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協康會賽馬會「共創可能」計劃 以「優勢為本」介入法 助 SEN 青年成斜槓族

不少 SEN 青年具備相當的才能,他們仍有待更多大眾及僱主認識他們的優勢,幫助他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共融就業。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期 3 年的「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 — 協康會『共創可能』」計劃(簡稱「共創可能」),致力連繫僱主、社區人士及家庭,本年度共協助近 50 位 SEN 青年成為斜槓族,開創四個非傳統新工種,包括多媒體製作員、共融音樂表演、網頁設計及製作員、紀念品教學導師等工作,進一步推動社會共融。 「共創可能」計劃透過運用「優勢為本」(Strength-based)的介入手法,評估青年的個人特質與強項,為 15 歲或以上有特殊需要青年提供個別化職涯規劃、工作技能訓練和在職支援。在三年間,本計劃專業團隊並為不少於 150 位 SEN 青年提供優勢評估及諮詢並協助他們完成個人的優勢簡歷,以發展獨有的強項優勢;亦一共舉辦九場優勢簡歷工作坊予 SEN青年,幫助他們探索自我及生涯規劃。 M.E.E.T 導向嘉許僱主 此外,計劃亦透過個別化共融就業計劃(Inclusive Employment Support Plan, INEP),為不同職場推展共融就業。計劃總共為 20 個職場提供個別化共融就業支援,並為 25 個單位/公司及8個中心單位的僱主及僱員提供共融就業分享,以在不同範疇認識及支援共融就業。 計劃團隊會透過職場探訪、電話訪問、問卷及與青年個別面見等形式,並從四個導向( M.E.E.T. ) , 包 括 : 管 理 層 的 態 度 ( Management ) 、 工 作 環 [...]

可持續發展

賽馬會兩創科教育計劃教材 為教育局課程單元訂下基礎

香港要致力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人才為重中之重,亦需要從小悉心培育。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推行兩項旨在促進中小學校創新和科技的計劃,其内容成為教育局發展兩項創新科技教育課程單元的基礎。這兩項計劃包括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以及支持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目的是提升高小以至初中生在創新科技的知識,透過推動中小學STEAM (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裝備學生21世紀所需的能力,提升青年的數碼能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右)和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左)為「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主禮。 主禮嘉賓及計劃夥伴代表合照 「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於日前(30)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和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 梁卓偉:培育不同文化背景兒童及青年 應對數碼經濟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表示,馬會多年來策劃及支持多項計劃,培育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兒童及青年,及早掌握必需的專業技能,以應對急速轉變的數碼經濟時代。馬會樂見其中兩項計劃的教材獲教育局認同,將創科技能、科技知識和數碼素養帶給每位中小學生。馬會將繼續支援下一代成長及發展,為培育未來的人才,出一分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表示,特別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支持,感謝基金與教育局通力協作,整理及總結學校從這兩個計劃積累的經驗,提煉及發展成為兩套創新科技教材─ 「高小增潤編程教育課程單元」和「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課程單元快將發佈,並推廣至全港公帑資助學校採用,以協助教師把創科元素更有系統地融入學校課程,期望學校能夠在高小推行增潤編程教育和在初中課程加入人工智能學習,以從小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和創新科技的興趣和能力,貫徹教育局於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普及創新科技學習。局長亦感謝參與計劃的所有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積極參與,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創科學習體驗,協力推動創科教育。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和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參觀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資源學校之一的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學生團隊的攤位。學生分享從計劃學會自行編制與海洋保育相關的應用程式。 [...]

專題

「看得見的記憶」與大眾分享藝術文化趣味

原擬定於各大公眾場所及校園舉辦展覽的「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看得見的記憶」),因疫情緣故,轉化實體展覽為「掌上展覽館」,以「校園」為題,透過紙本模型與多媒體形式,回顧昔日與教育相關的建築。 外展工作坊中,導師以「器物」和「建築」為主題,向中小學生講解各種各樣「記憶」背後蘊藏的文化、歷史和藝術價值。   網絡教育工作坊讓同學以多媒體電子資源,學習傳統文化和藝術。 項目包括掌上建築模型,共計5款與傳統教育相關的建築模型,如藏書閣、惜字亭、祠堂、文昌塔及書室,所有參加同學均可獲贈一款模型。而桌面展覽套裝,透過一套5款的立體裝置(Pop Up Device),展示不同教育空間的價值,例如「自然教室,鼓勵大眾向自然學習;「高舉價值是介紹傳統書院建築;「舊課室的記憶則從傳統教室佈置和陳設出發,思考教與學的關係,認識昔日的學校生活;「成才法則」解構傳統建築構件,原來磚瓦木石中收藏着成才的道理;「時光隧道」回顧香港從傳統私塾教育走向西式教學模式以至今天的網上教學。「看得見的記憶」即將推出教師培訓工作坊網上短片,包括:教材套簡介會以及專題短片,後者將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拍攝,內容涵蓋中式住居、園林、保育及建築風格。   《築福》展覽內體驗多媒體遊戲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