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史立德:中國人口結構的新啟示

國家統計局於5月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除了揭示人口增長率、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等結構性問題外,老齡化進一步加深也值得關注。   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在過去十年迅速增加,60歲及以上人口從2010年的1.8億人增加至2.6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從2010年的13.3%上升至18.7%。另一邊廂,中國的15-59歲適齡勞動人口於2011年達到峰頂,在隨後多年連續縮減,2020年普查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9億人,比起2010年減少超過4,000萬人。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老齡化速度加快、勞動力供應減少,對社會養老負擔甚至私人消費能力、產業結構無疑會帶來愈來愈嚴重的影響;惟今時今日,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觀念和財務狀況已發生改變,加上退休人士的養老保障體系日漸健全,老年人未必再是消費的「低窪地帶」。近年中國與老年人口相關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銀髮產業」更被視為極具潛力的藍海市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曾發表報告,指全國中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2014年的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50年的106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更將提高至33%。這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各路商家「競折腰」;盡享地利優勢的香港,相信不難在這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市場中分一杯羹。   其實香港近年亦出現人口加速老化的趨勢;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2016年公布的人口預測,到2038年,每3名香港人中,就有1人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可以說,香港與內地在面對人口老化這共同課題上,應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老齡市場對專業性有較高要求,而香港的養老產業發展較早,在經驗、技術、產品、服務,以至「香港品牌」信譽方面均具優勢,可以協助解決國內養老產業正面臨的服務品質有待提高及市場潛力未充分釋放等問題。   另一方面,香港的養老服務一向由自由市場提供,其經營及管理模式對內地亦甚具借鑒意義。2007年頒佈的《CEPA 補充協議四》已列明允許港資在廣東省開辦養老機構,吸引一些本港的營運商到內地發展;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更因利成便,推行「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允許合資格的香港長者,選擇入住由香港非政府機構在廣東營辦的安老院。有關的跨界合作既是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優質生活圈」的成功範例,亦可為內地安老服務業的發展帶來資金、管理和經驗。加之近年不少香港居民會選擇回內地退休,這群港人不單止是港商打入內地養老市場的基本客源,更可借助他們的口碑,將服務和產品推廣到內地的老齡民眾。   另一商機是「銀髮旅遊」。不少內地銀髮族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較充裕的空閒時間,對出門旅遊甚感興趣。香港旅遊業不妨針對這群客户,開發更為精細和窩心的旅遊產品。這不但可以為本港的旅遊業打開一片新洞天,更可在他們訪港期間,巧妙地讓他們接觸本地的養老產品和服務,創造「交叉營銷」的商機。     撰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史立德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