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李秀恒:內地不會陷入通縮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內地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0.6%,遠高於預期的7.4%,雖然數字基期為多個內地大城市實施封控的2022年3月,但這仍是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增長。然而,與消費數字的亮眼表現形成對比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僅上漲了0.7%,環比下跌0.3%。尤其在廣義貨幣M2連續雙位數高速增長的寬鬆環境下,讓各界紛紛對中國是否步入通縮發出了質疑。 長期通縮壓力不存在 嚴格意義上的通貨緊縮,是CPI值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在過去內地曾經歷過三次明顯的物價下跌、經濟放緩的通縮期,分別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及次貸危機之後,皆受外部因素影響。目前內地遠不達通縮狀態。 然而,這個話題在內地及國際上,依然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國際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大部分都將2%至3%定為健康、溫和通脹的範圍,當歐美國家歷經一年多的貨幣緊縮政策之後,仍然普遍保持著5%以上的通脹率,甚至連長期通縮的日本2月CPI同比增長都有3.3%,內地的CPI數據的確顯得反常。鑑於鄰國日本由於通縮而陷入「失落的三十年」,料想不會有人想看到作為最有希望引領2023年經濟的中國重蹈日本之覆轍。 筆者認為,鑑於典型的通縮除了物價下跌之外,更會伴隨著出貨幣信貸供應下降及經濟衰退的跡象,而內地並不存在長期的通縮壓力。   政策手段可刺激信貸 一方面,中國內地的貨幣寬鬆政策與西方不同。西方國家採用直接向居民發放現金,並通過發債擴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量化寬鬆模式;而中國寬鬆政策是結構性、有針對性的流動性擴張,需要依靠銀行向實體經濟借貸,因此並不會如前者一般「立竿見影」地抬高物價。換言之,當今中央仍然有豐富的財政調控手段來刺激溫和通脹。 事實上,目前內地信貸貨幣供應量持續回升。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3月新增貸款達3.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多增7600億元人民幣及增長18.8%,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新增社融規模已連續三個月大幅高於市場預期。   經濟復甦方興未艾 另一方面,旅遊消費的復甦方興未艾。就以即五一勞動節五日小長假為例,熱門旅遊目的地的車票被搶購一空,從照片和影片中都可見遊客人山人海,多地酒店價格更出現了漲幅超過500%的現象。最新公布的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回升至94.7,為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可見內需的反彈正在穩步進行中。隨著經濟重啟,消費價格將進一步上升。 而在物價方面,雖然目前由於對美國下半年陷入衰退的擔憂,原油價格急挫並退回到3月底以來的低位,但由於美國過快釋放原油庫存,遲早需要補回戰略能源儲備,加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於4月初宣布今年內維持減產,中期來看油價仍有上漲的壓力。而由能源價格波動帶動的物價上漲預料亦會在屆時浮現。 根據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最新的報告,預計中國內地下半年CPI或回升至2.5%或以上,預計全年可達2%的溫和通脹目標。   撰文:李秀恒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 延伸閱讀:李秀恒:海港條例鬆綁更利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南華研究

疫情後的通脹通縮討論

上期提到疫情放水主要可以從MMT現代貨幣理論來解釋,並引申到通脹及通縮討論。在MMT理論下,每當各大央行疫情放水開始放水,則通脹CPI預期上升,人們就開始談論抗通脹的投資策略。所謂抗通脹(Inflation hedged/ Inflation-Protected),就是以保護資產的購買力為目標。因爲在通脹情況下,只有購買力的增加才是真正的投資收益。 市面上,民間非複雜的抗通脹投資策略一般有: (一) 通脹掛鈎債券,在美國是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TIPS);在香港即是iBond,票息率與本地通脹率掛鈎。缺點是入門門檻高,超額回報有限。 (二) 黃金。作爲擁有悠久歷史,而且產量/存量有限的天然貨幣,黃金經常被認爲是至少的“替代性貨幣”及“抗通脹”神物,全球範圍,男女老少,極少會對高成色黃金不爲所動,所以擁有極佳的藏儲價值,尤其在社會動蕩時期。除了極少數缺點:沒有利息回報。 (三) 主流指數股票。股票長遠來説提供最有上漲潛力的回報。藍籌或者指數股作爲中上乘選擇,其股價及其股息一般提供超越通脹的回報。 (四)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因為房地產的租金收入可隨通脹上升。 (五) 投資資源類股票或商品類資產如交易所買賣基金或期貨等,原因是如果高通脹浮現,資源類資產一般會有較好的表現;   [...]

南華研究

疫情放水後的非主流經濟理論解釋及通脹通縮迷思——MMT(Modern Monetary Theory)現代貨幣理論

MMT現代貨幣理論 自從2008年-2009年金融海嘯,賓·伯南克開啓了“直升機式”派錢的範式,各國(尤其發達國家)都爭先步入量化寬鬆、甚至負利率的極端貨幣政策環境。經歷十年的貨幣金融環境的新常態new normal,總體而言,資產價格穩步上升直到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橫掃全球,它通過抑制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的供給和需求,讓經濟經歷前所未見的停頓,短期內GDP大規模倒退。明顯眼下,各國苦無良策,只能再次祭出升級版“無限量”的量化寬鬆,甚至輔以“積極財政政策”,口中說“不好”,身體卻是“無可奈何”地更深更廣泛地陷入“印錢”支持經濟GDP的局面。其後果是公共債務大幅上升,以及央行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 以上是現在的金融現狀,那麽,是什麽理論基礎支持各大央行及金融經濟界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地採取此種“印錢”的政策或者說什麽理論比較好地解釋此種現狀?答案是MMT (Modern Monetary Theory)現代貨幣理論 (推動者包括MMT之父Warren Mosler莫斯勒; L. Randal Wray以雷;屬於后凱恩斯主義) )。 MMT理論認為主權貨幣具有無限法償,沒有名義預算約束,只存在通脹的實際約束。政府(央行)是主權貨幣的發行者,既沒有違約的意願,又可以通過央行“敲擊鍵盤”創造貨幣來履約,而且紙幣法幣的發行權由國家貨幣管理當局所壟斷因此,財政平衡沒有意義。通俗一點理解就是“欠的錢總是可以用發行更多的錢來還避免違約” ,換言之,財政赤字可以“貨幣化”,所以政府借債(發債)可以沒有限制。同時政府赤字增大,即增加支出時(如大規模投資基礎建設等政府牽頭投資),所以被投資的私營部門會獲得大量貨幣供給,假設貨幣需求基本穩定,因此利率會趨於下降,而不是傳統所理解的利率上升。而這裡,則通脹是政府債務的實質約束因素,但在實現充分就業之前,通脹並不會與貨幣數量增加掛鉤,只要有足夠的供給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並通過打破壟斷弱化企業定價權,就可以在不引發通脹的前提下,盡可能擴大政府債務上限空間。有一個公式也能結合起來理解MMT理論的應用,即MV=PQ;當中M貨幣供應, [...]

博客

通縮時代是否來臨?

通貨膨脹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而通貨緊縮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換言之通貨緊縮時,相同數量的貨幣可以使人們購買更多的商品。表面上理解通縮是個好東西,但實質不然。 通縮其中一個現象是人們對產品價格出現下降走勢預期,這個行為會使消費者盡可能保留現金,若價格明天將會更低,那麼為何不在明天才購買?而生產者則認為若果今天不能把貨物套現,明天貨物價值將會更低。資產持有人則會考慮,若可以在一個月後用更低價格買回,為何不在現在先賣出套現?當市場上找賣家易買家難時,對的,這就是一個跌市循環的開始。有些人認為通縮的發生對比通脹的情況來說應該對消費者更為有利,尤其在貨幣政策寬鬆的時代,人們總擔心收入追不上通脹,反而希望價格會有下跌的一天。的確,若消費者的收入不變時,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但現實不幸的是,在通縮的發生時候,勞動力的價格往往是跟隨通縮水平下降。 在去年中美貿易糾紛下環球經濟活動已出現減慢跡象,加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百業蕭條,正步入通縮的循環。首先疫症令市場消費需求減少,企業收入減少/積壓存貨,企業償還債務壓力上升,甚至需要變賣資產套現償還債務,資產價格供過於求而下跌;然後企業為削減支出被迫減薪/裁員/結業,人民收入減少,消費力減少,消費行為變得謹慎;再導致整體市場需求大規模減少,企業盈利亦預期降低開始減少/取消擴張計畫,繼而借貸水平下跌,經濟活動減慢,甚至出現收縮。 疫情當前,各國央行財政部門紛紛祭出經濟刺激方案來挽救疲弱的經濟,其中金融措施少不免就是量化寬鬆,透過增加貨幣供應來確保市場有足夠的流動性。而坊間有不少分析認為,因為現在各國「大印銀紙」,將會刺激資產市場以致物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大幅攀升。筆者認為這次疫情要不是各國央行強行增加貨幣供應,恐怕通縮早已發生 (還記得三月初石油、黃金、股市及匯市被瘋狂拋售)。故此即使各國政府未來一段將繼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其目標應以盡力避免經濟進入通縮為主,亦深信以現時政策的「寬鬆」程度,不足以完全覆蓋這段時間環球「購買力」的損耗,投資者在這個時候不應對未來資產價格因應貨幣供應增加而出現暴漲行情存在太多憧憬,能先讓資產價格回穩已經是很不錯了。然而要避免通縮時代來臨,治本的方法還是要直接增加消費需求和改變人們對價格下跌的預期。 本文作者: 李啟宏 Blackwell Global 業務發展及研究部副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