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陳麗喬 建築香港未來

兩年一度的「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簡稱雙年展),自2005年舉行以來,已成全球惟一一個以城市或城市變化作為固定主題的兩年一度展覽。雙年展素來的特色,是以大型的裝置藝術及建築作品為主,而香港展覽部分,今屆將策展重任交到資深建築師陳麗喬手上,這次她卻另闢蹊徑,走「貼地」路線,藉港鐵串連本地8個城市閒置或共享空間和文化場地,加上深圳展場,共9個場地形成一個跨地區的「城市展覽館」,引領香港人思考目前居住環境中所面對的各種問題。無疑這是雙年展回歸社會議題的變奏之作,同時亦是陳麗喬走向「企業家」之路的又一新里程。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展覽既名為「雙年展」,因此在深圳及香港展覽部分的主題上均有所連繫,當深圳以「城市共生」為題時,香港部分的展覽,於是就以「城市執生:留得青山在的傳奇」為主題去作呼應。 尋回一份自信 在題目上,可以從「青山」及「執生」兩方面去理解,是先有「青山」,然後才可以進行「執生」。「執生」是廣東人用語,意指能因應不同環境而隨機應變,進一步更有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之意。陳麗喬指出,香港是全球擁有最大郊野公園比例的城市,故這片土地的存在,絕是一個傳奇,而現正值香港面對嚴竣的房屋及「上車」問題,因此現在是最好時機,去審視這片「青山」存在過去與未來。青山是實體,但「留得青山在」的下聯是「那怕冇柴燒」,當中有「可持續性」的隱喻,而「可持續發展」正是全人類都關心的話題。「留得青山在」更有精神文化傳承之意,由於歷史的偶然性,令香港延續了一些故有的中國傳統,也長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包括「執生」的生存之道,對於事事眉精眼企的香港人來說,自然深諳箇中奧秒。 她再指出,香港「留得青山在」的傳奇,背後離不開很多人的努力,城市建築規劃不是一個「yes or no」的議題,而是希望促進理解、展開對話。在是次展覽活動上,她統領了整個為數二十多人,主要由年青建築師組成的策展團隊,由香港及深圳合共9個場地,包括希慎廣場、香港藝術中心、中環街市行人道、中環海港政府大樓的天橋底、中環地鐵站及中環中心H6 Conet及深圳南頭等,分別專注於「城市盡用」、「城市長青」、「城市再新」、「城中有村」等議題,而「城中有村」更與是次深圳展場的主題「城市共生」中探討的城中村議題相呼應。陳麗喬表示:「香港城市密度高,加上地理限制,令建築設計不時發揮了『執生』的香港精神,這是可以令香港人引以自豪的地方,可惜近年已慢慢失去了這份自信,於是我希望藉著這個橫跨近兩個月的展覽,可以喚醒香港人,包括香港建築師,我們過往曾經一同擁有的一份自信。」 香港建築師還有存在價值 年過50的陳麗喬,是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在事業發展過程中,經歷過香港建築界的在過去30年來的起起落落,更能明白那份「自信」的可貴之處。「事實上,香港建築,從來不是好玩的遊戲來的。所謂好玩,是指很自由,要怎樣都可以,但香港建築就向來像造一部iPhone手機一樣,是在做產品的。你要清楚明白,產品及藝術,是兩樣不同的東西來的。產品是講求效率,是標準化的,如某些發展商所起的樓,你一看就會認得,因此建築師不能以做藝術家的心態去做那些產品,若果一心想做藝術作品,一定不會覺得過癮的,所以是一定要以做產品的心態去做。於是有部分香港建築師會因此而感到傷心,他們很想做藝術家,但發展的空間實在有限,而當中能有空間發揮的建築項目,一般來自政府,如建築署的博物館項目,既可以玩,又有發揮空間,可惜這些項目向來不多。」 基於玩的心態,當內地經濟起飛,多不勝數的建築項目不斷展開,為香港建築師帶來了不錯的發揮空間,於是有段時期香港建築師是蜂湧至而內地發展的。「那段時間,真是任他們去玩的,可惜今日已難再出現這種情況了。當年他們賣的是 (幾乎香港各行各業北上發展的都是如此)國際視野,是內地人沒有的技術及經驗,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建築項目急速增加,內地人的經驗自然開始累積,至今就不再需要香港建築師了。如此事實,是令人傷心的,以往我們有領導市場的優越感,但現在甚至有種落後的感覺。不過,我是向來樂觀的,我始終認為,只要肯去調整心態,不要認為自己是天下無敵,是至高無上的,只要放下這種自負心態,我們仍可以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及發展機遇。」 她指出,機會來自兩方面,一是內地人對財富的心態已有所改變,開始變得內斂,會開始追求一些具有簡約、節能特色的建築設計,香港這方面仍具有優勢。她笑道:「香港仍可以賣這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目前仍可以擔當助中國企業從國內走向國際的跳板。「雖然目前已有中國企業是直接跳到國際市場,但香港的則師、建築師還是擁有其強項的,包括可以獨自跟進一個建築項目,由頭跟到尾。因為內地是將建築項目及設計分開的,香港由於跟從英國舊制度,建築專業夠全面,因此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另外香港建築師由於具有敏銳的商業觸覺,可以為發展商提供意見,令完成的建築物是合乎市場需求的,而這份市場觸覺,在內地發展商眼中仍是寶貴財產來的。」 為自己的人生進行「執生」 「執生」是一種求生技巧,越有經驗,自然更懂得如何「執生」。「執生」的最高層次,是懂得分寸,識得如何進與退。在筆者眼中,這屆雙年展總策展人陳麗喬本身,已是「執生」的最佳寫照。她在著名巴馬丹拿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了20多年,後來加入希慎,一做又6年,期間領導團隊完成獲LEED及Beam Plus白金認證的希慎廣場旗艦項目,亦在銅鑼灣利園區內完成多項大型改建工程,至三年前毅然離開自立門戶,嘗試作多方面發展。 對於自己過往事業路上的「執生」過程,她說道:「當時我在想,我的人生,究竟還有甚麼遺憾?還有甚麼是自己還未做過的?有,就是創業,做企業家,於是把心一橫辭了工。在辭工時,我還未計劃好將來的,是話走就走,然後甚麼都亂做一通,開建築事務所、做Startup,甚至在PMQ開舖做生意,甚麼都去試一試,現在PMQ的舖在虧蝕了多年後終於有微利了。之後幾年我開始做策展,又負責一些小型的建築項目。至去年4月正式成為雙年展的策展人,當時我只是心口掛一個勇字,開始時是一個場地都沒有的,後來不斷『碌』人情卡,建立策展團隊,找場地,這個過程,其實又展現了香港人擅於『執生』的一面。」 這次雙年展,無論是主題或展覽形式,都是別開生面的。「對,若果是跟過往幾屆一樣的,我就不會去做了。我向來是玩Innovation那種人來的。通過策展這次活動,我很驚訝於自己的能力,竟然真的可以做到出來。」市場慣性以數據去量化一個活動是否成功,她卻從另一角度去作衡量。「這些展覽活動,其實只是一個開始而已,通過雙年展,我將年青的建築師、設計師及行內人連繫起來,在他們落手落腳參與的過程中,令他們開始『入血』,產生了對香港建築發展的一些新的看法,並繼而對大眾產生影響,慢慢滲入社會中,影響香港的未來。」 [...]

本港時事

2017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主題公佈:「城市執生:留得青山在的傳奇」

兩年一度的本地創意盛事——2017 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將於2017年12月12日至2018年2月11日舉行,並以「城市執生:留得青山在的傳奇」為主題,藉港鐵串連本地8個城市閒置或共享空間和文化場地,加上深圳展場,共9個場地形成一個跨地區的「城市展覽館」。 邁進第六屆的雙城雙年展(香港)將以「城市執生:留得青山在的傳奇」為策展主題。今屆雙城雙年展(香港)在展覽場地選址方面已貫徹「執生」主題,本地的展覽會分別進駐港鐵沿線8個交通便利的文化場地及上班一族每日必經的閒置或共享空間,加上深圳展場共9個場地,將配以獨特的副題和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舉行為期約兩個月的「城市展覽」,希望能夠帶來一個全港性的互動交流活動,鼓勵市民大眾思考「城市執生」這個題目。 2017雙城雙年展(香港)滙聚超過 80 個來自學術界及商界的參展單位,當中包括建築師、規劃師、藝術家、設計師、電影工作者及學生等等。展覽內容範疇涵蓋廣泛,展品類別由藝術裝置、本地設計師的卓越創作、香港特色建築解構,以至應用跨媒體虛擬技術等互動資訊科技的展品,讓參觀者透視香港這個高密度的城市在建築、規劃及設計創作等方面的獨特性及靈活應變的「執生」能力,從中更可學習一些有關城市發展的有趣冷知識。 2017雙城雙年展(香港)的策展團隊由本港著名資深建築師陳麗喬博士擔任總策展人,她表示:「香港地少人多,土地零碎多山,在如此資源貧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國際大都會,實在有賴香港人、建築規劃從業員以及設計師們的靈活「執生」智慧和應變能力。今屆雙城雙年展(香港)的展覽主題就是要提醒大家這個被遺忘的香港精神,希望市民可以通過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欣賞而變得更團結,並希望能從中啟發身處香港的每個人,共同找到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以更正面、更包容的態度,克服未來的種種挑戰,將香港人的智慧繼續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