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人物專訪】丹麥靈北潘淑嫺:關注大腦健康,推動正確用藥

現今都市流行的抑鬱症、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等個案與日俱增,不少患者需要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才有望走出陰霾,重獲健康。來自丹麥的靈北大藥廠(Lundbeck)有過百年歷史,一直專注腦神經科藥物的研發,其香港區總經理潘淑嫺女士(Patty Poon)加入公司有18年,多年來致力教育市民大眾認識各種腦部疾病,關注大腦健康,灌輸正確預防及用藥知識,而在醫學界方面,投放充足資源支持醫護人員持續進修、教育、培訓和專科會議。 撰文  葉永成、余美玉 | 攝影  張展銳、鄺銘漢 所謂「病向淺中醫」,道理人盡皆知,惟面對傷風感冒,我們會馬上求醫服藥,然而,為何腦部出毛病時,患者大多鼓不起勇氣求醫,甚或拒絕藥物治療?潘淑嫺指出,當身體器官出現毛病,大部分人懂得馬上看醫生,可是面對腦部疾病帶來的情緒問題,卻十分忌諱,更因逃避面對而延誤病情。情緒病其實十分普遍,不應被標籤,及早求醫接受合適的治療才是上策。 所謂壓力,有一些來自個人,亦有一些來自外間的,例如學習與功課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家庭壓力、感情壓力及群眾壓力等,都是誘發抑鬱症等精神疾患的主因。她說,隨著社會變遷,壓力引致的情緒問題,勢必更加普遍,對精神科及相關服務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腦科病患持續增加 「腦是一個非常精細而重要的器官,主宰全身,近年患情緒病的人數持續攀升,自殺的不幸個案也有很多報導;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的病發率亦不斷增加。可惜的是,相對於心臟、血管、肝臟、肺和其他器官,大部分市民對腦部的認識和關注比較少。」 「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但社會的文化對腦精神疾病仍然抱著很大的避諱和誤解。幾套描述暴力傷人的電影,足以令社會混淆了重症精神病與抑鬱症,令社會大眾將情緒病標籤化和產生誤解。因為標籤問題,大眾常以為患有腦部疾病的人士,工作能力、情商,甚至智慧都有問題,還以為此症是與性格強弱有關,強者不會患情緒病,只有弱者才會患上,因而對接受治療產生忌諱。其實人腦一如其他器官,也會生病,也要治療,因此我們應摒棄患病就是弱者的錯誤觀念,積極及早求醫。而現今藥物科研先進安全,只要接受適當治療,康復的機會很大。」 關注腦健康從教育開始 為了讓大眾更注重腦健康,這十多年來,潘淑嫺與她的團隊從多方面著手,在香港進行教育推廣工作。首先,他們從醫護人員入手,尤其是前線的基層醫生和家庭醫生,安排他們參加精神科藥理課程,更邀請部分醫生遠赴丹麥,參加丹麥靈北學院(Lundbeck Institute)培訓和研習。除了安排本港醫生外出研習,亦從歐美邀請最有代表性的權威醫學教授來港與專科醫生安排深造課程和學術交流,並舉辦證書課程培訓普通科醫生,令他們對情緒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他們於日常診症時,及時發現患者背後可能隱藏的情緒問題,而作出適當的治療或轉介到精神科專科,令患者及時得到最恰當的治療。 「研究及臨床均顯示,有些患者的臨床並非單純的『唔開心』,而是出現疲倦、精神無法集中、睡眠質素不佳等,又有些難以找到原因的軀體病徵,例如腸胃、皮膚及心臟等不適,或身體某部分有些痛症;但其實種種症狀,都顯示了背後或是情緒病作怪,若延誤診治,病情有可能加劇和惡化,而患者的家人、生活及工作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經常接觸市民的基層醫生,可扮演及早發現病情或轉介到專科醫生處理的角色,舉足輕重。」 合作夥伴 多年來,與丹麥靈北合作的機構眾多,包括有香港醫學會、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香港生物精神科醫學會、香港醫學組織聯會、香港老人科醫學會、香港西醫工會、腦學科研學會、雙相情緒學會、香港執業精神科醫生協會、香港腦科學會、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賽馬會耆智園、香港柏金遜症會、與抑鬱共舞協會、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及新界西私家醫生網絡,一同舉辦或贊助多項課程,以培圳醫務人員及推廣精神健康。 深入淺出講解情緒病 至於普羅市民教育方面,早在數年前,潘淑嫺便想到利用現今非常流行的微電影和網上短片,去推廣關注情緒病健康。因此,丹麥靈北於過去4年間,先後贊助了腦學科研學會拍攝微電影《沿途有你》及《沿途有你2》,邀請到影視紅星張可頤擔任微電影主角及健康情緒大使,並由著名導演及編劇阮繼志教授負責編劇、執導及監製,加州大學榮休教授鄧兆華及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擔任顧問。 第一輯《沿途有你》講述患有躁鬱情緒病的女主角Sharon的故事,帶出即使在事業上有多成功,也可能被情緒病侵襲,反映該病並非只會發生在窮困或失敗的人身上。作為患者的身邊人,必須有正確的認識,才能鼓勵她勇敢踏出一步,尋求醫生的診斷。 第二輯《沿途有你2》,故事延續了上集的情節與角色,主角現身說法講述正確用藥的重要性,再配合適當的行為治療,病人便可重獲健康,活出美麗人生,甚至幫助其他受情緒病問題困擾的人士。除微電影外,張可頤也在各種社交媒體針對不同職業作醫生專訪報道(「可頤會客室」),讓市民了解不同身份和職業人士都有可能受到情緒病的困擾。 潘淑嫺表示,「希望藉電影的感染力,讓大家更了解情緒健康的重要性,而兩套微電影都可以在社交媒體YouTube上搜尋得到 (連結:https://goo.gl/y3vjaN),市民可免費欣賞,亦會在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雙相情緒學會等公開講座上播放。」  公開講座「一票難求」 此外,丹麥靈北曾多次在中央圖書館、科學館舉辦免費講座,每次請兩位專科醫生,講解腦神經疾病的症狀。潘淑嫺笑言,每次講座反應均十分踴躍,可謂「一票難求」,即場提問環節亦十分熱烈,即使講座完結後,市民仍然不願離開,把握時間向醫生討教。 她希望大眾明白的其中一個事實是,「唔開心」與抑鬱症是兩回事,前者不一定需要求醫,後者必須求醫服藥。「以為對抑鬱症的病人說『睇開』、『不如去旅行散散心』,就可以解決病情,其實是錯誤的。患者必須求醫服藥。抑鬱症其實是腦部毛病,某些神經傳遞物質失了平衡,例如多巴鞍、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等,須透過服藥可以加以調節。」 至於如何去分辨,究竟是「唔開心」抑或患上抑鬱症?她說,患者若常常感覺到疲倦、不能集中精神、對平日的嗜好失去興趣等,亦會出現暴食或厭食的兩極情況,便應立即求醫。「患者往往會晚上失眠,令白天沒精神,工作沒效率,要同事分擔工作,影響與上司及同事的相處,不能達致工作要求,因而不斷轉工,新工作又做不長久;至於家庭方面,與家人及配偶相處出現問題,雙方關係轉差,嚴重會導致婚姻破裂,妨礙子女正常成長。在惡性循環下,患者失敗感愈來愈重,到後期就會躲起來不願見人,假如一直不求醫,病情轉差,嚴重者甚至需住院,或有自殺念頭。事實上,抑鬱症不是難治的病,早期介入治療的話,效果很好,簡單來說,愈早求醫,便能愈快復原。」 藥物研發經多重測試 坊間不時有指服用腦神經科藥物「有害」、「導致上癮」、「有好多副作用」等,導致部分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後,見情況稍有好轉,便馬上自行停藥,未有完成餘下療程。其實,治療情緒病的藥物原理是讓患病的腦細胞得以康復,如果中途停藥,未達到療程所需,病情可能反彈,腦細胞會再次萎縮,有機會引致病發。所以患者好轉後,仍要依從醫生指示繼續服藥,以鞏固療效。十多年前,臨床經驗一般建議情緒病人的藥物療程需維持約2至6個月,但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建議是6至12個月,進一步減少復發機會。 她續指,「新一代的情緒病藥物經過多重反覆臨床試驗、累積多年醫生實際應用經驗,已在全球許多先進國家採用多年,服藥後康復的病患者數以億計,安全性已獲保障。至於坊間誤傳會食上癮,其實只要細心一想,既然病人隨時能停藥,試問又何來上癮?」 一款藥物從研發成功到推出市場,可分為三個階段,動輒需時十多年。在藥物研發過程中,需要反覆測試其效用與安全性等,所投入的資金龐大,2015年數據顯示,新藥研發需耗資26億美元。即使如此,丹麥靈北仍然堅持專注腦神經科藥物發展多年,可見其重視科研的精神。潘淑嫺說,公司會將收入的70%撥予丹麥靈北基金會(Lundbeck Foundation),該基金會負責藥物的長期研發與臨實驗,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奠定了丹麥靈北在腦學科研及藥品發展方面的領導地位。 教授醫生藝人協力推廣 多年來,潘淑嫻代表丹麥靈北藥廠,一直竭力與本地及國際醫學界聯手合作,定期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證書課程及公開講座,以推廣精神健康教育,其熱心與積極的工作精神,亦令她與不少醫生及學術界菁英結為好友。 腦學科研學會總裁鄧兆華教授表示,在15、16年前,社會對腦科精神病認知不足,許多家庭醫生並不熟悉診斷及治理這個範疇的病人。「我很欣賞Patty(潘淑嫺)對公眾教育的熱誠,便開始合作在兩個層面推動認識腦科疾病的普及教育;一方面舉辦和提供教育進修課程給家庭醫生和專科醫生;另一方面是教育市民大眾。」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時許多家庭醫生已可以處理一些較常見簡單的情緒病和腦退化病症等,在遇到較為嚴重的雙極性情緒病、精神分裂症及重度抑鬱症等,也能馬上作出轉介。他忠告患者不應試圖以一己之力「克服」情緒病,應尋求醫生支援,而許多腦病,成因是腦部的荷爾蒙不平衡,因此患者在求診後,應須依從指示長期服藥,切勿稍為覺得好轉便自己停藥。他又以栽種植物為例指,若時而澆水施肥時而停止,盆栽必然不美,同樣道理,患者服藥時服時停,腦神經的修復也不會圓滿的。 香港生物精神科學會會長王明爍說:「我在約30年前認識Patty,當時我從事藥物研究工作,而她就做藥物的市場推廣。」他表示,後來有機會到丹麥哥本哈根的靈北學院上課,在為期一周的課程裡,學習到各種最新的腦神經科藥物知識,而學院介紹得準確全面,所提供的藥物資訊亦不限於靈北所研發與生產的,也旁及到其他各藥廠的藥物,因此他認為靈北學院完全獨立運作,不會左右醫生的選擇。除此之外,此行亦讓他認識到來自馬來西亞、韓國等地的醫生,加強了國際學術的交流機會。 精神科專科曾繁光醫生表示,「我早年仍在公立醫院工作時,已認識Patty,還記得她為了跟我見面,可以在醫院等了一天也無怨言,從那時開始已覺得她是一位非常勤力的人。」他又認同丹麥靈北在公眾教育方面的貢獻,尤其是在家庭醫生層面,如何及早識別及治療情緒病病人,相關教育是有需要持續推廣,讓大眾逐漸消除對精神健康疾病的忌諱與誤解。 香港大學社區精神學深造文憑、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羅世安醫生表示,大約10年前,在醫學會議進修課程中認識Patty,深感她是一個滿有熱誠、愛心、抱負的人。 Patty所舉辦的一些講座、工作坊,增加了家庭醫生、專科醫生及公眾對精神科疾病、診斷及治療的了解,而且有一點我想特別提出的,是她從不會在活動中宣傳及推廣自家藥廠的藥物,也不會規限講者的演講內容,只會集中講述病理及認識腦科疾病的認知及診斷方法,可見她真心推廣精神健康。在推動科研及教育工作方面,Patty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知道其公司會將盈利的固定比率撥作科研,並非只顧做生意。」羅世安醫生說,目前約有15%的港人有情緒病,可以說是很普遍,但在診斷及治療方面未有全面正確的了解,以至未能及早發現,延緩治療,所以必須在這方面多花功夫。他又強調,情緒病並非影響患者一人,「例如某些人經常失眠、腰酸背痛、頭痛腳痛、腸胃問題等,即使經常性服藥也治療無效,都可能和情緒病有關,倘若家庭醫生針對患者病徵治療仍未能處理得到,便有可能和情緒病有關,嚴重的就需要轉介精神科專科醫生。」所以羅世安醫生很欣賞Patty跟一眾醫生,在推動精神健康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令公眾對精神科疾病能有正確的認知。 親力親為魄力過人 另外,周偉文醫生在丹麥靈北專為精神科醫生而設的研討會中認識Patty,他回憶道:「十多年前,當時的香港大學精神學系系主任鄧兆華教授舉辦了全港首個精神科藥理課程,我就是在這個課程中認識Patty,之後在靈北藥廠舉辦的各種課程、本地及海外研討會都經常碰面,最後她更邀請我加入香港靈北學院,協助籌辦課程,更因此成為了好朋友。」周醫生又指,Patty是一位很「貼地」的上司,雖然身為藥廠的高層,卻毫無架子,許多事情也是親力親為。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鄧教授的講座中,Patty自動上前充當助手,幫忙分發插圖,而在不同的學術講座及研討會中都會發現Patty的身影,對她的認真學習與投入十分敬佩。 對於丹麥靈北藥廠所舉辦的各類課程,周偉文醫生認為專業水平很高,學術氣氛濃厚,「課程最特別之處是不只被動式聽課,而是需要醫生們主動參與,分組討論甚至做報告分享,令大家好像重回學生時代,學習到的藥物知識也有助醫生們於臨床應用。」 而與Patty相交超過20多年的潘佩璆醫生說:「當時我還在聯合醫院工作時已認識Patty,曾一同赴北京參與國際性學術會議。Patty對生活及工作滿懷熱情,魄力過人,對自己及同袍甚有要求。我認為她在推廣業務及管理工作十分出色,因此推薦她參與『大灣區女企業家』,最後成功獲獎,證明Patty的實力與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同。」潘醫生說,很多藥廠也會與醫學界合作舉辦講座,但丹麥靈北藥廠不只專注醫學層面,也十分關注市民大眾,積極將精神健康的知識深入推廣到不同階層,對市民、醫學生及社會而言,這也是一件好事。 獲頒「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 潘淑嫺在日常繁忙的業務及團隊管理中,仍好學不斷,持續進修,對於近日獲新城財經台及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頒發「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她說要感激丹麥靈北對她的栽培、信任及支持,使她能在過去18年間,持續推廣精神健康教育。當然,也少不了多謝推薦人葉玉如教授和潘佩璆醫生的提名及十位評審委員的認同和肯定。 「這份工作讓我有很多機會參加和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增進了我的知識和擴闊了我的視野,亦令我能認識許多知名的學者和科學家。」這些年來跟潘淑嫺有接觸、交流的學者專家包括:黃悅勤教授(中國)、葉玉如教授(中國、香港)、鄧兆華教授(美國、香港)、韓怡凡教授(香港)、蘇國輝教授(中國、香港)、諾貝爾得獎者Arvid Carlsson(瑞典)、 藥物研發者Klaus [...]

企業策略

調查指認知障礙症患者有理財困難

隨著香港人口持續老化,受認知障礙症影響的長者比例不斷提高。滙豐銀行及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於今年10月進行一項名為「認知障礙症患者使用銀行服務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患者的家人或照顧者表示曾協助患者處理銀行事務。當中逾六成表示憂慮受認知障礙症影響的家人無法管理自己的財務,逾半表示家人在自行處理銀行事務時,曾經遇到困難或問題。同時,超過四分之一受訪者擔憂家人會成為詐騙事件的受害人。 調查發現,認知障礙症患者在處理銀行事務時常常遇到的難題包括:(1)難以明白存摺、銀行結單和賬單的内容(43%);(2)與銀行職員溝通有困難(42%);(3)忘記密碼或簽字式樣(38%);(4)重複提款(9%)。 鑒於認知障礙症患者在溝通和處理資訊方面有困難,40% 受訪者表示已經與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家人開設聯名戶口,另有27%設立授權書及持久授權書,以便代替他們處理財務。 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欣格雷表示,該行與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合作從多方面協助認知障礙症患者,其中包括培訓認知友善服務大使,目前本港滙豐分行網絡已有45位大使,服務有需要的客戶;預計到2019年第一季,認知友善服務大使的人數將會增加至160名。這批服務大使均經過培訓,了解認知障礙症的不同階段,能因應客戶情況提供有用的意見。 此外,滙豐亦推出了《妥善管理財務 —— 為患有認知障礙症客戶提供的指引》,提供管理財務的實用建議,讓患者能妥善安全地使用銀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