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貿易協定首簽, 中國對美讓步互利

中美在1 月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中美兩國經歷了兩年多的談判和劍拔弩張的對峙,終於在上個月15日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這個結果可說是大費周折,也反映了中美想要緩解貿易磨擦的決心。目前外界尚未清楚該協議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貿易戰給兩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不過仍可從條款中窺出些許端倪。 撰文 蘇梓 根據這項協議,中國同意多項符合美國在貿易戰之初提出的要求,包括在未來兩年增加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但中國亦希望美國取消加徵關稅,但建議卻被保留;此外中國擴大對美國公司的市場准入,解決強迫在華美企技術轉移的問題等。有中國學者認為,中國這次作出了很大讓步,預計未來在第二階段貿易談判所面對的壓力,不會比第一階段小。 行業進一步開放 作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同意未來2年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主要集中在製造業、能源、農業和服務業方面,其中包括320億美元農產品。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中國將在2017年購買240億美元農產品的基礎上,未來兩年內每年增加購買約160億美元的產品;中國農業副部長韓軍稱,這個部分協議會讓中國對美國的農業出口增加,涉及的農產品包括煮熟的家禽、梨及棗。 中國及美國官員均表示,協議涉及保護知識產權、食品及農產品、金融服務、外匯以及有一則處理爭端的條款。特朗普已對內承諾,不論中美達成任何協議,都必須包括中國應承增加購買美國的農產品。在以往的談判中也不難看到,中國採購農產品對於美方來說的重要性。然而在中國增購美國產品同時,中國也增加對美國的出口。 美方還稱,是次首階段協議包括改善美國企業在中國金融服務市場准入,涉及行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以及信貸評級服務。這是希望回應多個美國企業長期對中國的投訴,包括中國對外資股權的限制,以及歧視性監管要求等。 按照協議,中國承諾增加購買美國商品。 而早在去年12月中國舉行的跨部門記者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宣讀中方關於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聲明。聲明指出,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協議相關內容的落實,將有助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准入,更好維護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也有利於保護中方企業在對美經貿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科技成下階段焦點 代表中國簽署協議的副總理劉鶴表示,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利中國、有利美國,也有利全球經濟。之前兩國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不一致,但在平等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說明「辦法總比困難多」。下階段雙方要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好第一階段的協議。他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必將越開越大。 美方早前透露多項協議內容,其中中國承諾大宗採購成為關注焦點。中國同意在未來兩年內增購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價值500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品、780億美元的製成品以及380億美元的服務(主要是金融服務)。美國希望以此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但不少專家擔心難實現,因出口目標遠高於當前水平。根據協議,中國還同意擴大對美國的市場准入、懲罰竊取美商業機密的中國公司,並停止強迫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不過一些美國關切的問題,如中國國企補貼等懸而未決。 歐盟委員會表示,如果第一階段協議存在WTO規則的合規問題,一定會就此立案。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在簽署協議前受訪表示,達成該項協議可令美國在未來兩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5%。庫德洛說,未來是否取消之前對價值3,6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將取決於中國如何兌現承諾。如中國沒達成採購目標,美國有權採取新的關稅措施。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則表示,下階段美國將著重解決科技和網絡安全問題,以結束與中國的貿易衝突。 損益大致平衡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參事時殷弘對媒體表示,在中國經濟持續走低、國內需求減少的現況下,美國這次強加於中國的2,000億美元總採購,明顯超出中國需要。美國很可能將繼續向中國強賣商品,另一重點是將「盡可能要中國在更大廣度、深度、強度上進行結構性改革」。 另有分析指,這筆交易帶來的收益不太可能大過已經遭受的損失。首先,該協議沒有實質內容,但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供了擺脫貿易戰的機會,這可謂他在2020年總統大選之前取得的成就。美國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同意特朗普的觀點,即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不過他們總體上仍然支持自由貿易,反對加徵關稅。事實上,共和黨在2018年丟掉了幾個國會席位,經濟學家認為這種變化與貿易戰有關。 再看中國。簽署協議後,中國看上去最終落實了談判初期主動提出的一些條款,包括放寬對美國金融和汽車公司的市場准入。從很多案例看,其他國家的公司已從這些變化中受益。美國聯邦儲備局估計,中國輸美商品被加徵的關稅僅相當於該國GDP的0.25%,而同時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打擊農業製造業 那麼這次協議達成之後有沒有輸家?新協議簽署前,美國將價值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削減了一半,但大部分加徵關稅的措施仍將繼續執行。加徵關稅將影響價值3,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和價值逾1,0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這對美國公眾而言不是個好消息。經濟學家發現,這些成本(迄今已超過400億美元)將全部轉嫁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更糟糕的是,這個數字還未包括因報復而造成的業務損失。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總體而言,與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導致美國經濟增幅減少0.3個百分點。同時自2018年以來,美國家庭收入平均減少了580美元。這一統計包含了自2018年1月以來徵收的所有新關稅(不僅僅是涉及中國的關稅)。 美國農民一直是受中國關稅打擊的對象。農民的破產量激增,促使特朗普政府拿出280億美元的聯邦紓困資金。在製造業方面,美聯儲認為,進口成本上升和中國的報復行動導致了美國就業機會的損失。長遠來看,美國公司可能會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從而避免關稅。但這一前景的實現過程代價十分高昂。 另一方輸家還包括中美兩國的農民和製造商。新協議要求,中國兩年內在製造業、服務業、農業和能源領域增加採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參照標準是2017年的出口水平。特朗普曾表示,這可能包括每年價值500億美元的農產品,但官方的數據較低,分析人士懷疑這些目標能否實現。中國已表示,購買量取決於市場需求,迄今為止,中國的企業除了痛苦之外並無得益。 經濟學家估計,貿易戰將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0.5個百分點以上。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場戰爭重新定位了約1,650億美元的貿易額,令一些國家中受益。首先是越南,野村證券分析師認為,越南將是最大受益者。而根據聯合國統計,台灣、墨西哥和越南去年接到的美國訂單均有所增加。美聯儲則發現,美國進口商品的增加推動墨西哥經濟增長了0.2%以上。 考驗雙方執行力 中美此次簽訂的協議涉及多項議題,涵蓋中國從美國進口貨品以至貨幣政策,市場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雙方自去年12月中起已一直公開討論有關內容。有金融界分析認為,整體而言,中國將會繼續履行任何符合自身利益的承諾,因為不符合中國利益的承諾將會增加履行的風險。簽署協議過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那就是考驗雙方的執行能力。 宏利投資管理高級宏觀策略師Sue Trinh指出,綜觀協議內容,中國已同意在2020年和2021年增加購買和進口最少2,000億美元的美國貨品和服務,當中包括農業、製造業和能源產品。整體來看,該協定的採購水平似乎脫離現實,但如果中國政府將目前的進口需求從其他貿易夥伴國家轉到美國,則可望兌現有關承諾。這個轉變將會使中國的總進口量保持不變,但環球增長亦不會加快。 Sue Trinh還留意到,在建議採購額中,2021年所佔的比重高於2020年。這項安排為中國提供靈活性,以應對今年11月美國大選後可能出現的新政府。中國亦在採購方面設有多項紓緩條款,例如減慢國內經濟增長。此外,美國必須供應相關出口貨品,在現有出口限制下可能構成問題。貨幣方面,這次協議只是舊調重彈;其他條款大多是重申中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20國集團的現有承諾。 外界認為協定的簽署有利特朗普贏得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首階段協議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可能是當中並無提及的議題。中美經濟爭議的核心圍繞多個主題,例如關稅、技術轉移及中國政府的補貼措施,但協議對這些內容均無提及。特朗普表示,可能留待11月總統大選後才落實第二階段協議及取消關稅。不過,首階段協議賦予美國權力,在中國未能兌現承諾時單方面懲罰中國,因此緊張局勢可能隨時升級。 從市場角度來看,協議簽訂前的市場樂觀情緒使人民幣成為主要受惠者。自去年12月中公布協議框架以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成為表現最佳的新興市場貨幣之一。儘管如此,宏利認為中國增長轉弱,加上非貿易壁壘增加,應會導致人民幣出現另一輪跌勢。若第二階段談判破裂,更可能加速這個趨勢。 歐盟不抱樂觀態度 歐洲聯盟對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談判協議立場謹慎,不僅仔細檢查是否有違世貿組織原則,更對中美雙方的政治運作保持距離。歐盟貿易專員霍根(Phil Hogan)更批評,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提供的經濟利益有限,並暗示這主要是特朗普為贏得連任而採取的政治行動。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Phil表示看不到這個協議實際取得了什麼具體成果,雙方仍然有20%的關稅,這對特朗普期望的競爭力或就業都沒好處。短期看來,第一階段協議的有效期可能是從現在到11月,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之時。作為一名政客,他知道這個過程如何運作。 報道又指,Phil並不看好中美達成的貿易休戰及兩國簽訂的協議,反映出歐盟作為兩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對該協議抱有複雜的態度。雖然該協議令人們不再那麼擔心今年內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和拖累全球經濟,但兩國貿易戰期間徵收的大部分關稅仍在實行,且當前的緩和局面不一定會持續。 此外一些國家擔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中國採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將使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展開「管理貿易」,這可能會無視市場力量、對兩國企業不利,以及違反世貿組織的承諾。Phil表示,儘管沒有詳細分析這份協議,但如果存在世貿組織規則的合規問題,歐盟委員會一定會立案。 有利特朗普連任 外界不少意見都認為,中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定可被視為美國向中國伸出和解之手。有外媒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要中國承諾在今後兩年內購買價值達2,0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能源,使他在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手握有利之票。 而就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之前,美國財政部於1月13日公布了半年匯率報告,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中刪除。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報告書原計劃於去年10月發表,如今推遲幾個月才公布,可看出美國希望以此作為和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 中國對本國工業的補貼問題或將成為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重頭戲。 金融服務公司Cowen策略師Chris Krueger預期,連任可能鼓勵特朗普擴大開支去刺激經濟,剷除任何他認為會阻礙經濟發展的人。他稱,如果特朗普連任,將完全不受約束。此外,白宮可能會研究進一步減稅,特朗普有可能向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加強施壓,待其任期於2022年屆滿後,特朗普可能會任命一位更願意實施寬鬆措施的新主席。 白宮貿易顧問Clete Willems表示,過去兩年大部分時間,白宮都忙於處理《美墨加貿易協議》,以及與中國談判。隨著這兩大難題解決,萊特希澤、姆欽和庫德洛將有更大的自由度,解決更廣泛的貿易體系方面的問題。他還稱,白宮中人預計,再次獲得民意授權的特朗普政府,將繼續打擊中國等競爭對手和對付世貿組織等機構,以重新建立更有利於美國的貿易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