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廠商會:全面開關不容緩 死守孤島經濟難復甦

近日再有大型體育活動因本港的防疫政策而移師至其他地區舉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擔心長此下去,將影響香港的國際地位,促請政府把現行「3+4」入境檢疫要求,放寛至「0+7」、甚至是更進取的方案,並公布「復常」路線圖,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及挽回企業投資的信心。 廠商會指出,隨着大多數的海外國家或地區陸續放寬或撤銷入境的限制,而本港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和死亡率持續下降,加上各地專家認為病毒將永遠不會消失。該會認為,香港「寧緊勿鬆」的防疫取態已顯得站不住腳,甚至矯枉過正,對社會造成很大困擾。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強調,本地經濟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全面「開關」已刻不容緩。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固然要取得平衡,但本地經濟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全面「開關」已刻不容緩;「死守孤島、單靠本地消費市場實在難以維持經濟增長;雖然勞工市場已有所改善,但加息等因素影響財富效應,令市民消費謹慎,即使有消費券的支持,其提振作用已開始減弱。」   隨着政府紓困措施陸續屆滿,他擔心會有愈來愈多中小企撐不住而結業,加上對外貿易表現欠佳,若本港與海外和內地之間不盡快「復關」,香港經濟復甦將失去動力。   史立德又指,要對外「說好香港故事」,重建香港形象,最佳的方法是歡迎外地人進來,讓他們親眼看到香港的最新情況。然而,即使本港入境檢疫措施已較早前放寬,但整體防疫政策仍與許多地區有差距,對旅客、特別是商務人士來說依然很不方便,更遑論令他們重拾信心;他引述科學數據,指新冠病毒所引致的死亡率已下降至0.1%以下,加上超過75%市民已接種3劑疫苗,感染後患重症甚至死亡的機會很微,故認為香港已有足夠條件逐步解除入境檢疫限制。   史立德建議,先盡快把入境檢疫要求放寛至「0+7」,並以此為基礎,制定透明和清晰的「復常」路線圖,讓活動主辦單位和業界及早能做好相應部署,例如,若新措施運行半個月後疫情並無反彈或當死亡率再下降至某個水平時,便會進一步減少家居醫學監察的日數要求,直至與其他地區看齊,達致完全免檢疫。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強調,本地經濟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全面「開關」已刻不容緩。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第五波疫情一觸即發 林鄭勢連任兩大任務

吳老闆週記(1月6日) .港府收緊防疫措施出手太遲,但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拖得太久。 .估計林鄭能夠連任,皆因其在位近5年,並無過錯,反而有功。 .下任特首有兩大任務要做,第一是搞好經濟,第二是落實通關。 第五波疫情一觸即發 林鄭勢連任兩大任務 香港第五波疫情一觸即發,此前獲豁免隔離檢疫的機組人員,引伸出「望月樓」感染群組,暫時共有7人確診;以及「空姐母親」傳播鏈,1人暫時傳染了4人。中港免隔離通關本來只欠臨門一腳,如今卻又因此受阻。香港現時就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一方面內地揸得很緊,一方面對外則對港人以外抵港人士幾乎封閉,港人出外旅遊返港亦很麻煩。 面對如此困局,港府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與大陸傾掂數,令兩地人民能夠自由出入;若然傾不掂數,此路不通,港人返內地需隔離三至四個星期(14+7或14日),便跟隨大陸的做法,然後行另一條路,就是做到群體免疫,繼而索性對外開放,吸引遊客來港,起碼對經濟有好處。 事實上,歐美與中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前者擺明「與病毒共存」,很多人連口罩都不戴,但股市已反映市場認為無事;後者則堅持清零,但亦定下規矩,若非如西安疫情般大鑊,基本上只要持有核酸檢測證明,人民都可在全國各省各市自由流動,除了北京執得比較緊,來自14日內有確診的地區者,統統不准進京。若如西安般爆疫,就要封城,成本雖貴,惟很有效,當地封城至今十幾日,相信新增個案到本週日(10日)便會回到單位數字。 收緊防疫措施 出手太遲 香港方面,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拖得太久。皆因港人非常自律,常戴口罩。而國內有個說法是,只要兩個人都有戴口罩,相隔1米距離,就算其中一人中招,另一人受感染的機會是千分之一。 然而,Omicron最麻煩的是,帶菌者未必有病徵,遇着一個病毒量高的人,在除口罩的場合,週圍的人便會遭殃,即是屋企人走不掉,同枱食飯的人也走不掉。因此,最新本被列為「源頭不明」的個案,被懷疑是返工路過維園時,受到20米外跳廣場舞的空姐母親所感染,頗為牽強;反而其與空姐母親同一時段出現於同一食肆,因而感染,似乎更為合理。 依此看來,港府今次反應實在十分遲緩,早於「空少」確診,而知道他曾外出用膳,已應收緊防疫措施,切斷源頭於散播前;遲至望月樓出現另一枱的地盤工人確診,都應立即出招,結果卻是等到再錄得其他相關個案,本週三(5日)才公布食肆晚六朝五禁止堂食、指定處所需暫停營業等措施,還要本週五(7日)才實施,為何不是即時執行?還要考慮受影響業界的損失?該些損失與疫情再拖兩日而爆發的損失怎麼比? 無論如何,即使疫苗追不上病毒的變種,但還是要打。事關有數據顯示,就算打了不能保證不受感染,惟起碼中了招都可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當中,滅活疫苗理論上比起其他技術應更有效。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通關在望企業有救 港股低迷亟需解決

吳老闆週記(11月25日) .兩地控疫成績彪炳,但仍未能通關。 .香港金融市場再為祖國作出貢獻,為民企源源籌集資金。 .要撩起港股搞好氣氛不困難,掟兩、三千億元落去就夠。 內地疫情防控專家團上週六(20日)來港,進行了4日實地考察,到訪了多個與防疫控疫有關的地方,包括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以及感染控制中心、檢測中心,以至診所、學校等,內地和香港兩地終可免隔離通關,似乎如箭在弦。 事實上,有消息指,「小通關」可望在12月17日前實施。有分析認為這或有助提高12月19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然而個人卻認為不關事,皆因「小通關」的名額有限,據聞初時每日只得幾百人,對提高投票率可謂杯水車薪。 兩地不能通關接近兩年,受影響的,主要是「自己友」,而非反對派,最慘的是一眾愛國商人;當中,大企業固然無所謂,所說的是中型企業。事關疫情爆發以來,內地營商環境不斷急劇轉變,需要隨時作出應變;以廠商為例,原材料供應試過出問題,出口運輸又試過出問題,兩地人手調配不來的話,此等愛國商人便「滿頸血」。如果這班人因為這兩年的通關問題而吃過大虧,令其以至其員工不投票,今次立法會選舉將失去不少選票。 中港控疫成效 全球最好 在通關問題上,兩地官員的動作着實緩慢,完全不體恤民情,不體認兩地人民可自由往來的重要性。如果香港控疫不週,以致中港不能通關,實在無可厚非;然而,近期卻是兩地都控制得好,但仍遲遲未能通關,影響民生,影響經濟。 事實上,過去3個月,兩地控疫的成效,絕對是全球最漂亮——內地本來遙遙領先,其後香港亦急起直追,雖然持續錄得外地輸入確診個案,但仍控制得乾淨俐落,無在社區爆發。 香港的控疫成績有目共睹,的確抵讚。究其原因,其一當然是香港地方細,很易管,不比大陸,幅員極廣;其二則是醫療衞生水平高,初時在欠缺防疫經驗下管得不好,其後逐步堵塞漏洞便成功控疫。 值得留意的是,外地輸入個案從無造成社區傳播——確診者到訪處所被納入強檢名單後並無驗到陽性個案,這還可歸因於市民個人防護措施做得好,戴口罩有效防疫;然而,就連所住地方圍封強檢都無事,即是同住家人亦無感染,這是否反映接種疫苗有效? 香港控疫成績彪炳之餘,中港兩邊跑的人,亦早已習慣使用具追蹤功能的「健康碼」,不會介意在港使用;對於不肯下載「健康碼」的市民,應付方法亦很簡單,就是不可讓之返大陸,因此,「健康碼」應不構成通關的重要阻滯。無論如何,現時通關在望,希望能夠盡快成事,容後再來問責。 香港再為祖國作出貢獻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港府防疫抵鬧抵讚 內房債務風險可控

吳老闆週記(11月11日) .港府搞了兩年才通關,抵鬧;過去三個月防疫工作做得很好,抵讚。 .接種第三針加上新冠藥物面世,雙管齊下,疫情很快便會成為過去。 .國家圍底力量大,絕對有能力應付危機,不會出現火燒連環船局面。 港府防疫抵鬧抵讚 內房債務風險可控 與內地免隔離通關終於有眉目,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期望明年2月,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三週年之時,能有「較具規模」的通關,以舉辦大型論壇活動;依此計算,即疫情爆發足足兩年,才能恢復通關,港府動作極度緩慢,認真抵鬧。其實,讓兩地人民自由往返,早應彈性處理,不該一刀切,只要跟足條件便成。 中港不能通關,個人留在內地超過一年,可謂深受其害——平常處理集團業務已很不便,大企業固然無所謂,有市佔率補數,且看全球航空公司,大到不能倒,豈會無仇報?中小企則攞命;更慘是看醫生,十分麻煩,不像在港,看專科做身體檢查很快搞掂,醫療效率極高。 疫情即將成為過去 不過,話說回頭,港府過去三個月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甚至內地都在借鏡。上次南京爆發疫情,全市進行了三、四次全民檢測,經濟成本極高;今次由內蒙因「自由行」擴散出來的疫情,已較少大陣仗地檢測,只切點地做,這似乎仿傚了香港將一幢幢處所納入強檢捉源頭的做法,將經濟所受影響降至最低。 中國防疫仍堅持「清零」策略,但西方國家已愈來愈多選擇「與病毒共存」,相信第三國家也將被逼如此,皆因疫苗不足之餘,亦難複製內地的「清零」制度,尤其是「健康碼」,每人需要一部手機,並且習慣使用各類應用程式,最重要是追蹤系統厲害。事實上,內地的防疫措施,只有內地能做到,香港跟不足,也做到「清零」,因此十分叻,抵讚。 中國「清零」制度難以輸出,西方及第三國家採取「共存」,未來疫情發展就靠疫苗與藥物。如果接種第三針疫苗可提升保護力至90%,而輝瑞新研發的新冠口服藥物,臨休試驗數據顯示,只要病發後早期服用,可減少住院率89%,只以現時死亡率為2%計,即是雙管齊下之下,往後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機會,僅為萬分之二,如此這般,疫情很快便會成為過去。 土地供應 要靠農地 通關這「頭等大事」將搞掂,至於另一「重中之重」的土地房屋供應,林鄭形容,正如公共衞生事宜,土地發展需少數服從多數。不過,觀乎「北部都會區」乃長達20年的發展項目,就算現時開始收地,少數服從多數,相信能推出大量土地供應,都是10年後的事,如此這般,未來10年如何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