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陳茂波:去年經濟增長估6.4% 料今年續增

財政預算案下月底公布,屆時特區政府將一併公布對今年的經濟預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指出,2022年將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之年,如外圍環境沒有顯著惡化,且本地疫情亦能維持穩定,香港經濟在2022年應繼續處於增長的軌道上。他強調,只有成功防疫控疫,才能為經濟復甦提供穩定和可持續的條件,相信只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經濟定會得到更多增長動力和發展空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陳茂波表示,本港經濟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回穩,加上電子消費券去年8月起發放,帶旺本地消費氣氛,估計去年全年經濟增長估計可達6.4%,扭轉之前連續兩年的衰退,但在出現變種病毒Omicron下,供應瓶頸會持續,其他商品有加價壓力,環球生產有掣肘,料增長會放緩,影響本港復甦速度,推高全球通脹。   陳茂波表示,市場普遍預期外圍各主要經濟體今年會進一步復甦,為香港出口提供支持,不過疫情仍然是最大不確定因素。他指出,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世界各地已加強防疫措施及收緊旅遊限制,可能拖慢環球經濟增長,以及繼續影響供應鏈推高環球通脹。陳茂波強調,雖然難以控制外圍變化,但要在本地積極有為推動發展。   陳茂波舉例,在金融服務業方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機制,以及優化在港第二上市制度兩項革新在日前正式生效,有助鞏固金融服務優勢產業的領先位置。他說,過去三年多已有60多家公司循「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相關制度上市,包括上星期掛牌的人工智能企業商湯。「同股不同權」公司累計首次集資總額超過5,700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約四分之一,陳茂波指是顯示制度改革和創新,有利本港市場保持強大活力。 [...]

博客

周伯展:通關「有期」 抗疫措施須清晰

今年4月首宗流入社區的變種病毒確診個案雖然沒有釀成大規模擴散,但該確診印度男子及其親友所引發的恐慌,導致東涌、薄扶林、鰂魚涌多個屋苑的居民需要被集體強制隔離,還要全港外傭強制檢測,突顯了政府在執行防疫抗疫措施時的混亂。 其實印度本輪疫情爆發並非突如其來,國際新聞早有追蹤報導,筆者於4月6日已經去信政府,提議暫時禁止印度航班來港,但政府的「禁飛令」直至 4月20日才生效。而近日台灣疫情升溫,飛行員群組爆發令台灣單日確診數字急升至3位數,特區政府5月16日晚宣布,於17日開始進一步收緊台灣人士入境香港的檢疫及篩檢措施。看來特區政府有汲取到4月時反應慢半拍的教訓,對於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又是否可以重燃希望? 現時香港只要能滿足內地和澳門要求的「連續14天無源頭不明個案」,便可商討通關。要達到「14天清零」,政府除了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在執行抗疫措施時亦必須指令清晰,例如將食肆以員工接種疫苗、食客使用「安心出行」程式登記的情況劃分為四種安排,措施執行過程複雜,令人無所適從,業界更擔心朝令夕改。 筆者建議設立專責防疫抗疫的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專家、司局長,由一人負責作最終決定,相信會更為有效。防疫措施在深思熟慮後再公布,才會令市民對政府恢復信心。 能否與內地通關關乎香港經濟命脈,在現時未能做到「14天清零」的情況下,港府可否考慮率先開放內地居民來港免隔離?既然居於廣東省的港人能以「回港易」計劃返港,處於同一環境的廣東人為何不能來港?現在「回港易」擴展到全國港人,同樣的邏輯,為何全國其他人不可來港呢?北上需要中央批准,放寬南下防控措施,香港政府不是可以自己作主嗎?哪怕是「半通關」也好,早日恢復往來,才能重振香港經濟。   撰文:周伯展醫生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眼科專科醫生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港股稍作震盪 全球升市未完

吳老闆週記(4月22日) .在政府隔離措施千瘡百孔下,社區出現變種病毒,官員需問責。 .一邊廂,市場上的貨愈來愈多;另一邊廂,卻沒有新資金流入。 .股市還可看好,因為資金氾濫、經濟將反彈、中美關係將好轉。 港股稍作震盪 全球升市未完 港股本週三(21日)又大跌,低開433點後,跌幅一度擴大至628點,低見28,506點的超過一個星期低位;究其原因,共有三個。 首先,之前一晚美股已下跌,三大指數均向下,一向跟美股升則升不足,跟跌卻跌凸的港股,自然無運行。而美股下跌,則是由於新冠疫情在新興市場惡化,尤其是印度,單日新增27.38萬確診,再創當地及全球新高紀錄,情況可謂失控。 事實上,印度疫情十分嚴重,且看一班4月4日由新德里抵港的航班,乘客還在接受21日隔離檢疫,至今已錄得多達53宗確診。然而,港府卻後知後覺,本週二(20日)起才實施「禁飛令」,禁止三個極高風險地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賓的航班抵港,但也只是為期14日。 食衞局高層應被炒 其實,本欄已說過很多次,本地的四波疫情,全部由外地輸入個案引爆,政府對入境旅客檢疫的把關,需十分嚴謹,做到滴水不漏,但政府的措施,卻存在很多漏洞,結果便是出現首宗變種病毒確診個案傳入社區,此乃必然的事,只是遲早問題。 個人實在不明白,內地幅員極廣,都可做到嚴格執行入境人士隔離措施,不讓外地輸入個案傳入社區,香港地方細細,為何卻做不到?不懂得怎樣做,照抄內地做法便可,然而不知甚麼原因,港府連抄都不去抄。 個人就親身經歷過內地對入境人士的嚴格隔離措施,由抵步開始,至乘車到酒店,有關人員均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就像入境人士有病一樣,置身酒店,更如置身疫區,員工都穿上保護衣,做足防護措施;反觀香港,卻看不到這種陣仗。 在政府隔離措施千瘡百孔下,如今社區終於出現變種病毒確診,這後果很嚴重,所付代價很高,一眾食衞局高層是否應該被炒魷魚,換一批識做的去做?否則,做錯事不用負責,甚麼叫「問責」? 美團沽盤可堪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