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善用自然餽贈,替代能源取之不竭

美國在開發頁岩油之後一躍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大國。 在全世界都將地球變暖歸咎於能源過度開發的今天,尋求可替代、可再生和少污染的新式能源變得迫在眉睫。對於資源貧瘠的國家,談能源開發似乎是奢侈,其實不然。而且許多事實表明,其中很多都是富裕的現代化國家,它們真正實踐了中國的一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突破有限條件,變不利為有利,在人類開發新能源方面作出典範。 撰文  蘇梓 近期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未來10年,世界燃煤的使用量會大幅下降;再過30年,更會脫離整個能源結構;前文亦提及,石油或許在將來退出歷史舞台。與此相反,地熱、水、風能等新能源正當紅。事實上,在一些國家,這些能源早於多年前就已被開發利用。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國家的做法推廣至世界,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冰島:地熱資源多元運用 冰島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字「冷」,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北極圈附近的孤獨島國,由於火山活動旺盛,地熱資源非常豐富,是完全以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2018年的數據顯示,冰島的地熱發電佔比超過26.6%,除了提供冰島連價且穩定的電力,更與農業〈例如漁場、溫室等〉及居民生活〈例如游泳池〉結合,推動冰島的經濟發展。2016年起,冰島開始「深層地熱鑽井計劃」,希望在深層地層中〈深度超過3公里〉找到高溫熱源,使水能夠達到超臨界態〈超過攝氏374度〉,用以發電來提高發電量、降低發電成本。 冰島現行的地熱發電裝置容量排名世界第八,年發電量約為50億度,此外,冰島的地熱電廠還能將發電後的溫水送入家庭,代替煤氣提供溫暖來滿足民生使用,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近年來,除了提供電力和溫暖,地熱發電廠也投入了觀光產業的一環之中,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東南方的Svartsengi地熱電廠便因此創造出巨大商機。該電廠建於1976年,1999擴建後,擁有約76兆瓦的地熱發電裝置容量,電廠將發電後排出的地下熱水匯聚成露天人造地熱溫泉「藍湖」,成為當地一大名勝。藍湖顏色美麗,湖中的火山礦物具養顏和放鬆身心的特殊療效,加上鄰近機場,每年可以吸引近百萬遊客流連,為冰島帶來不菲的觀光收益。 目前冰島有5座地熱發電廠,其中的史瓦森吉與尼斯賈維里爾發電廠生產用於取暖的電力與熱水。冰島政府表示,冰島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地熱資源有待開發,每年平均可生產逾 200 億度的電力。如果加上尚未開發的水力資源,每年可增加 500 億度。 冰島地熱資源豐富,人造地熱溫泉藍湖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杜拜:靠水資源致富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之一的杜拜,留給人們的印象似乎與「土豪」分不開,由於地處波斯灣,人們也許以為杜拜和沙特一樣,是以石油致富。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杜拜的GDP收入中,油氣的收入僅佔2%左右。雖然杜拜的「第一桶金」確實來自石油出口,但真正讓這個國家富裕起來的,是水,確切說,是其周邊的海水。 作為中東國家,杜拜地處乾旱沙漠地帶,雖然被海洋包圍,但這意味著杜拜的淡水資源極為匱乏,以至於在當地,水甚至比油還貴。不過,杜拜投入了大量資金發展海水淡化工程,所過濾轉化的淡水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還供應周邊其他國家,令杜拜迅速富裕起來。 依靠當年石油的開採和出口,杜拜將收入投入基建,創下多個世界第一,包括全球最大人工港傑貝阿里港、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以及全球最大的航空樞紐之一杜拜機場。這是這些基礎設施,將杜拜變成通向西方國家的重要海上貿易港口和運輸港口。喜愛旅行的港人,對杜拜國際機場一定不陌生,因為如果要乘飛機去歐洲和非洲,杜拜機場是最常用的中轉樞紐。 與此同時,杜拜很聰明地大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已經成為了杜拜的支柱產業,杜拜已經成為阿聯酋旅遊業最發達的成員國之一,也是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之一。短短幾十年間,杜拜由一個落後的中東國家快速發展為人均收入將近8萬美元的現代化發達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杜拜政府預計 2050 年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將達到 44%,還計劃讓此比例日後提高至 75%,成為全球最低碳足跡城市。 新加坡:「再生水」理念領先亞洲 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小島國,卻躋身世界級發達國家之列,與政府的高瞻遠矚分不開。該國缺乏自然資源,水資源尤其嚴重缺乏。為避免出現供水危機,政府堅持開源與節流並舉的方針,開發了一項獨特的「四大水喉」計劃,分別是通過其他渠道進口水、儲存雨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 其中,新加坡的再生水工程堪稱亞洲典範。恐怕很難有人相信,經由該項工程轉化的污水,成為「新水」到達居民手中時居然完全具備飲用水的標準。據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供水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新水主要提供給工業用戶,而這些工業用水有時比飲用水還要干淨。 新加坡的海水淡化技術舉世聞名。 新加坡NEWater水廠是再生水工程領域內的亞洲典范,滿足了新加坡全國30%的用水需求。到2060年,新加坡計劃NEWater項目將滿足全國55%的用水需求。 2005 年,新加坡首座海水化淡廠正式投入運作。目前,新加坡運作中的海水淡化廠共有3家,每日淡化海水總量達 1.3 億加侖,滿足新加坡三成的用水量。2020 年,政府將再建兩座海水化淡廠。展望到 2060 年,海水化淡將繼續滿足新加坡另外三成用水量。 此外到目前為止,新加坡一半的國土已成為集水區。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太少,沒有條件將水源地集中在森林地區或未開發的地區,因此小小的新加坡,竟然建有17個蓄水池。 杜拜依靠海洋資源致富,大興土木。圖為位於杜拜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 丹麥:離岸風電闖零碳目標 不說不知,歐洲小國丹麥在開發利用風電能源方面是先行者,從曾經依賴石化能源到現在風力發電超過四成,丹麥花了近40年。預計到2050年,丹麥政府將揚棄所有傳統石化能源,轉變為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大國。 早在1970年代,丹麥就開始思考如何擺脫依賴石化能源,1991年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的首座離岸風場在丹麥誕生。該公司發言人表示,丹麥缺乏石化能源,以前長期依賴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進口,從70年代開始,政府意識到需要「做一些改變」,開始嘗試發展再生能源。 1980年代,丹麥政府集結一批風電專家,避開生態保護區、漁場、航道後,規劃出風場潛在開發地區。現在沃旭最早一批開發的離岸風場已退役,第三批在2000後開發的風場仍在營運中,每年可創造2.1萬戶家庭用電。而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近郊的Middelgrunden離岸風場,就是沃旭第三批建造的風場。它坐落在哥本哈根工業區旁,從2001年開始營運至今,規模不大,只有10支功率為2.5百萬瓦的風機。至於當時選擇在工業區外海2公里處建造風場的原因,帶有點「示範性質」,且建在工業區外海也無須擔心破壞景觀。 萬事開頭難,想當年為了讓丹麥居民接受離岸風電,風電開發商也是用盡巧思。據悉,當時的Middelgrunden風場提供居民免費的風場導覽,例如帶著居民坐船去看風場、認識風場,總計免費提供了7,000張船票。不只開發商努力讓民眾認識離岸風電,政府也在後面扮演推手,除了用保證價格收購綠電外,政府當時還給予風場營運收益10%的租稅減免。現在丹麥逾四成電力來自風電,丹麥政府目標2050年全面排除石化能源,哥本哈根市政府更宣示目標2025年成為零碳城市。 荷蘭:世界風車之國 除了丹麥,她的鄰居荷蘭也是歐洲乃至世界風能利用大國。無論有沒有去過荷蘭,世人都對荷蘭的風車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實上,荷蘭的綠色電力正是以風能為主,高達60%。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BS〉公布的數字,荷蘭各種綠色電力生產在2017年總共增加了10%,2017年產出綠電共170億度電〈kWh〉;在2016年則是150億度。在提倡再生能源的政策下,綠色電力在荷蘭總電力生產中的佔比持續增加,2016年比率為12.5%,2017年增長至13.8%。其中風電是最重要的綠電來源,高佔60%;生物能源排在其後,佔30%;太陽能發電則佔到13%;水力發電最少,僅有0.5%。 荷蘭的新能源以風能為主,圖為荷蘭海上風力發電場。 而荷蘭在風能發電方面的增長更為顯著,從2016年的84億度電增加到2017年的96億度電,年成長率達16%。中央統計局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荷蘭有許多新的風力發電場啟用的關係。現時荷蘭仍以陸地上的風力發電較多,總發電容量超過3,200百萬瓦〈mw〉;海上風能的發電容量則為960百萬瓦左右。 [...]

博客

【港股專家】岑智勇:新特能源(1799)盈利續增長,估值較同業吸引

近日恒指從3萬點反彈,走勢喘穩,吸引投資者再次關注投資市場,新能源板塊是近期表現較佳的板塊之一。 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多晶矽價格應需上漲,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保持較高水準,新能源產業發展持續向好。新能源股新特能源(1799)作為行業領先者,多晶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料能受惠於行業發展。 新特能源的主要業務是多晶矽生產,光伏、風電資源開發及運營,是國家重點火炬計畫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在2017財年錄得收入114.2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24.93億元,同比增長24.9%,綜合毛利率為21.83%,較去年同期增加 5.20個百分點。毛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矽技術改造項目的完成促進產能和銷量提升;多晶矽平均售價上漲;自營電站項目發電量增加,同時集團加強成本管控所致。 多晶矽業務方面,集團加強品質管制和工藝改進,精簡生產過程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質。在2017年度,集團的多晶矽全年產量達 2.94 萬噸,同比增加28.94%,實現毛利 14.1億元,同比增長63.19%,多晶矽生產產能提升及成本控制效果顯著,加上集團技術工藝水準處於行業領先水準,多晶矽太陽能一級及以上產品占比超過 97%。集團充分利用新疆煤炭資源豐富且價格低的優勢,並擁有2×350MW自備電廠,單位成本具有極強競爭力。據悉,新特能源多晶矽產品的生產成本最低,屬於國內領先水準。 同時,集團ECC 業務板塊(光伏及風力電站建造項目)2017年實現收入68.63億元,已完成並確認收入的光伏及風能電站 EPC、BT 等項目裝機 1,529MW,高級儲備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 2GW。由於BOO業務(光伏及風力電站運營項目)處於光伏、風電產業鏈的下游,具有穩定的現金流,毛利率相對較高,近年來集團逐步擴大BOO業務規模尋求更高收益。截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