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筆記】香港旅業受多面夾擊 發揮教育醫療產業優勢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筆記】香港旅業受多面夾擊 發揮教育醫療產業優勢

今年香港旅遊業備受夾擊,繼競爭對手新加坡推出全新品牌理念「Made In Singapore」等一系列旅遊推廣計劃,鄰近深圳亦啟動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旅客可在試點商店購物現場領取退稅款,便於二次消費,對香港零售業將帶來進一步打擊。香港應取長補短,發揮教育、醫療產業的優勢,吸引高端旅客來港,或可扳回一城,帶動經濟發展。   資料顯示,今年頭11個月,深圳累計銷售離境退稅貨物總金額2,235.13萬元,辦理退稅金額226.23萬元,商品類別主要集中於鐘錶、手袋、背包及服裝等。深圳這次推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有可能進一步推動國際知名品牌加大在深圳的投入,增加對境外旅客的吸引力。 讓人擔憂的是,在深圳購買同款手袋退稅後,約比在港購入便宜近千港元。深圳的「即買即退」計劃很大機會吸引港人北上購買高價奢侈品,進一步打擊本地的零售消費。面對四面八方的競爭,香港要思變求變,不能墨守成規,繼續以「購物天堂」這個老本吸客,而應從己之長攻對方之短,筆者認為教育和醫療產業正是香港一個可以大做特做的收入來源。 港府不僅要開放大專院校向內地學生招手,還要容許他們來港就讀中、小學。發展教育產業必能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筆者周遭不少內地好友對此都有龐大需求,即使付足全費亦無所謂,事關DSE考生無論回流內地大學或升讀本地大學,以至負笈海外升學更為容易。 內地學生來港接受教育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肯定可以帶動對本港物業的需求;初中或小學生來港自然需要有人照顧,亦會帶動對家傭和司機的需求;長遠而言,更可培養出人才,成為社會未來棟樑,真箇一舉多得。 至於說醫療產業更是香港的強項。過去香港的體檢服務經常有人滿之患,要一頭半個月前預約安排,當中大量是來自內地旅客,一批一批的車來香港,這說明香港的醫療產業予內地人充分信心。至於來港接受治療更是內地人首選,猶記得內地人來港產子,私家醫院經常是一房難求,只要香港繼續開放更多醫療服務讓內地人享用,對本地的醫療產業發展無疑會帶來正面而積極的作用。 醫療產業亦會帶動金融業務。據了解,自恢復通關後,有不少內地人來港購買保險,當中主要以終身壽險和危疾保險為主,而醫療保險約佔內地人新造保單的5%,主要是投保高端醫療保險。由此可見,既然要與周邊城市競爭,倒不如盡顯自己優勢,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總部經濟落戶香港 政府努力記一大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安珀醫療辦本地首個私營救護車服務 為公營醫療系統紓壓

安珀醫療(AMBER Medical)繼2022年推出本地私營救護車「AMBER」後,再推出「AMBER Care」慈善計劃,現正廣邀公私營醫療、社福、商業機構成為合作伙伴。AMBER Care已於(11日)假沙田石門舉行啟動禮暨醫療中心開幕禮,典禮當日亦邀請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擔任主禮嘉賓。為了支援慈善服務的開支並達致可持續的營運模式,安珀醫療積極擴展醫療護送以外的範疇 , 從流動的救護服務延展至開設定點的醫療中心,其位於沙田石門的醫療中心現已正式投入服務。 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安珀醫療三位創辦人吳曙熙(左一)、黃利寶(左二)及侯卓峰(右一)一起參觀首架私營救護車。 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為「AMBER Care」慈善計劃及醫療中心開幕擔任主禮嘉賓,安珀醫療三位創辦人左起:侯卓峰(左一)、吳曙熙(左二)及黃利寶(右一)進行啟動禮。 安珀醫療表示,AMBER救護車自2022年起投入服務,至今運作已有一年。取名自-AMBulance(救護)、Evacuation(撤離)、Repatriation(遣返),也是其主要的服務範疇。AMBER致力提供全方位、高效率醫療護送服務,是本地領有政府發出的合規合法牌照的私營救護車,承諾做到「點對點、床到床」,特別為非緊急但需要醫療機器輔助的轉院個案提供服務。 AMBER救護車運作了一年之後,安珀醫療三位創辦人黃利寶(Chris)、吳曙熙(Hei)、侯卓峰(Hole)正式宣布推出AMBER Care慈善計劃,致力為公營醫療機構紓壓。AMBER Care的服務內容包括公型醫院轉送到私家醫院個案,居家舒緩治療個案、出入境口岸轉移個案、大型活動醫療支援等。過往AMBER救護車曾經在本地的大型體育賽事、大型會議及展覽等提供醫療支援。  聯合創辦人吳曙熙(Hei)表示,看見本地的醫療護送需求很大,近年亦有上升趨勢,本地的醫療護送服務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吳曙熙提到,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計劃加強兩地跨境醫療協作,以紓緩本港醫療系統壓力。他表示,AMBER救護車已齊備人才和硬件配套,擁有跨境醫療轉運的經驗,已經做到「點到點」跨境醫療運送,團隊當中亦有同事很熟悉內地醫療系統運作,清楚兩地運送的條件和程序。 不過,目前香港的醫療服務中雖然有跨境醫療轉運服務,但並沒有往返兩地的醫療直通車。病人需要在關口過床,對於一些特殊需要的病人,例如在轉運期間需要醫療器材輔助或行動不便的病人,過床會增加病人的醫療風險。冀望之後可以由政策「開路」,令病人在運送過程期間無需要過床,盡量減低病人的醫療風險。 [...]

商事動態

全仁醫療擴充業務 銅鑼灣開設第3間醫療中心

一站式醫學影像診斷及醫療服務企業全仁醫療近期積極擴充業務,於銅鑼灣開設第3間醫療中心,該中心於(19日)開幕。全仁醫療集團創始執行主席劉仲恒表示,集團開設體檢中心為本港市民提供醫學影像診斷、身體檢查、疫苗接種和社區服務,守護著香港市民的健康。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加上私營醫療服務剛性需求強勁,因此集團計劃在5年內新增多5至7個據點。 今年是全仁醫療7周年誌慶 全仁銅鑼灣醫療中心鄰近時代廣場,交通便利;全新醫療設備專業可靠,提供MRI磁力共振、乳房造影、超聲波、X光檢查等服務,劉仲恒表示﹕「提供全方位及優質的醫療服務是我們的長遠發展目標;全仁銅鑼灣醫療中心正式開幕,全仁醫療的總服務面積亦擴充至3萬呎,標誌著全仁醫療展開了拓展業務的新一頁。」 醫療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劉仲恒擔任創始執行主席的全仁醫療集團,早前與長實(01113)執董趙國雄兒子趙朗,合組價值1億美元(約7.8億元)的醫療房地產投資基金,早前斥9,628萬元購入銅鑼灣羅素街8號英皇鐘錶珠寶中心20樓全層,有關單位作為全仁醫療集團第三間醫療中心。劉仲恒透露,基金計劃未來兩年增購3至5個物業。 劉仲恒認為,本港人口老化,但公立醫療服務輪候時間長,加上私營醫療服務剛性需求強勁,因此全仁醫療集團計劃在5年內新增多5至7個據點,包括自用或租用物業。 全仁醫療集團創始執行主席劉仲恒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科學園園區公司行動基因善覓合併

基因檢測公司「行動基因」與「善覓」宣布合併,合併行動將為亞洲增添一個綜合腫瘤診斷基地,展現香港及大灣區的醫療科技潛力。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和善覓合併後,在服務提供、商業策略和未來願景三方面都大為拓展。 行動基因與善覓合併簽約儀式,由善覓董事長莫樹錦教授(右)及行動基因財務長陳耀強(左)主持,並由(後排左至右)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常任秘書蔡淑嫻擔任見證嘉賓。   行動基因2014年在台灣成立,擅長「次世代定序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檢測基因變異,其中一個測試服務可一次過檢測440條基因。善覓則在2015年成立,擅長「微滴式數碼核酸偵測系統」(ddPCR),透過血清快速從約10條基因尋找基因變異,配對合適的標靶藥,費用也較NGS技術相宜,目前較廣泛用於治療肺癌。 善覓主席莫樹錦表示,在不同臨床情況下,兩種技術各自發揮優勢,舉例ddPCR在肺癌治療上,集中檢測有標靶藥應對的10種變異基因,可較快、較便宜。但當病人癌症產生抗藥性時,就需要NGS技術檢測,以尋找抗藥的可能原因,因此兩間公司合併,將擴闊服務的光譜。 莫樹錦續指,從藥廠角度,更全面的檢測服務,有助生產標靶藥物配對病人,不但提升整個醫療業,也有助將來進一步科研,因此兩家基因檢測公司合併,有望爭取藥廠更多支持,令檢測服務更普及,發展機會更大,他透露,已有不同藥廠研究從多個層面合作。他續指,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基因檢測公司,且本港在臨床研究和市場營銷有強勢,形容合併可望達致「1加1等於4」的效果,目前至少敢說已是「2點幾啦」。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與善覓的合併將大幅擴闊在產品供應、業務策略及未來願景各方面的視野。合併後的集團將能更有效運用雙方各自的領導優勢,合組成新世代的腫瘤診斷基地,同時投入於亞洲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工作。 行動基因董事暨財務長陳耀強指,除本港外,公司在台灣、泰國等地開設實驗室,檢測速度較快,服務有當地醫療專業和機構支持等,相對一些全球競爭對手更勝一籌。 合併後的集團將擁有四間全資實驗室,兩間位於香港、一間位於台北及一間位於曼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