勢下的利潤分布,以及仔細審核數碼項目並削減成效不佳的部分,而2018年的優異機構卻只作季度回顧。   超過六成受訪高層同時表示,疫情期間增加了數碼轉型或科技升級的開支,比其他支出如「變動成本」(即合約工人、材料等)多出1.5倍。有逾四成受訪者更指出,雖然公司添加了數碼工種的全職人手,但整體員工增長卻不足兩成。   調查更反映數碼化不再是零散的項目,而是令企業在競爭中突圍而出的策略。近六成受訪者表示,2020年疫情期間,科技和數據成為驅動企業和領先同儕的重要元素;而業績優秀的一成受訪企業(即過去3年收入有至少15%增幅),其中82%更明言科技和數據是未來的策略。   無論是為業務發展需要或是應對經營危機,各行各業都了解數碼轉型的必要性,即使是非科網公司,如零售業也同樣探求數碼化,除加強科技的應用,還積極羅致相關的資訊科技人才。顧問公司Links International較早前指出,企業數碼化令某些資訊科技工種的員工,即使在不「跳槽」的情況下,薪酬預計也會有可觀的升幅(香港7.5%,新加坡9%),相信數碼技術將成為未來就業的基本技能之一。     撰文:鄧淑明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