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李錦記醬料集團 傳承創新並重 延續跨世代醬料品牌傳奇

在尋常百姓家中廚房內,蠔油、豉油等醬料總是不可或缺。要談香港跨世代的老字號醬料品牌,李錦記可謂當之無愧。李錦記歷經百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跨國醬料及調味品企業;在傳承品牌的原味道外,集團秉持核心價值「永遠創業精神」,堅持突破創新,推出多元化的醬料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味的追求,延續香港品牌的成功傳奇。 撰文 劉智恒 攝影 張展銳 李錦記近年在香港市場推出多款方便醬料包、即食食品及零食。 在1888年,李錦記創辦人李錦裳在廣東省珠海南水鎮無意中發明蠔油,成立李錦記。經歷135年的發展,李錦記由最初的蠔油及蝦醬兩款產品,至現時有超過200種產品,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眾多產品當中,李錦記舊庄特級蠔油更成為家喻戶曉的王牌產品。 以客為先 提升消費體驗 李錦記醬料集團總裁 — 北亞及太平洋張勐表示,品牌的成功在於一直堅持突破創新,推出多元化的醬料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味的追求。在業務上,集團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重視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他舉例說,集團留意到近年興起「居家自煮」的潮流,特別是年輕消費群,他們更重視煮食的體驗,希望在家中也能方便地烹調美味佳餚。他說:「無論在產品品類、口味的開發或者在包裝應用上的設計,我們都推出創新概念的產品,務求更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全心服務消費者,希望能為他們帶來輕鬆入廚的樂趣,『零失敗』煮出好菜式,又可在家還原餐廳滋味。同時,我們與專業的餐飲業界合作,共同開發更令客戶驚豔的菜餚與特色口味。」 他續指,憑著團隊的創意及研發能力,李錦記在香港市場推出多款方便醬料包以至即食食品,例如「大師級」醬料包、即食鮑魚系列、即食湯麵系列、火鍋湯料包系列等新產品;亦與其他品牌合作,首次推出以李錦記醬料製作的爆谷及薯片等零食,開拓年輕人市場。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改變了市場新常態,張勐說,過去三年的疫情令大眾減少外遊及外出用餐,品牌亦因此推出多款醬料產品,令顧客可以安在家中品嚐到經典中菜或其他地方的菜式,例如金湯酸菜魚醬、川式麻辣火鍋湯料包、水牛城雞翼醬及秘製港式鹵水料包等。在產品方面,品牌推陳出新,推出升級版的方便醬料包。 他說:「一包方便醬料包已經配備所需醬料或香料,消費者只需要加入食材便能烹調出經典菜式。以金牌秘坊叉燒醬料包為例,已包括叉燒醬料包、掃面醬、米酒及麥芽糖漿,消費者只需準備豬肉,按照包裝袋上的食譜指示,便可輕鬆在家製作出粵式叉燒。」 張勐透露,品牌未來會繼續加強產品的研發,以及在電商、網絡營銷的投入,深化和工業客戶的合作,推出更多方便的產品,回應網上購物、外賣平台及冷凍食品普及的需求。 推動再工業化 邁向可持續發展 醬料製造是一門傳統的食品工業,張勐表示,李錦記時刻與時並進,提升生產設備及技術。例如引入世界頂尖的先進生產設備,確保穩定的品質及提高整體營運效率。他提及李錦記位於大埔的廠房,去年獲香港創新科技署旗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批出資助,將興建新的蠔油智能生產線。新智能生產線配備先進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可增加大埔廠房的蠔油產能,配以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生產情況及採集生產數據,有助加強產品追溯能力。 另一方面,在提升整體生產效能的同時,李錦記亦一直關注可持續發展,積極推行綠色生產,實現工業綠色轉型,他說:「例如我們的新會生產基地引入多項可再生能源設施,包括光伏發電系統、地源熱泵系統、沼氣發電等,又興建人工濕地公園進一步淨化污水。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獲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體系 (LEED) 』鉑金認證,是全球發酵食品行業第一間獲LEED最高級別鉑金認證的企業。」 近年「香港品牌」成為有品質及信心的保證。張勐認為,「香港品牌」的核心價值,包括積極進取、追求卓越、勇於創新和優質生活 (優質產品及服務)的優良元素。他並指出,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及交流之地,本港品牌亦擅長吸取各家之所長,甚至利用跨界聯乘的方式,推出富有創意的特色產品。 李錦記植根本港,及後不斷向外拓展業務,早於1920年代李錦記已經透過金山庄將蠔油產品銷往北美。 張勐提及:「時至今日,李錦記憑著優良品質及多元化的產品,享譽全球,我們的銷售網絡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各地廚師及消費者的下廚好拍檔,我們會繼續努力,達成『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願景。」 至於在新一年的發展大計, 張勐表示,李錦記會繼續「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策略,貼近消費者的需求與使用場景,從而研發更多創新的產品,為大家服務。 另外,李錦記會透過一系列以顧客體驗為中心的市場活動,使目標消費群對這個百年品牌有更深入的認知及更嶄新的體驗。同時,他指集團會密切關注市場趨勢,拓展不同銷售渠道及平台,拉近和客戶的距離。 李錦記醬料集團 總裁─北亞及太平洋 張勐 [...]

企業策略

企二代食品業升級 業務多元拓自家品牌

本地食品OEM生產商溢興貿易(香港)二代負責人譚淑珍(Dorothy),早年接手母親的工廠銳意改革業務,力求多元化業務,除擴大OEM產能外,經營及代理著各國產品,為客戶打造零售市場推廣方案外,更於2015年更升級自家品牌「回味」,專攻蛋卷類﹑曲奇及酥點類,進軍中高檔的禮品市場。 溢興貿易(香港)董事譚淑珍(Dorothy)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十四五」規劃相繼出台,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轉戰內銷市場。近年消費對食品求與安全日增,而在本港傳統工業中,食品製造及加工地位舉足輕重。據統計處數字指,2021年香港的加工食品及飲料總出口為385億元,本港的食品及飲料生產業務也頗具規模,主要類別包括即食麵、意粉、餅乾、酥皮餅食、蛋糕、飲品等。其他相關產品有罐裝、醃製及加工海產、食油與調味品等,產品大部分供應本地市場,也有出口海外及進軍內地市場。 溢興貿易(香港) 創立於1981年,由第一代林美卿一手創辦,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10多年由女兒譚淑珍接手經營。譚淑珍提及,公司成立初期在本港設廠,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把生產線遷回珠海,生意漸見規模;但公司像其他從事傳統工業中小企,近年面對成本上升及競爭劇烈,力求轉型升級。譚說,自2008年,有感公司從事快速消費產品貿易逾30年,代理業務已趨成熟,故加強開拓經營及代理著各國優質產品,至今公司已累積有近500個SKU,令業務更具多元化。 另一方面,她續指,公司利用昔日建立銷售網絡,涵蓋各個不同零售層面如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連鎖藥店等,為客戶產品提供適切的產品銷售方案,同時亦為客戶度身籌劃一系列市場推廣活動,銷售渠道包括機場候機室、免稅店、油站、酒店、酒樓、連鎖快餐店、餐廳及各大食肆等,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提升公司競爭力。   冀嚐回童年的原味道 多年來公司主力OEM,始終為他人作嫁衣裳,絕非長遠之計。2015年,譚淑珍決心創立自家品牌,她說:「多年來公司曾為本港及國內為多間知名的食物品牌生產蛋卷類﹑曲奇及酥點類。無論用料﹑手工﹑配方及味道方面,我們的品質都非常上乘,給予客人很大的信心,更於每年的盲品測試中 (Blind Tasting),自家的蛋卷都優勝於市面上其他的知名品牌。這成績令我們很鼓舞,亦促使了我們決心成立自家的品牌,而品牌取名回味,是思念回憶中的滋味與情懷,令人嚐回童年的原味道。」 自家品牌「回味」主力本地中高檔市場,現時每月生產逾50萬條。去年公司特意請來知名設計師,為品牌重新包裝,致力品牌年輕化。譚淑珍表示,除傳統蛋卷外,品牌近年新增曲奇及酥點如杏林酥及蝴蝶酥等;談及公司未來發展,她指出,隨著業務發展,珠海原廠房產能早已飽和,惜受疫情影響,當地新建的二廠延至去年才告逐步投產,她並指該廠房已加強自動化,可二班24小時生產。 談及企業傳承,已育有一子一女的譚淑珍坦言,無論是做廠、做代理及品牌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件,她揚言會日後讓第三代按個人的志趣及意願去自由選擇,是否接手家族企業。但最近年幼的第三代在品牌宣傳中「粉墨登場」,充當模特兒兼代言人,有感這是給予第三代接班的「考牌」之作。 Dorothy一對子女在品牌宣傳中「粉墨登場」,充當品牌代言人。 [...]

企業策略

生產力局:為食品製造商建智能生產線

生產力促進局一直致力為製造業升級轉型,引入先進技術提升生產力及解決傳統製造業痛點。生產力局日前與本地食品生產商廚房壹號簽署合作協議,為該公司的中央廚房建設智能生產線,提供「一條龍」支援服務,由可行性研究、工廠佈局、生產過程及智能生產線設計、設備安裝和集成、執行測試及調試、以至配對政府資助基金及培訓科研人才都給予支援。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左)與廚房壹號有限公司創辦人黃志超簽署合作協議。   香港「美食天堂」之稱號譽滿全球,食品製造業乃香港傳統行業,生產線大多較為傳統,於香港地少、工資高昂的環境下,引入可節省廠房用地、人手同時確保產品質素的智能製造方案,對富前瞻性及對品質一向有嚴謹要求的「廚房壹號」別具吸引力。   「廚房壹號」現時主力生產低溫慢煮及燒燴食品,期望透過智能生產提升淨利潤。生產力局針對該公司業務進行深入了解及評估,按「廚房壹號」需要,設計了U形緊湊佈局的智能生產線,節省用地空間;精益化的生產設備佈局和生產流程安排,可減少材料重覆運送,有利加快整個生產流程並提升生產效率,預期明年第二季投入生產。 生產力局為項目提供全面技術支援,設置實時數據可視化系統以助監控生產流程,確保食品安全及可溯源性,並分析和預視特別情況,提前對設備作出預測性維護,可避免意外故障停機所招致的損失,讓企業控制每日平均產量更得心應手。數碼化訂單管理系統則可優化生產排單和出貨安排,減少冗餘生產造成浪費。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這條新的智能生產線將成為『成就智上』的又一成功例子,期待生產線於明年正式投產後,能為『廚房壹號』增加產量之餘,更可減少人工、倉儲、能源消耗的成本。此外,實時全面監控的智能系統,令產品質素更有保障,有利本地食品企業形象塑造,更可提升香港整體的食品安全水平,加強市場對『香港製造』食品的信心,為香港食品業注入智能製造新動力。」 「廚房壹號」創辦人黃志超表示,從事傳統食品加工多年,近年察覺到市場需求與消費者的行為均有所轉變,在考慮擴展業務時,希望尋求更智能的生產方式提升競爭力,配合業界大勢所趨。因此,公司把握疫情期間生意稍受影響的重整期,果斷決定為廠房升級,配置智能生產線。黃志超預期,智能生產線能夠為其節省廠房佔地,減省操作人手、提高產量並降低綜合成本,亦能確保產品符合國際品安全標準,長遠將為企業持續發展帶來益處。 廚房壹號項目是生產力局協助下首個成功申請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的項目,獲該計劃資助最多三分之一的項目總開支。 [...]

企業策略

Pure Living夥拍科大 研發手工啤 推出首款香港酵母

Pure Living於疫情期間生產了全港第一架熔噴布機,然後因應香港人搶口罩的需要而生產香港口罩。後疫情時代,Pure Living轉戰令人開心的研發,最新搞作是夥拍香港科技大學,研發出本港第一款釀製手工啤的酵母。以純天然水果提煉的天然酵母,經過實驗室生產再加入啤酒中,釀製出口味獨特充滿清香的麥啤。 Pure Living的行政總裁何寶琪   Pure Living的行政總裁何寶琪表示,疫情期間香港酒吧成為重災區,她希望可以為香港酒吧及香港人製造一點驚喜。「香港這兩年流行手工啤,卻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酵母,剛好生產『鬼佬啤酒』(Gweilo Brewery)的Henry Atkinson在我火炭工廠樓下,有緣傾談後就很想跟他為香港製造出一款本地生產的酵母,再用這款酵母來生產出獨一無二的本地手工啤。」 與大學合作  研發本地酵母 既然有方向,何寶琪就立即找來科大合作。在校園中,以天然環境中的花草樹木及空氣為樣本,一共做了30多個樣本,進行了數百次測試,然後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最後憑數據來判斷酵母的表現及質素。何寶琪指出,人工合成的酵母穩定性高而且發酵快,所以酒廠一般都會以人工酵母來釀酒,但缺點卻是味道單一又缺乏層次感。「經過數百次的測試,終於找到一款由植物提煉而得的酵母,不但製作啤酒速度快、出產酒精含量高,而且味道還與啤酒非常配合,清香的草本味道混和濃郁的麥香,感覺無比獨特。」於是,Henry Atkinson在第一次試味後,即時拍板與Pure Living合作,開始生產本港第一款由本地研發生產的酵母釀成的手工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