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定位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打造創新高端產業製造基地

編輯精選

深圳 定位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打造創新高端產業製造基地

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整體布局上是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據規劃綱要,國家定位深圳為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為中國南方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為內地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撰文:劉智恒   深圳位於珠江口東岸,全市面積1,997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約1,768萬人。深圳於1980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先試的地區。在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深圳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排第二名。深圳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2021年是世界第四大貨櫃港口。深圳市的人均生產總值是廣東省內最高的。 深圳成全球高技術產業集聚中心 近20年來,深圳的經濟處於中高速增長狀態,進入21世紀,深圳開啟了產業升級轉型之路,已成為全球高技術產業集聚中心,全球著名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和高端產業製造基地。廣東省及省內21個城市最新公布2023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當中,大部分GDP增速於約5%水平,深圳以6.3%領先,深圳今年上半年GDP年增6.3%至16,297.6億元人民幣(同下),較去年同期增加1,280.69億元,是廣東省唯一半年GDP增量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更佔了上半年廣東省GDP增量近38%,是支撐廣東省上半年經濟的關鍵,可見其經濟實力舉足輕重。 深圳現時有主要多個開發區,國家級: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保稅區、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深圳出口加工區、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中央於2021年9月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大幅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並強調推動前海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在前海建立與香港聯通、國際接軌的現代服務業體制。 產業類型多元化   創科表現突出 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文化產業是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深圳重點發展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未來產業」。 在產業發展方面,深圳的第三產業比重由2008年開始超過50%,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62.9%。深圳四大支柱產業為: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其中,2021年高新技術產業的增加值為12,146億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6.7%。 「自主創新」是深圳發展的主要方向,2020年深圳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5.5%,高於全國平均的2.4%。全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和國內專利授權量居全國各大中城市首位,4G技術、基因測序、超材料、3D顯示等領域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沿。 深圳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2015年的5,524家,上升至2021年的2.1萬家,主要在電子信息領域、先進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其他企業則集中在生物與新醫藥技術、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航空航太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等。 近年,深圳創客隊伍不斷壯大,數以千計的創客活躍於深圳,例如柴火創客空間、創客工場、矽遞科技等。同時,不少著名高新技術企業的總部及研發中心也落戶於深圳,包括中興、華為、騰訊、蘋果等。 《關於金融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於2020年發布,深圳為此推出50條政策措施,並提出深圳將向「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及「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的方向發展。按照深圳市「十四五規劃」,深圳將大力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並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深圳將深化「深港創新圈」建設,與香港共建由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河北側毗鄰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區」組成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同時,深圳將加強對外交通運輸的輻射力,加快發展覆蓋全球的航運網路,並提升深圳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及加快對外鐵路建設。 民營經濟第一城  企業具競爭力 深圳有「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城」之稱,是全國大型民企集散地之一,今年9月,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其中,深圳共有4家進入前10名,8家企業進入前100名。在前10名企業中深圳企業上榜最多,共佔據了4席,分別是正威國際集團(4)、騰訊控股(6)、萬科企業(8)、比亞迪(10)。此外,深圳還有多家企業進入前100名,分別是排在第22名的順豐,以及立訊精密工業(29)、陽光保險集團(62)、神州數碼集團(79)。加上前10名以內的深企,深圳共有8家企業進入榜單100強,其中有6家是世界500強企業,充分體現了深圳民營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競爭力。 騰訊WECHAT PAY HK   跨境支付服務   促灣區經濟互聯互通 深圳作為國家創科企業的聚集地,不少創科龍頭業務日趨多元化,以騰訊為例,在數字經濟崛起下,亦進軍金融科技領域。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洪丹毅提及,深圳發展金融科技的優勢,他指出,深圳近年來銳意發展創科產業,周邊地區如佛山及東莞有完善製造業產業鏈配套,加上本港金融中心支持下,吸引全國創科企業到深圳設立總部及發展,尤在金融科技領域增速強勁。 隨著電商經濟及網購盛行,令電子支付業務騰飛。洪丹毅表示,作為首家支持香港用戶在內地使用的香港電子錢包,WeChat Pay HK對兩地通關後的經濟發展感到非常樂觀,將借助微信支付在內地連接超過千萬商戶的生態優勢,致力於進一步擴大在內地的商戶覆蓋廣度和深度,令本港用戶可以樂享「大灣區智慧生活圈」。 WeChat Pay現時是內地子支付市場的市場領先者之一。自今年兩地全面恢復通關後,港人到內地消費熱潮持續上升。洪丹毅指出,WeChat Pay HK九月線下交易筆數較通關首月增長超7倍。中秋及國慶期間(9月29日至10月2日)港人內地線下交易筆數是歷史新高,較端午假期(6月22日至6月25日)增長近5倍。根據數據顯示,最受歡迎的消費場景,依次為餐飲38% (如正餐、快餐、茶飲)、零售32%、休閒18%(如美容、美甲、洗牙)、交通12%如(滴滴打車、地鐵、高鐵、飛機)。而最受歡迎的五大小程式Top 5 小程式: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奈雪、喜茶、阿嬤手作、丘大叔檸檬茶。茶飲方面,港人慣常在關口提前落單,到商場自取。而受年輕人歡迎的場景包括長隆動物園、水族館、唱K、密室逃脫、電影等。他說:「香港用戶在深圳的每筆人均消費額,相較香港高30%,其中在內地的餐飲和休閒娛樂消費的單價較高,反映港人喜歡於週末到內地遊玩。」 WeChat Pay HK於8月推出全新「跨境遊」頁面,整合一系列包括健康申報二維碼、內地餐飲、交通、住宿、玩樂門票等港人北上必備的100個小程序。「香港用戶在內地的交易筆數屢創新高,聖誕節是另一個黃金檔期,相信會繼續創新高;不過近期港人消費以餐飲為主,聖誕節期間將會以零售為主。 洪丹毅透露,WeChat Pay HK將會繼續與商場及商戶合作,吸引港人北上消費,除了深圳外,將陸續擴展至廣州、珠海、佛山、潮汕等地,主要是高鐵沿線主要城市的主要商場,進一步深度合作,包括派發各式優惠券。「以前內地的『微信支付』與香港的WeChat Pay HK完全分開,現時已逐步打通,見到『微信』或『WeChat Pay』的標誌,都可以用到WeChat Pay HK,用戶無論到哪兒消費都能夠使用,自然用得開心,不需要每次都了解是否用到。」 他說:「隨著大灣區與內地各大城市旅游休閑體驗的不斷創新與改善,以及港人士與內地商旅往來密切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們相信港人北上消費不是短期熱潮,而是香港用戶的切實需要,將會持續發展。」 其後港人到內地消費熱潮持續上升,7月港人北上達400多萬人次;8月已急增至逾600萬人次,尤其是週末,不少商場均擠滿港人。「星期五下午6時開始,WeChat Pay HK的交易筆數開始增加,至週六下午開始慢慢減少;這段期間香港用戶的交易筆數,往往是平日的兩倍以上。」他說。 [...]

博客

何民傑:「先買後付」助本地零售業復常

特區政府去年開始推出的消費券,除了對經濟發揮短期提振作用,同時推動了電子支付更廣泛使用。六家儲值支付平台在過去一年間合共新增了約800萬個消費者帳戶,以及超過15萬個商戶。今年首八個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額累計有20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兩成二。   零售業搶佔商機,必須與時並進,支援新世代的支付方式,其中一個近年在本港冒起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選項,好處是讓消費者享有延後付款的便利,可以保持現金流的同時,提高購買力。   「先買後付」服務乘著疫情火速發展,在歐美等國家已流行一段時間,接著在東南亞慢慢普及,而網上購物習慣漸見成熟的香港亦開始引起消費者注意。特別臨近年底,市民大眾的消費意欲特別旺盛,年輕一代更為了「應節」樂意花費購買禮物送給摯愛。虛擬銀行螞蟻銀行看準時機,推出先買後付的分期服務「Ant Bank PayLater」,且與本地最大電子錢包AlipayHK合作。   透過AlipayHK強大的合作夥伴網絡,用戶可在AlipayHK本地線上合作商戶和淘寶購物時享受Ant Bank PayLater的分期服務。適用範圍非常廣,除了電商龍頭淘寶,亦與許多本地線上商戶合作,如豐澤網店、HKTVmall、Price網購、香港莎莎網店等等,刺激了用戶在本地消費意欲。   [...]

企業策略

港視5年來首扭虧 王維基:研進軍海外

  經營購物平台HKTVmall 的香港電視(1137)公布業績,上半年轉虧為盈,賺1.09億元,當中包括政府補貼1,630 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55億元,今次是2015年轉型以來首次錄得盈利。 業績報告披露,上半年公司訂單總商品交易額升113.6%至27.47 億元,期內日均訂單量由去年同期的1.5萬張增至2.98萬張,而7月份更創新高,每日訂單量達3.63萬張,訂單總商品交易額達6.2 億元。上半年平均訂單值為508 元,按年輕微下跌,期內共有81.3 萬名獨立客戶於HKTVmall 購物,按年增長43.6%。 港視創辦人兼副主席王維基直言,疫情非公司轉盈主因,而是公司五年來的建設及累積客戶的成果;他笑指:「第日會行多咗商場,但未必喺商場買嘢,現在半夜三更都可以網購。」 雖然本港兩間連鎖式超市有加入網購市場競爭,但王維基認為它們成績未如理想,因它們採用一貫手法營運網購平台,當每件商品單價低至十多元一件兼靠人手調配出貨,成本過高,不能成為可行且長遠的模式,他直言:「冇可能抄到我哋,如果咁簡單一早抄咗!」反觀港視根據過往營運資料及運用大數據分析,設計大型自動化的執貨配送中心,以達致效率及成本效益的準則來建立。 王維基表示,未來半年會設立兩至三家海外分公司,向海外不同地方推廣公司的系統及解決方案。同時於9至10月推出外賣App及無儲錢功能、不需要申請牌照的HKTVpay 電子錢包,其中外賣App 推出初期將有3,000 [...]

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移動支付潮流盛,電子錢包時代來臨

金融科技的興起,帶來多種創新服務,不僅令消費者有了耳目一新的體驗,更改寫了長久以來的商業模式。其中最為大眾並火速普及的技術,當屬移動支付,它可說是近年金融和科技界積極發展並高速成長的領域,也最能體現電子支付和結算科技的應用。 撰文:蘇梓  今年2月福布斯發布的2019美國金融科技50強榜顯示,美國支付領域的投資交易高於其他任何金融科技領域,達15%以上。另據市場調研公司Merchant Machine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各地,移動支付的應用程式(App)越來越流行,其中,中國、挪威、英國是最愛使用該種支付方式的三個國家。 移動支付普及化 早在2014年,蘋果公司已推出移動支付App;一年後韓國科技巨頭三星也推出同類產品。按照估計,到2022年,支付App的成交金額將會達到14萬億美元。Merchant Machine報告顯示,就移動支付平台的用戶數量而言,2017年騰訊的微信支付以6億用戶雄踞全球榜首;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則以4億用戶緊隨其後;排第三的是PayPal,用戶有2.1億;蘋果的Apple Pay則擁有8,700萬名用戶,位列第四。 在電子錢包市場,許多地區的居民已優先接納了蘋果、安卓(Android)以及其他支付應用程式。Apple Pay自推出以來,有36%的蘋果手機用戶在手機里安裝了該程式。Merchant Machine估計,中國有47%的手機用戶使用移動錢包,微軟與支付寶是首選平台。挪威也有42%的手機用戶使用,高於歐洲其它任何國家,比美國日本都要高。英國排在第三位,有24%的手機用戶使用支付App,美國則為17%。 歐美增長強勁 由於美國的互聯網滲透率較高(2018年全美互聯網滲透率達到79%),電商市場和電子錢包支出呈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有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電商市場人均支出達到了2,271美元,實體店市場人均支出2,4248美元,其中電商市場移動錢包支出佔比達到20%,實體店市場移動錢包支出佔比僅3%。預計2018到2022年,美國的電商市場復合平均增長率達到9%,實體店市場復合平均增長率為7%。 北歐國家向以創新力聞名世界,而當地居民的支付方式也印證了這點。相較其他歐洲國家,挪威的電子錢包使用率顯得最為突出,挪威國民使用移動錢包的人佔了手機用戶的42%,比例比其它歐洲國家高。在英國,電子錢包的便捷著實颳起了一陣潮流之風,該國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手機用戶使用支付應用。調查還發現,澳洲的手機用戶也追求便利,電子錢包使用率為19%,超過了美國和新加坡。 韓國力推非現金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