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咫尺自然 就在香港

博客

廖錦興:咫尺自然 就在香港

都市人白天營營役役,晚上不是上網睇劇、手機遊戲,就是好友飽餐一頓,然而20年前的非典型肺炎疫症喚醒香港人要注重健康,自始香港熱門的行山徑在週末都非常熱鬧,各類與遠足相關的比賽都出現人潮,苗圃行動挑戰、毅行者、香港遠足挑戰賽、香港島環島徑挑戰等多不勝數。 遠足運動其實也有悠久歷史,Excursion解作短程旅行,香港人喜歡稱為行山,內地稱為遠足或爬山,據悉這字來自拉丁語,由前綴ex(表示朝外),currere(表示奔跑)和後綴zion(表示動作)的拼合而成。遠足活動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至19世紀攀登到雄偉的山脈在世界各地開始流行。香港行山的樂趣無窮,彈指之間,便告別繁華鬧市,投身優美自然,上山下海,盡享野趣。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聞名於世,但其實既優美又方便的行山徑吸引數以萬計國內外旅客到港行山。去年卓號火箭的著名桌球好手奥蘇利雲來港參加桌球大師賽期間,也抽空三天跑進香港的美麗山徑,並特別推薦港島區的金督馳馬徑和西貢的麥理浩徑。 香港山多平地少,郊野山林佔總面積約四分之三,是名副其實的郊遊天堂,麥理浩徑、港島徑、衛奕信徑等,還有多不勝數的自然教育徑和古道,大多與水塘、海灘、森林、島嶼和古蹟穿連在一起,因此不論是10小時的高強度遠足還是2小時家庭郊遊都是樂也融融,還可飽覽山海景色。香港旅遊發展局列出的10大行山路線你又去過未? 世界各地亦有不少優美的行山路徑,筆者本月初曾到瑞士的著名旅遊勝地Interlaken(因特拉肯)遊覽,Interlaken是少女峰山腳下的美麗小鎮亦有世界聞名的遠足山徑。Interlaken的意思是湖水之間,因為小鎮夾在西面是圖恩湖(Thunersee)與東面的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之間,阿勒河穿城而過,綠茵環繞,四季皆風景醉人,它是阿爾卑斯山脈觀光的好地方。今次主要是郊遊遠足,一口氣行越多個山峰,在夏天陽光普照下大部分在2000米下的山峰都蓋上一層翠綠的草地,而又能眺望不遠處的雪山群,那是一幅幅如仙似畫的美景。 難忘在Interlaken的Victoria-Jungfrau酒店內Radius by Stefan Beer餐廳巧遇瑞士出生的米芝蓮行政總厨Stefan Beer,他早年曾在上海及香港的五星級酒店工作,當Stefan知道我是香港旅客,便說”I like hiking in Hong Kong very much, and Dragon’s Back is my favorite hiking trail”,想不到Stefan對香港第一印象便是風景如畫的港島雲枕山至打爛埕頂山的「龍脊」,相信該處是行山友必曾到過的。 香港人每天忙碌工作,欠缺身心的健康。香港有24個郊野公園及17個特別地區,總面積44,312公頃,郊野公園每年遊客超過千萬人次。筆者建議大家在週末與朋友家人到郊野公園走一走,享受既方便又優美的環境。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彭城的漢韻悠揚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廖錦興:後疫情時代 香港新機遇

香港疫情漸趨穩定,在「0+3」檢疫安排後,入境人數隨之倍增,而緊接着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七人欖球賽和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等大型活動成功舉辦後,香港的復常之路正式啟航。接下來的年度馬拉松賽事和毅行者比賽着實令市民感受到香港起動,反之因為俄烏戰爭持續膠着、歐美正步向經濟衰退、高通脹和能源糧食問題令全球經濟面對莫大挑戰。究竟香港在疫情減退後,面對的是機遇還是困境? 筆者本月初出席灼見名家以「後疫情時代 香港新機遇」為題的周年論壇,當中來自大學教授及初創投資代表均對香港前景抱有期望,亦相信現在是發展創新創科的大好時機。而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及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陳教授認為地緣政治使二戰後建立了幾十年的全球化經濟體系化為烏有,新冷戰產生兩大陣營,別說貿易合作,由於各國政治形態壁壘分明,亦使關係格外劍拔弩張。中國與歐美之間難以回復昔日的美好時光,國際貿易關於「只談生意、不談政治」的潛規則已一去不返。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更明言對施政報告部分內容感到失望,認為報告未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準、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和共同維護和諧穩定)推出相應的改革措施。筆者認為「四點希望」是一個治理願景,而非一份施政報告能解決,事實上新一屆政府並非對這些方面置諸不理,強化改革公務員系統、維護國家安全、利用創新科技推動經濟發展、促使高效率建屋加快市民上樓等都有利「四點希望」的進程。 另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下月推出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有四大發展方向,重點有八大策略,包括強化基礎研究、發展優勢產業、堅守國際化、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發展科普,並會推進四流(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目前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這一挑戰將帶來政府財政赤字擴大或醫療系統壓力上升,必須開源才能維持系統運轉,因此發展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等增加土地資源儲備都是刻不容緩的計劃。 筆者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的分享甚有同感,盧教授指出,香港在過去25年來對創科的投入愈來愈大,資源是前所未見,而大學教授就研究成果開設公司的想法和希望亦大幅增加。然而生物科技發展在進入內地市場,仍受到不少限制,如樣本和數據無法「過河」,非內地居民無法開設相關公司,以及研發專利權不能自動在大灣區各城市互相認受註冊。這種「大門開了,但小門未開」的現象往往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因素。香港工業界一直以來就這些問題向內地省市甚至中央反映,大灣區發展仍是國家大方向,亦是國策,而「開小門」是省市政府的權力核心和執行力度的問題,期望特區政府幫助解決,讓香港的優秀研發推進到全國應用,真正做到上述「四流」的目的。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名人系列

【名人專訪】新任YIC會長 | 萬通集團國際.廖錦興「升級建塑料王國」

上世紀香港有不少的企業家以傳統工業起家,他們多以「獅子山下」拼搏精神,打造個人的事業。新任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YIC)會長廖錦興(Bobby),藉內地改革開放機遇,九十年代與兄弟毅然創業,成立萬通塑料,生意逐步升級,專攻高增值塑料業務,並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至今成為行內知名的汽車塑料工業主要供應商之一。 Text / Henry Lau Photo /鄺銘漢 Bobby出身基層,自詡是「屋邨仔」:「童年時住在屋邨,一家六口住在狹小的地方,放學打打乒乓球,沒有特別娛樂,也不會有額外零用錢去玩。」自言天生不是讀書材料,中學畢業後,無緣升上大學,他夾在踏出社會與留守校園之間。「我最終去半工讀管理學科,也做過船務文員、銷售,當年沒有什麼特別理想,曾經去考警察,但在投考當日,有個交通警被車撞死,屋企人打電話叫我不要去考,所以沒去到。」他娓娓道出自己是本地青年典型的成長故事。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年輕人心中有一團火,總希望追求自己的夢想。1990年,廖錦興與兄長廖錦新,見證時值內地改革開放,不少非國營的單位紛紛來港採購原材料,乃覷準商機,兄弟倆「膽粗粗」創業。「我在原料公司工作過,了解多了,覺得有發展空間,後來在學校老師啟發下,我與哥哥一齊創業。」他們的事業,是絕對的由無到有,他坦言:「自己無錢、無人脈、無背景,但我們只依靠勤力! 」 高附加值塑品起家 力攻環保產品 Bobby憶述創業初期,由早上七時做到凌晨一時,一個人孤身去拜訪內地深圳、東莞的廠商,希望客戶給予公司一個機會,終於建立了自家的銷售和工程師團隊,公司發亦展逐漸上了軌道。他提及,當年公司成功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塑料種類供應商,予以應用於廣泛的範疇。例如:汽車工業、電子零件及電器、信息與通訊技術、醫療工業、橡膠地磚等,其客戶有不少是國際品牌及行內的領先企業,公司業務每年有持續性增長。 對於公司迅速成長,主要憑藉創新精神多年來不斷轉型升級,走出作為純原材料供應商的框框,經歷擴大市場份額、進軍貿易更新完善內部管理系統,再升級至項目管理等高增值的業務。廖錦興分享轉型升級的經歷時表示,集團過去以汽車、醫療及電子零件的高性能塑料業務為主。2004年,萬通集團國際亦迎來了另一個突破,與歐洲最大的德國熱塑性彈性體生產商KRAIBURG 集團合資經營加工生產;2008年正式投產,廠房設於馬來西亞,成功將業務由製造業拓展至建築行業,為體育及康樂設施如跑道、遊樂場、辦公室及公共設施,提供環保、隔音、安全的橡膠地材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