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香港信託協會 陳志豪.推動信託普及化 構建亞太樞紐

一直以來,不少人都以為資產信託屬於富豪的專利。事實上,中高端資產人士同樣需要信託服務,為其財富增值保值,並且得以傳承給下一代。成立於2015年的香港信託協會 (下稱協會),其中一項宗旨在於將信託這項專業服務帶給中高端客戶。協會營運總監陳志豪表示,近年環球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加上疫情肆虐、地緣政局動盪,致不少人士考慮將資產信託。作為信託中介,協會積極推動信託普及化,除本地外,還將目標客戶鎖定中國內地和亞太地區,為中高端客戶穿針引線,推介可靠而優質的信託機構,協助香港構建成為亞太地區的信託樞紐。 撰文:李樹明      攝影:張展銳 香港信託協會由資深的金融界專業人士聯盟組成,當中包括信託、保險、銀行、證券、基金、會計、法律及房地產等行業,客戶可以透過協會接觸到專業的信託公司,取得全面而可靠的信託方案,有效管理資產。陳志豪指出,「協會成立的目的是要成為公眾和信託公司之間的橋樑,肩負向大眾推廣信託知識的責任,竭力為大眾提供專業的信託服務。」其中更重要的是要普及信託服務,打破過去一直以為信託服務門檻高、服務費高昂的錯誤觀念,客戶可以透過協會了解不同的規劃來降低成本。 事實上,信託不存在入門門檻,即使低至100萬港幣也可以安排服務。但現實生活,客戶往往考慮的是成本問題。陳志豪舉例說,「在我們接觸的客戶中,他們通常考慮的是那家機構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中間會牽涉到多少成本問題,如律師費、財務會計專業費用等等。其次會考慮信託公司每年收取的管理費等。」 保障財富 傳承資產 將資產信託,目的不外乎是保障財富和資產傳承。尤其企業家十分看重資產傳承。對於建立只有短短十多年歷史的企業來說,面對此刻全球經濟轉差、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緊張,未必能夠經受得起這些風浪,假如沒有提前進行信託規劃,企業隨時遭到沒頂。亦正因為面對目下危機,觸發不少中高端客戶重新審視資產配置,考慮信託,為協會帶來龐大商機。 陳志豪指出,雖然香港有上百家信託公司,但少有專注從事單一的信託服務,因此怎樣選擇合適的信託公司十分重要。香港信託協會正是扮演著公眾和信託公司之間的橋樑角色,提供專業的信託服務。協會的專家會講解信託的各個層面,令客戶全面掌握如何利用信託管理財富。協會亦會安排信託公司為客戶量身定製不同的方案,實現財富管理目標。 為滿足客戶需求,協會的專業團隊首先會聆聽客戶的財富傳承計劃和目標,藉此透徹了解並分析他們信託配置的目的與需求。「協會嚴格遵守法律規條,竭力為客戶減少潛在隱憂及風險因素,滿足客戶的財富傳承和增值所需。當深入了解客戶的獨特需求後,專業的信託團隊會審慎規劃適合客戶的資產配置方案,製定最適合的理財方案。而信託經理亦會和客戶密切商討,實行理想方案。當方案實施後,協會仍會繼續密切留意及定期評估客戶的資產投資配置表現,並因應客戶的需要,靈活調整資產配置。」儘管名義上,客戶移交給信託的資產屬於信託公司,但客戶和信託公司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信託契約,而信託公司必須按照信託契約裡,客戶訂立的條款為其管理資產,所以,客戶仍然是資產的實質擁有人。 內地和東南亞具發展潛力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香港信託協會的業務已擴展至內地的深圳、中山、上海和山東,以及在台灣、馬來西亞等地設立分公司。協會不時在該等地區舉辦講座、論壇,向大眾灌輸信託的知識和宣傳,全力將信託這項專業服務普及化。據陳志豪透露,協會目前的客戶一半來自內地,一半來自東南亞國家,只有小部份是香港客戶。他解釋,香港的信託服務有超過100年歷史,十分成熟,所以相對內地和亞太地區,本地客戶已經對信託有一定的認識,亦接受了相關的信託安排。況且香港擁有不少投資工具,完全滿足到他們的不同需求,因此要深化發展本地的市場空間相對有限。 反而內地和東南亞國家的客戶大多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之名而來。尤其是內地客戶考慮將企業在港上市的時候,都會考慮在港搭建信託架構,一方面解決稅務問題;另一方面是為日後的資產增值,作出一些境外安排。至於東南亞國家的客戶,由於當地政府換屆頻繁,政局相對不穩定,新政府上台後,政策或會出現調整,為了保障資產,很多時都會選擇在香港安排資產信託。 陳志豪表示,亞洲地區客戶考慮安排信託服務的話,一定首先選擇香港。這離不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香港具有的獨特優勢。「香港是國際知名的自由港、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中外商人通過其充滿活力的商業經營在香港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就會產生對信託服務的需求,奠定了香港的信託服務市場。而香港的低稅率、港幣和美元的聯繫匯率、法治和資金的自由進出等,都有利香港成為國際信託服務的中心。」其實不同國家的客戶會有各種不同的考量。如日本是稅務繁重的國家,特別在遺產稅方面帶來很大壓力。當日本客戶在香港搭建理想的信託架構後,就可以合法而有效地解決資產傳承問題。 雖然不同的信託存在不同的功能,但所有信託都有共通的兩點:由於將資產的擁有權轉移到受託法人,因此可以合法地規避巨額的稅務 (例如遺產稅) 和費用 (例如差餉) 等。當資產的擁有權轉移到受託法人,即使出現人生變故或責任而產生的風險,亦不會導致受託資產的損失。 香港信託條例突顯優勢 新加坡一直是香港的競爭對手,而且地理上容易接納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尼等客戶。然而由於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背靠中國大陸,加上香港在2013年通過 《信託法律 (修訂) 條例》,成為香港信託業發展的一大轉捩點。經修改的條例,創立人成功開設信託賬戶後,其信託賬戶可永久使用。亦即是香港信託可無限期延續保障資產的期限,能有效規劃多代資產傳承。而且法例還增加了對受託人的監管提,以及高客戶的保障等等,都奠定了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信託樞紐地位。 陳志豪指出,「即使西方國家的信託法例都有年期限制,如馬來西亞一般是80年;新加坡是100年;而英國最長都是直至125年。只有香港是可以永久年期的城市,足夠規劃幾代人的傳承方案,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協會在2015年成立的最大原因。很明顯,香港政府要銳意成為國際信託中心吸引外資。」在陳志豪接觸的客戶中,首要考慮的是資產的規劃和靈活性,信託形同保險庫,而香港有足夠資訊和工具進行資產的再規劃,這也是香港勝人一籌的地方。不過,香港市場仍然有改善的地方,如客戶對信託認知不足,以及缺乏機構專門單單從事信託服務。 *詳情請參閱《資本》10月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