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柯創盛:地價跌勢成公共危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本財政年度的修訂預算,將錄得約1,400億元赤字,高於原來預算的約560億,其中一個原因是樓市疲弱影響賣地收入。近期多間大型地產商相繼公布業績,盈利紛紛出現倒退,甚至出現虧損情況,就如希慎興業去年虧損11.6億元、信和置業少賺42%、新鴻基地產純利跌44%,而新世界發展純利亦跌15%。此外,九龍倉亦發出盈警,這確令公眾關注,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是否已成過去。   據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息口上升導致建築成本上升,加上項目工程審批程序繁複,而且地產商投地出價只會更趨保守,賣地價格無可避免或要下跌。就如近幾個月,已先後有政府赤柱環角道豪宅地、市建局觀塘商業項目及港鐵小蠔灣項目均相繼流標,這正反映政府官員或相關機構的期望與市場看法有落差。政府剛公布2023/24年度的賣地表,將提供12幅住宅地皮,合共可興建逾9,000個單位,未來的投地結果如何,勢必影響庫房收入。特區政府宜盡早作部署,尋找其他開源節流的之財,以確保香港未來財政穩健。 至於樓價走勢, 隨着疫情受控社會逐步復常,未來不需太悲觀。正如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所指,即使本港樓價過去一年因外圍和加息不利因素影響有所調整,但樓市有剛性需求,加上恢復全面通關和搶人才措施帶動。預期買家下半年重臨市場。未來,香港或出現土地價格下跌,樓價平穩發展的新趨勢。   撰文:柯創盛  前立法會議員   延伸閱讀:柯創盛:加稅不如做大個餅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中總冀預算案支援業界抓緊「雙循環」機遇

財政司司長即將在2月22 日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早前向特區政府提交意見書,期望預算案給予相關財政支援,協助工商及社會各界抓緊全面復常通關帶來的契機,在後疫情時期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通過促進本港金融與創科產業發展、深化區域經貿聯繫合作,讓香港發揮國內大循環「參與者」和外循環「促成者」的重要橋樑功能。 設專責辦公室拓展區域市場 隨著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香港作為聯繫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得以重新有效發揮。中總會長蔡冠深建議特區政府設立RCEP專責辦公室,統籌處理跟東盟、RCEP區域經貿的推廣工作,並增撥資源向本港業界宣傳RCEP市場資訊,特別是通過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合作,推動與RCEP成員對接,強化香港成為聯繫大灣區、RCEP以至「一帶一路」市場發展的橋頭堡。   蔡冠深續指,中央除堅持對外開放,亦強調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預算案應推動更多財政支援,協助港商企業配合內地擴大內需的工作,例如以大灣區作為切入點,支援拓展內地新興市場發展商機,協助港商加快建立內銷管道,宣傳推廣香港的優勢產品。   發揮南金融、北創科「雙核心」動能 中總提出要建設南金融、北創科雙核心都會區,透過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中心發展,並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在創科領域全方位合作,配合特區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規劃,進一步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優勢。 預算案可就強化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提供支援,拓展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理財與風險管理產品,提升金融基建合作深度和廣度,打造香港成為全球數字資產交易中心與資產管理中心,以及發展數字人民幣全球跨境支付網絡,特別是向東盟等周邊地區加強推廣。 預算案亦要因應香港推動創科發展需要,積極配合各項凝聚創科企業與人才的相關政策,包括透過提供稅務優惠及其他支持政策,吸引更多內地與海外大型科技公司落戶,並鼓勵他們來港設立研發中心。當局更可在北部都會區設立「國際大學城」,給予優惠政策推動國際知名大學來港設立分校區,亦可吸引本地大學在大學城設立第二學區,全方位凝聚人才。   平衡財政狀況與經濟發展 經歷三年疫情,加上環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去年全年本港經濟出現負增長,財政司司長亦預期2022至23年度赤字將達1,000多億元。中總認為,特區政府既要推動經濟復甦、改善民生,也要顧及財政狀況穩健發展,建議當局積極探討有助擴闊香港經濟增長動能的政策措施,同時要繼續為企業營運提供適切支援,協助工商各業在新格局下應對挑戰、抓緊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