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羅兵咸永道:97%亞太區CEO已經開展轉型措施

羅兵咸永道日前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第27期全球CEO調查報告——亞太區:加速轉型引領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區CEO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仍表示擔憂,他們對全球經濟發展持不同看法,其中45%的亞太區CEO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可能有所下滑,另有40%的亞太區CEO則認為將有所改善。 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97%的亞太區CEO表示,他們已經採取必要的轉型措施,並已初見成效。調研顯示,亞太區CEO認為宏觀經濟波動(下降9%)、通貨膨脹(下降21%)和地緣政治衝突(下降12%)等短期風險帶來的影響有限。不過,他們的信心仍有待提高,63%的亞太區CEO仍不能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情況,該比例比前一年高出10%,也比全球CEO的平均水平高出18%。 對於人工智能看法,絕大多數亞太區CEO將生成式AI視為企業轉型的催化劑,這將推動效率、創新和轉型變革。超過三分之二的亞太區CEO預計,生成式AI將在未來三年內對其公司、員工和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有41%的CEO承認,在過去12個月,他們的公司還未投入採用生成式AI。 羅兵咸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表示,今年的CEO調研,緊迫且強烈地呼籲企業盡快加強業務轉型。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和通脹擔憂在加劇亞太地區的風險,制約業務增長。同時,CEO們需要更多關注全球大趨勢,包括技術變革(如生成式AI的興起)和氣候變化等相關問題。市場變幻莫測,企業需要不斷進行創新,保持競爭優勢,以確保長期的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升至51.3創新高 灣區企業重拾信心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今天(17日)公佈2023年首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GBAI),「業務活動現狀指數」按季增11.8點至51.3,是繼去年第四季後首次超過50。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更跳升至61.5,其16.4點的升幅,更是自GBAI於2020年第二季推出以來最高。GBAI勝於預期,反映在通關效應下,大灣區企業經已重拾信心。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左)及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右)今日(17日)於記者會上公佈最新一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各行業的「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全線錄得增長,「金融服務」(59.8)和「創新和技術」(54.3)的「現狀指數」表現最佳;而「預期指數」則以「專業服務」(65.2,升19.1點) 、「製造與貿易」(61.3,升17點)和 「金融服務」(67.4,升16.9點)的升幅最為顯著。 各城市的「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亦全面回升,當中佛山(55.1)、東莞(53.5)和香港(51.6) 在「現狀指數」表現較佳;而「預期指數」,則以東莞(69.6,升32.5點)、廣州(67.7,升24.6點)和深圳(60.8,升13.7點)的升幅最為強勁。 劉健恒:內地經濟復蘇勢頭持續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內地於年初對外開放,社區迅速建立群體免疫,以致經濟活動急速復蘇,大灣區內企業的營商信心於今年首季已明顯改善,相關指數大幅反彈。預期在內地各項政策的支持以及全面通關的推動下,內地經濟復蘇勢頭有望持續。現時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我們亦因此相信,大灣區有足夠的空間迎頭趕上,回歸正軌。」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現狀指數上升主要受新增外貿訂單飆升拉動所致,值得留意的是企業的利潤指數(52.5)亦重返擴張區域,顯示受訪企業業務轉好。」此外,香港的兩項指數創下GBAI自2020年第二季推出以來的新高,揭示港商對營商前景趨向樂觀。   相關資料: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報告  https://bit.ly/3A3GmKZ   [...]

本港時事

【詐騙陷阱】Visa發佈最新詐騙報告 消費者易墜「中獎」、「免費贈品」及「獨家」騙局

Visa今天(9日)發布最新有關詐騙的環球研究報告,揭示網路犯罪份子的數碼騙局,並發現詐騙重點是瞄準消費者心理,創造一些吸引和令他們興奮的事,包括「中獎」、「獨家優惠」或「免費贈品」等關鍵字眼。香港消費者更是最容易被「獨家優惠」吸引,其次是「點擊此處」和「限時優惠」。 數碼詐騙的案件有上升趨勢。根據香港警務處公佈的數字,2022年上半年的詐騙案較一年前增加42% 達超過12,000宗,涉及的損失金額約21億港元。購物騙案、求職騙案、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佔騙案總數六成以上;另據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的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一共記錄16,000多宗本地網絡保安事故,其中透過電子郵件或即時短訊發起的網絡釣魚攻擊為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超過13,000宗事件與釣魚攻擊有關,季度同比增長了90%。 據Visa在全球18個市場包括香港,向共6,000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消費者被詐騙的原因,是他們對詐騙的認知和盲點。其中誤判資訊真實性,81%受訪者僅以犯罪份子能輕易偽造的細節,從而辨別資訊真偽,但更應該透過檢查帳戶號碼,或查證與公司的連繫,來分辨真偽。 另一關鍵是忽略明顯資訊細節,6成受訪者會確認資訊是否來自可靠的電子郵件地址,但只有47%會檢查電子郵件是否有錯字。但值得留意,加密貨幣用戶比較非密貨幣用戶更謹慎,因近一半的加密貨幣用戶會檢查帳戶資訊,以確認訊息的真實性。 去年阻止7. 2億美元企圖欺詐交易 詐騙方面層出不窮,Visa表示,於2022年財政年度,從1.22億筆交易中,成功阻止總值7. 2億美元(約56.5億元)的企圖欺詐交易,防止這些交易對用戶造成影響。 Visa香港及澳門區風險主管麥佰風(Pavan Kumar Muttireddy)表示,在數碼優先的時代,理解詐騙語言陷阱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其害,故了解詐騙語言的特性,有助預防全球罪案發生。 專家教路:簡單數招免墮詐騙陷阱 Visa指出,消費者在點擊任何連結前,可多花幾秒鐘識別詐騙份子的語言陷阱。幾個簡單有效的方式包括:保護個人資訊、勿點擊不明連結、開啟透過短訊或電子郵件傳送的即時交易通知、查證資訊真偽時只撥打公司網站或信用卡和簽帳卡背面提供的電話號碼、及切勿隨意撥打電子郵件或短訊中提供的不明號碼。   [...]

本港時事

友邦調查:逾六成受訪者通關後報復式消費旅遊

隨著社會逐步復常,友邦香港今日(8日)公布「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第十四期結果,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47%)在過去三年,因減少外遊或購物令個人儲蓄有所增加,當中四成人增加逾4萬元。而經歷過去三年的疫情,市民已蓄勢待發,增加消費或旅遊:逾七成(73%)受訪者表示會在社交復常後,增加娛樂消費;近六成(58%)計劃通關後動用儲蓄作報復式旅遊;近半(46%)有計劃在未來3至6個月內外遊,預算花費22,918元(中位數),包括機票、酒店住宿、購物等。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企業業務總監劉家怡 調查反映近六成(58%)受訪者支持混合工作模式,受訪者期望每週平均能有2.8天在家工作。76%受訪者同意在家工作會令工作與個人生活的界線變得模糊、70%認為會令工作時間變得更長、64%認為會減少社交,繼而令孤獨感增加。 調查亦了解曾感染COVID-19受訪者對醫療保障的看法:八成同意「生命脆弱,應該加強醫療保障」;惟僅17%有因為曾染疫而增購醫療保險,可見僅少數人有採取實際行動為自己加添醫療保障。而曾染疫受訪者無增購醫療保險的三大主因包括:42%打算日後只使用公營醫療服務、38%表示資金不足、19%則指僱主提供的團體保險保障充足。而整體受訪者當中,逾五分一(22%)沒有任何醫療保險、13%僅擁有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換言之,有35%受訪者或會於退休後沒有任何醫療保障,隨著年事漸長,醫療開支亦會相應增加,退休儲備未必足夠應付實際需要。 對ESG投資興趣增 惟認知尚淺 COVID-19令港人更明白環境及社會與個人互相影響,78%受訪者希望退休投資組合擁有可持續投資產品成分。但調查顯示市民對ESG投資認知尚淺:80%認為自己不懂如何選擇市場上的ESG強積金產品、60%認為ESG投資只限於環保或減碳。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企業業務總監劉家怡表示,市民在疫情過後增加旅遊及消費是可以理解,但亦要平衡消費和儲蓄、建立理財習慣。另外,在醫療保障上勿完全依賴團體保險。她建議,大家可從小處入手,例如透過參加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根據需要購買自願醫保等,建立更充裕的退休及醫療保障網,同時兼享扣稅的好處。     [...]

本港時事

獨董協會:倡強制上市公司設ESG委員會及投董事責任保

全港首個針對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職能的調查,建議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應強制上市公司設立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委員會,以及強制投保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 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獨董協會」)聯同香港恒生大學會計學系及普勤管治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工作小組,進行了獨立非執行董事職能調查。有鑑於市場日益增加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披露的重視程度,工作小組建議,《上市規則》應強制上市公司設立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委員會。此外,監管機構亦應為中小型上市公司提供簡易的「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指引。 工作小組亦建議,獨立非執行董事不應該跟隨上市公司管理層所承擔的法規及《上市規則》下相同的法律責任,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應該強制規定所有上市公司投保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 是次調查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今年三月及四月進行,共收到 145 份來自獨董協會成員的有效回覆。第二階段則於今年六月及七月,與10位資深的獨立非執行董事進行深入訪談。 調查針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角色與職責、風險與回報、獨立性、專業發展與資歷、董事會多元性、及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披露六個範疇進行,以便了解現今獨立非執行董事履行職務時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 關於專業發展與資歷方面,受訪者指出有制度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如特定行業的專題研習工作坊或網上研討會,以及經驗分享會等,對獨立非執行董事,尤其是資歷較淺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能否有效履行其職責尤為重要。工作小組建議就獨立非執行董事每兩至三年時期內所需要接受的持續專業發展時數,訂立一個最低標準。 受訪者亦認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薪酬,普遍不足以反映獨立非執行董事履行職務時所需付出的時間及精力。此外,工作小組建議修訂上市條例,增加某些規模較大或特定行業(例如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在董事會席位,以減輕該等上市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繁重的工作量。與此同時,《上市規則》亦應該繼續允許上市公司以股本權益為基礎,作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薪酬。 工作小組發現,已經擔任六家或以上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人士擁有多方面的市場經驗,可以為上市公司作出貢獻,有助提升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工作小組建議監管機構應重新審視《上市規則》中,有關已經擔任六家或以上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人士的任命,因為「六」不是一個釐定任何人出任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職位數目上限的神奇數字。 針對在《上市規則》中,有關繼續委任已經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超過九年的法規要求,工作小組建議監管機構應重新審視,因為「九年」同樣不足以釐定獨立非執行董事服務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期上限,亦不是影響該獨立非執行董事獨立性的指標。上市公司應否任命已經擔任六家或以上的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人士、或繼續任命已經在任超過九年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應該交予該上市公司的提名委員會,以上市公司的最佳利益為出發點作出決定。 最後,工作小組建議,在提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過程中,候選人與高級管理層之間的任何關係應予以披露。就董事會多元化方面,在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遴選過程中,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任命應取決於相關人士是否具備適當專業水平,而不是只側重於性別的多元化。   (左起) 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常務理事及企業管治委員會副主席許之豐、恒生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及會計學系主任林自強、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常務副會長及企業管治委員會主席羅卓堅、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常務理事及企業管治委員會副主席楊志偉、普勤管治服務董事田耕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