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工總:逾八成大灣區港商擬2年內擴內銷

香港工業總會連同渣打香港最新發表的《大灣區港商開拓內銷研究報告》發現,受國家內外雙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有逾八成受訪的大灣區港資廠商已經發展內銷業務,其中有83%港商更有意於未來兩年進一步擴充內銷業務。港資廠商以高品質、投資研發等取勝,並以提升產品研發及設計、攻佔內地中高檔市場為主要經營策略。報告提出4大建議,需要政策應對放帳困難,及善用港商品質優勢制定標準認證。 是次研究報告由香港工業總會轄下的大灣區智庫發表,問卷調查共收到 84 間於大灣區內設廠的港資企業回覆。問卷受訪者主要來自香港工業總會及其轄下珠三角工業協會的會員,在去年8月至11月期間進行,在104份有效問卷中,有84間在大灣區設廠的受訪企業回覆。78.6%的設廠企業同時經營外貿和內銷,50.7%受訪企業經營自家品牌,83.1%經營內銷的企業計劃在兩年內進一步擴充業務。而頭3位的製造行業分別為電腦/電子產品(20.2%)、塑膠(19%)及金屬(15.5%)。在佔整體16.7%回覆未有內銷的廠商中,亦有半數表示會在2年內開展該業務。   有68.8%企業預期,未來2至3年內銷表現有2成或以下增幅,而拓展中國內銷的頭3位主要因素為:市場潛力龐大、善用已有商業網絡、企業升級轉型。調查反映港資企業面對內地同行,優勢為產品品質、技術研發及企業管理。因此主要開拓策略傾向產品研發設計(61%)、主攻中高檔市場(42.9%),有41.6%會設立內銷專門團隊。   報告反映經營內銷6年以上的企業,對內銷業務收益達到預期比例較高佔46.7%,顯示早着先機的優勢。內銷6年以下的企業對內銷業務收益達到預期比例僅34.6%。顯示內地市場過去10年有巨大變化,新進入港資製造企業較難站穩腳步或取得優勢。有74%認為未來5年內地競爭愈趨激烈,僅19.5%港企認為可保持優勢。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葉中賢分析,兩地消費口味有差異,可以小規模盡早進入,以內銷專門團隊了解變化改良產品。   廠商發展內銷業務,提及的挑戰(以5分為最高)包括:環保政策及工商法規嚴苛(3.97分)、勞動力短缺(3.94分)和稅務問題(3.94分),但報告顯示最大挑戰為放帳風險(4.12分),風險會沿供應鏈惡化,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令個別企業的信用風險更受其他企業影響。國內貿易信用保險規模較小,尚未有機制集合內貿風險資訊,令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供不應求。   該報告提出4大建議應對,在信用風險方面,建議相關機構須合作強化內地企業信用體系及信用資料共享機制,以推出合適信保產品、提升承保能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務彈性,改善融資、匯款、資金流動管理、收帳等服務,例如在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框架下,為港資中小企提供針對性的政策放寬和金融配套,開設跨境資金池試點。   渣打:禁足幾天影響有限   渣打香港早前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3%調低至1.2%,並推算首季經濟收縮1.3%。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稱該行未有計劃再調低有關預測。對於近日疫情發展,劉健恒強調,影響主要是圍繞香港的內需及經濟活動,就算3 月中之後實施「禁足」,估計僅會造成「以日計」的經濟停頓,對經濟影響不大。疫情來襲對不少中小企都造成很大衝擊,但發展內銷的企業則相對受影響輕微。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大灣區智庫主席葉中賢指出,內地與香港沒有完全封關,亦有不少政策協助港商到內地營商,故大灣區港資廠商不太受到疫情影響。   至於俄烏局勢引發金融及商品市場震蕩,劉健恒稱,原材料處於高位並可能再上漲,雖然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商仍可將之轉嫁予客戶,惟一旦全球陷入滯脹後需求轉弱,港商轉嫁成本的能力將會減弱。葉中賢稱,港商因應俄烏局勢,短線無可避免會轉趨謹慎,但相信情況將使港商加大內銷比例。   [...]

博客

葉中賢:香港產業政策應助工業界把握區域化發展機遇

自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以來,不少先進國家面對經濟低迷,都開始提振製造業以重建經濟平衡。自此,環球製造業向高技術、高增值發展,不少國家大量投入資源於科研、高端製造業、工業數碼化等,為國家建立核心技術和優勢產業,以穩定經濟及就業。美國、德國及中國等先後提出國策推動製造業,香港亦於2016年提出「再工業化」,為以金融、服務為主的經濟增添生機。 香港工業總會於7月中發布《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研究報告,全面地檢視港資廠商在近年因應製造業發展趨勢及政策、經營條件等因素,所採取的發展策略。事實上,雖然大部份工廠遷離了香港,但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根據研究團隊估算,在80年代工廠北移以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由製造業所帶動的生產性服務產值佔比一直上升,在2019年佔香港經濟總體42%。而且報告指出,近年港資製造業向高增值發展、並擴展至東南亞國家,可見製造業正在不斷演變,更急需政府採取更主動的策略,制訂產業政策,把握升級轉型、擴大大灣區及東盟巿場的黃金機遇。   港資工業擴展至東南亞 組區域產業鏈 是次研究的一個主要發現,是港資廠商採取「中國+1」策略的趨勢。基於內地經營成本上升、中美貿易糾紛等因素,港資廠商逐步將較低增值的勞動密集工序遷到東南亞地區,23%的受訪廠商正在考慮或已經設置中國以外的廠房,當中八成選址東盟國家,形成香港總部、大灣區產業化及內銷、東南亞量產及外銷的區域格局。雖然在過去一年東南亞的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令不少廠商擱置原有計劃,但相信疫情緩和後,廠商都會立即重啟設廠事宜。 香港一向作為亞洲金融貿易中心,具有成熟的國際營商網絡。加上近年在創科及再工業化上的政策支援,香港作為製造業總部的角色日益明確。香港應當加快腳步,發展上下游生產性服務(包括科研、設計、採購、物流貿易、銷售、金融保險等),以及選定具有產業化能力的行業推動本地「再工業化」,如先進電子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業、回收及環保工業及生物科技工業,營造技術優勢,並在港進行先進製造工序,讓香港發展成為亞洲製造業產業鏈的核心,主導區內製造業發展。加上十四五規劃、RCEP等有利政策,逐步消除香港、內地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壁壘,區內供應鏈合作將更緊密,更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   故此,香港工業發展並非只靠本地「再工業化」,而是需向鄰近地區延伸、發展上下游生產性服務業、擴大出口及內銷巿場等多個維度進展,將以往「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的意義,轉化成更廣義的、由港資製造企業進行科研、設計、生產管理,蘊含源自香港的智慧與工藝的「香港製造(Made by Hong Kong)」產品。我們期望政府能就此長遠規劃產業政策,特別是就港資廠商把握亞洲區內的機遇作出部署,讓香港得以開創工業新時代。 [...]

企業策略

工總:選定四大高增值製造行業 發展本地「再工業化」

再工業化是近年本地工業界關注的議題。香港工業總會發表《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研究報告,檢視港資製造企業在香港內外的經營狀況和發展策略。工總認為,可以選定部份在香港最具競爭力及高增值製造業、以政策鼓勵其在香港投產,集中投入資源發展核心技術及培育工業人才,並建議強化上下游生產性服務業,包括科研、設計、採購、物流貿易、銷售、金融保險等,及處理先進製造工序,以大灣區及東南亞為大量生產基地,發展區域化產業鏈。   工總主席葉中賢(中)、工總副主席陳祖恒(左)及工總副主席兼是次研究項目召集人莊子雄(右),在論壇上發布主要研究成果及提出對香港未來工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調查委託香港大學香港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進行,獲231間港資製造企業回覆。研究報告指出,59%以內地市場為主的港資廠商,選擇配合中國雙循環經濟策略,拓展內銷市場;即使以歐美市場為主的企業,也有51.1%表示會拓展內銷市場。 結果顯示,除了內銷市場,以內地市場為主的港資廠商,35.9%選擇開拓東盟市場;以歐美市場為主的企業,也有28.9%有意開拓東盟。工總副主席陳祖恒坦言,雖然疫情影響東盟國家的產能,但港企拓東盟市場的意向不變,包括事前準備、規劃等進程未見受影響。 除了銷售市場,業務亦再定位,受訪港資製造企業比以往更傾向採取「加強科技研發」(57%)與「加強產品設計」(59%)的經營策略,相比 2015年的比率倍增,顯示大部份受訪企業均有向生產鏈上游延伸的傾向。 工總主席葉中賢指出,是次研究全面檢視香港工業的現狀、挑戰及機遇,為香港工業未來發展提供所需的重要參考數據,協助政府制訂有助製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把握製造業向高科技轉型及亞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條件,為香港工業開創新時代。   升級Made by Hong Kong   [...]

博客

葉中賢:善用活化工廈 為先進工業創空間

香港政府自2016年將「再工業化」納入政策,鼓勵業界善用創科、智能生產程序等,助傳統的勞工密集製造業升級轉型,並在香港進行先進製造業,刺激對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創造更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助香港經濟結構更加穩定。政府在去年推出了20億元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我認識的不少工業界朋友都躍躍欲試,把握香港制度的優勢和政策輔助,在港開設高增值智能生產線。然而,不少廠商在物色合適現代工業的用地上仍然面對不少問題。   規劃署的《香港 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中,工業用地可歸納為一般工業與特殊工業用地兩類,前者指一般傳統製造業、倉儲和其他工業用地;後者則指對特定環境或作業具嚴格要求的工業,例如高負重、高樓底、較廣闊的平層、具後備電力供應、以及無塵環境等,是「再工業化」中先進製造業所需要的用地。至2033年,香港的一般工業用地短缺將達38.0 公頃;而上述特殊工業用地短缺則會飆升至70.0 公頃。 自2015年起,科技園修訂了旗下工業邨政策,收回土地興建專用多層工廈,以供高增值製造業進駐,包括於2017年已完成翻新的大埔精密製造中心、將於2022年落成的將軍澳先進製造業中心及將於2023年落成、由舊廠房改裝的元朗微電子中心,合共總樓面面積逾十五萬平方米。在香港,此類先進工業的用地可謂長期供不應求,政府應更積極推動在工業邨以外,開拓更多此類特殊工業用地,特別是改造舊式工廈以符合先進工業用途,作為推動「再工業化」的必要一環。 活化進度緩慢 盡快釋放工業用地 香港現存的大部份工廈都是在數十年前落成的舊式大廈,早已難以符合現今製造業的需要。政府自2010年開始「活化工廈計劃」,改善舊式工廈的安全之餘,亦釋放土地資源以應付社會經濟需要。本港約有1000幢舊工廈符合資格,但至2020年底只收到了60多幢工廈申請重建,以及150多幢申請整幢改裝,多數擬改建爲辦公室、食肆、商店及服務行業和酒店,重建作工業用途的申請寥寥可數。長此下去,不但會令工業用途樓面越來越少,亦會推高整體工廈租值,想回港從事先進工業的廠商更難找到合適用地,即使有地亦需要投資不少改裝廠房,情況令人堪憂。 政府今年初推出的工廈重建補地價的標準金額先導計劃,可望稍為紓解現時工廈重建進度緩慢的困境。計劃制定了標準金額,工廈業主可以預先計算應繳地價,有助鼓勵業主加快重建活化程序。不過,計劃中修契後「商業/現代工業」用途的標準地價相同,可以預期較多業主仍會選擇重建後作商業用途。工總期望政府日後能適時檢視計劃,為現代工業用途提供額外的地價減免,以吸引更多業主將工廈重建為適合先進工業的新型大樓。由於現代製造業需要大量的上下游服務支援,工總亦希望政府能放寬工廈作「工業用途」的要求,容許更多支援製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進駐,讓活化後的工廈區可以支持「再工業化」,成為符合香港未來經濟所需的活力社區。     [...]

博客

葉中賢:工業、創科互利共生 大灣區一體化加速產業升級

全國人大於2020年通過「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首度提及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遠景。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創科,現在更加上國家的重點支持,對港資製造業來說確是一大強心針。不論是發展本地高增值工業,抑或是助港資廠商將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創新科技的應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工業的興盛更會連鎖帶動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 香港政府近年在推動本地科研項目及培育人才上投資不少,包括: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企業支援計劃、科技券、創科實習計劃等;在2016年首度把「再工業化」納入施政重點後,相繼推出針對高增值工業的「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總計投放過千億港元。儘管如此,不少業界朋友仍向我反映,在企業投入科研創新時面對不少無形的制肘,令工業難以將香港的優秀科研成果商品化,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若要創新科技與製造業同步發展,全面而連貫的產業政策絕對不可或缺。港府必須訂下產業發展路線,重點培育回報可觀,且應用層面廣泛的核心行業,並列出績效指標,統籌各部門及機構由基建、資金、人才等方面,作出針對性的短、中、長期政策部署。若特區政府能傚法內地與新加坡,為創科及工業發展訂立五年計劃與發展藍圖,更能有助銀行評估行業發展前景和借貸風險,讓科創企業較易取得私人融資,動員商界力量投資創科相關產業。 對本地創新科技發展來說,另一致命傷是香港的市場規模細小。科研項目投資巨大,港資廠商必須放眼於大灣區以至整個大中華巿場,方有足夠規模讓創科投資具有成本效益。單是毗鄰香港的廣東省,常住人口已突破1.26億人,上年度本地生產總值達11萬億,規模達全國第一,具巨大的消費潛力;省政府亦力推廣州、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業界普遍期望香港政府積極配合大灣區一體化的市場發展,建立共同標準,包括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與技術市場規則的統一,讓港資廠商在香港研科、內地生產、以至國內和全球銷售上可無縫接軌。 港專攻微笑曲線兩端 在產品巿場化的生命週期當中,有「微笑曲線」的說法:產品的前期研發、設計、生產流程管理,以及後期的品牌塑造、巿場營銷、貿易融資等,是增加值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部份,即是曲線的兩端;而實際的生產工序,相比之下的增加值並不高,即是曲線中間的底端,但它具有拉動上下游需求的關鍵作用。香港應作為科研、測試及巿場拓展基地,專攻微笑曲線的兩端,再善用內地產業化能力的優勢將創科成果量產。工總最近更與香港科技園公司推出「研發共創平台」,助會員企業融入本地創科生態圈,借助科學園的設施及科技顧問團隊支援,加快工業創新,助港資廠商向高技術、高增值方向發展。   撰文:葉中賢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