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Vikey Chen:「移民潮」持續 | 父母不惜揼本幫仔女學英文

我嘅一位香港朋友準備做媽咪,上個月用六萬蚊買咗一套英文教材。 我笑佢:「BB仲喺肚裏面喎!」點知朋友輕描淡寫道:「唔早㗎啦,好多人用埋嚟胎教,仲直接買多元智能套裝。可惜我唔夠budget,唯有買住基本版先。」 六萬蚊,絶對唔係一個小數目。喺父母眼中,呢種「非常」早已成為「正常」。借用朋友嘅話:「呢啲錢唔慳得,將來如果移民,唔識英文就頭痕。」根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近發佈嘅資料,42%受訪港人打算移民。大勢所趨,我嘅朋友亦難抵洪流。 好多父母都想仔女英文嘞嘞聲,用咗好多時間、精力、當然仲有金錢,都成效甚微。到底點先可以事半功倍,將學英文變成一件自然好玩嘅事? 「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最有效 我嘅美國朋友Giancarlo Di Mizio,佢嘅一對仔女精通三種語言: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從事語言教育及研究十幾年,就職Indy Language Center教育總監,佢認為要培養多語言兒童,最有效嘅方法係「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而昂貴教材只係其次。 「一人一語」係指,與小朋友日常接觸嘅人,只講各自擅長嘅一種語言。對Giancarlo嘅仔女而言,媽媽講英文、爸爸講意大利文、保姆講西班牙文。有啲父母擔心,呢個做法會造成語言混淆,最後搞到兩頭唔到岸。 Giancarlo認為,只要大人貫徹始終,堅持只講一種語言,小朋友會學識根據談話對象轉換語言。多語言環境中成長嘅小朋友,都可以「自動轉台」輕鬆無難度。 切忌唔鹹唔淡「中英夾雜」 「一人一語」係個好方法,不過並非所有父母都擅長英文。Giancarlo話,如果你英文半桶水,不妨搵他人代勞,千其唔好中英夾雜。例如「呢個apple好red」,喺同一句話裏面不斷「轉台」,只會搞到仔女頭都暈。打亂語言學習,阻礙佢對不同語言嘅判斷。 我有位香港朋友,佢嘅工人姐姐無論煮飯定做家務,都完全無天分。但係朋友好滿意,而且續約再續約。我不解,朋友一語道破:「呢個姐姐英文好得,阿女英文咁好全靠佢。」 語言源於生活,朋友明白呢個道理。自知英文麻麻嘅佢,選擇搵外援,將英文融入阿女嘅生活。呢位工人姐姐洗杉煮飯唔在行,佢嘅selling point係一口高水準嘅英文。朋友如獲至寶,各取所需。 如果你英文好好,家中又有菲傭,不妨沿用「一人一語」原則,俾仔女學埋菲律賓文。我嘅一位朋友,當年屋企菲傭識英文,但係父母要求菲傭只講菲律賓文(Tagalog)。久而久之,朋友對菲律賓文就駕輕就熟。佢話:「啲親戚仲笑我阿爸阿媽,唔明仲咩學啲偏門嘢。」 40年後嘅今日,朋友佩服佢父母嘅遠見。佢碩士畢業後,加入一間行內數一數二嘅VC創投公司。因為識菲律賓文,公司安排佢飛過去半年,實地考察並研究菲律賓農業投資市場。呢個經歷,成為佢喺創投界大掌拳腳嘅踏腳石,至今平步青雲。 善用「情感策略」同「感官刺激」開心學英文 Giancarlo 係YouTube「香港Vikey移民美國」一連4集講「學英文嘅各種竅門」(https://youtu.be/PvStMCCE4ko),佢覺得語言學習講求方法:「與其用六萬蚊買教材,不如攞去同一班講英文嘅朋友吃喝玩樂!」佢好認真咁講:「社交實際上係運用情感策略,融合感官刺激。既輕鬆自然,又事半功倍。」 當你心情好,係咪一切都充滿希望,甚至覺得無所不能?Giancarlo話,積極嘅情緒會將你嘅學習潛能發揮到極致。而吃喝玩樂帶來嘅感官刺激,有助記憶新語言。佢仲話,腦神經嘅發展將持續一生,大腦充滿可塑性。新嘅生活體驗及人際交往,都會幫助腦神經形成新迴路。 所以,當你同講英文嘅朋友,一齊做有趣嘅事,進行大量有背景有意義嘅對話,大腦會將英文內化。加以時日,你自然可以直接用英文思考同表達。 我嘅一位朋友鍾情法國文化,因為喺大學工作,幾年來識到不少法國交流生。疫情前,佢一家人幾乎每個週末,都帶啲法國學生捐窿捐罅周遊香港。5歲嘅阿仔雖然無上過法文班,但已經可以同法國友人溝通無阻。朋友嘅無心插柳,正係「吃喝玩樂」情感學習法嘅完美詮釋。 掌握竅門,萬變不離其宗 不過,如果識唔到外國朋友,可以點幫仔女學英文? Giancarlo話,如果父母已經買咗教材,其實都可以好好利用。例如,父母不妨引導仔女,將鐘意嘅英文故事改編。呢個再創作嘅過程,可以刺激好奇心同創意,比單純記憶故事內容更有效。或者,選取教材中好聽嘅英文歌,同仔女一齊加入舞蹈元素。邊唱邊跳,開心之餘又刺激感官。 你就算唔買教材,網絡都有好多免費資源。只要你明白「積極情緒」同「感官刺激」嘅重要,就可以自創適合仔女嘅方法。掌握竅門,萬變不離其宗。 如今「移民潮」持續,父母不惜揼本幫仔女學英文。如果唔想洗冤枉錢,就切勿心急亂投醫。無論你想仔女搵份好工,定係計劃移民,抑或想下一代睇得明「美國獨立宣言」嘅天賦人權同自由平等,學英文都要記得理性消費。 ****************************************** 撰文 :陳曉瑋 Vikey Chen「香港Vikey移民美國」版主   [...]

博客

移民美國港媽Vikey Chen:移民唔應該只為仔女

今時今日嘅香港地,正上演「亂世移民潮」,茶餘飯後嘅話題都係移民。機場嘅一幕幕灑淚揮別,好煽情,但實在不必要。畢竟網絡發達,親情友情能否維繫,早已同距離遠近無關。最近,我有好多朋友正考慮離開香港,移民歐洲、美加、澳洲、台灣都有。我問佢哋點解想移民,十有八九都話「為咗下一代」。每當聽到呢個理由,我都會奉勸佢哋,三思而後行。只為仔女而移民,係好危險嘅諗法,註定之後嘅每一步棋,都會舉步維艱。 父母應將自己放首位 就好似最近有讀者,喺我Facebook專頁留言,話為仔女教育,正考慮移民。我覆佢,其實任何地方,只要父母企得硬,都可以make a big difference。跟住佢反問,如果唔係為咗囡囡,我哋都唔使來美國啦。我再覆佢,話我哋來美國唔係為咗囡囡,以前喺香港,佢讀國際學校一樣好開心。雖然好多人離開香港,都話為下一代,但係我永遠將自己嘅需求放第一,而唔係仔女。 將自己放首位,真係好重要。當你考慮移民,應該先諗下,對自己嘅影響。離開香港對你有乜好處?新嘅環境你點去面對?大家成日擔心細路嘅適應問題,殊不知大人其實更難適應,因為unlearn好難亦好痛苦。 「為阿仔」移民險成噩夢 我有一個早年移民英國嘅朋友,佢當初決定移民,都係為阿仔。聽人講英國教育好過香港,到底點先為之好,佢其實都唔清楚。總之個個都話好,就一定好。無知要付出代價,呢次「為阿仔」嘅移民,幾乎成為噩夢。 話說阿仔喺英國嘅學校,背靠一片森林。老師會拉住一車教具,帶班細路去森林玩。爬樹抓蟲,上山下水。講緊嘅唔係每年一次嘅field trip,而係每個星期三次嘅森林課堂。阿仔梗係玩得開心,好鍾意返學。但係朋友就提心吊膽,驚阿仔跌親撞損。又怕玩得太多,會老大徒傷悲。而佢自己亦好懷念香港嘅多姿多彩。加上英國小鎮特別安靜,佢晚晚都靜到失眠,以淚洗面。於是,佢開始對阿仔發脾氣,開口埋口都話,阿媽移民都係為咗你。 我哋一班老友,日日WhatsApp開解佢。我亦提議佢睇下「Last Child in the [...]

專題

移民美國港媽Vikey Chen:移民壓力大,勿忘關注仔女心態

BNO移民英國,將於1月底接受申請,成爲全城熱話。有人疊埋心水,早早教定鬧鐘,時間一到就遞交申請。有人舉棋不定,心大心細,怕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無論如何,移民都係大決定。就好似有人住慣港島,他朝有日要搬去新界,竟視爲遠走他鄉,幾番掙扎。我真係坳晒頭,香港有幾大,港島搬新界都尚且如此,更何況移民。 不過,香港教育唔爭氣,披着「愉快學習」嘅羊皮,說穿了依然係一隻「痛苦學習」嘅狼,吃掉多少無憂嘅童年。經受過,就不忍心仔女再入狼口,於是不少父母另謀出路。有人選擇特色私校,有人鍾情國際學校,更有人把心一橫,舉家移民。 尋尋覓覓,逃離荒誕,但求有幸呼吸一口自由嘅空氣。 移民壓力大,充分溝通必不可少 好多決定移民嘅父母滿心歡喜,認爲擺脫分數至上嘅傳統香港教育,終於爲下一代搵到出路。然而,面對移民呢個大決定,往往忘記聽下仔女嘅睇法,忽略咗佢哋嘅感受。 有研究發現,搬屋嘅壓力大過離婚,榮升十大壓力來源之首。小小年紀,未必懂得處理步入新環境嘅壓力。所以,移民前同仔女有充分溝通,疏導佢哋嘅情緒,實在必不可少。 留學英倫前的準備 最近同人氣急升嘅「英國通」Goodbye HK Hello Billy傾計,佢即將結集成書嘅《一念英倫》系列,大家應該唔陌生。嬉笑怒罵道出多少香港人嘅心聲,才子陶傑亦頗爲賞識。我哋傾咗好多英國讀書嘅嘢,佢囡囡喺英國寄宿學校讀五年班。留學前,Billy真係做足功課。打算移民嘅父母不妨參考一下。 話說囡囡懂事起,Billy就時不時提及英國。囉嗦如唐僧,只爲令囡囡知道一家人嘅移民計劃。佢話,「想喺阿女嘅小腦袋,放一粒種子」。如佢所料,呢粒種子逐漸發芽,囡囡明白將來會喺英國生活,於是對英文好有興趣。自幼稚園起,就特別主動同外教交流,成爲外教至愛,英文自然越來越好。到囡囡大啲,一有機會就帶佢飛去英國,會會當地朋友,體驗平常生活。囡囡好快愛上英國嘅天高地闊,如願喺今年踏入10歲之際,負笈英倫。 憧憬移民後的新生活 社會心理學有個現象叫,self-fulfil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