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建構香港成為國際文化之都

為鼓勵教資會資助大學靈活調配資源以培育更多研究人才支持其研究活動,特首在2021施政報告提出以教資會資助的研究院研究課程學生超收上限將由七成進一步放寬至十成。此外,特首已邀請教資會評估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的供求情況,並考慮增加資助學額的可行性。 筆者認為國家正全力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積極融入大灣區,深化同內地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已經成為香港公共政策的策略性方向。 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的交流創造更多機會 我很高興看到行政長官宣佈,由教資會開始檢討增加研究生資助名額。最新的《2020年研究評估工作》清楚顯示,8所公立大學的研究均具卓越表現,香港大學群被國際公認為全球頂尖的高等教育體系之一,擁有世界級的研究水準。政府有堅定的信念,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大學研究方面的優勢,增加對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投資,創造更良好的制度環境,吸引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才來港從事研究及創業工作。 施政報告還提議延長研究補助基金,以讓大學在未來兩年籌劃更多研究經費,此舉值得讚許。政府又承諾鼓勵同協助更多年青人,特別是大學生及畢業生,到大灣區進行不同形式的學習、就業及創業。筆者對此也高度讚賞。我希望教育局和大學資助委員會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能更靈活,方便學校和大學利用現有資源,與內地院校合作,為香港青少年在內地大灣區進行廣泛的交流創造更多機會。 打造香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 此外,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與倫敦、紐約及巴黎相比,在藝術文化人才培養方面還需加倍努力。施政報告指出《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打了支強心針。政府會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薈萃的獨特創意氛圍,打造香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 特區政府會循五大方向落實香港的新文化定位,包括(一)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二)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三)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四)善用科技;及(五)培育人才。 筆者十分贊成特首對文化藝術人才的重視,同意她建議成立獨立的文化局,以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建構香港成為國際文化之都。 作者: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     [...]

博客

本港大學研究「世界領先」促灣區教育樞紐發展

上月有一宗公眾未必太留意,卻是對香港教育界深遠影響的新聞,就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 撰文 莫家豪(嶺南大學副校長) 這次評審使用國際標準,評審小組有七成成員是來自海外的國際專家學者。香港八所政府資助大學共4,200位合資格教學人員提交了約16,000項研究成果參與評審,結果有七成研究獲國際專家評為「國際卓越」水平或以上,包括25%獲評為「世界領先」水平(四星)及45%為「國際卓越」水平(三星),比2014年的評審增加近四分一,證明香港大學群的學術研究質和量近年都大躍進,與世界級大學不相伯仲。 學術研究為何對教育界影響深遠?因為教學傳授知識,研究創造知識,大學教授必須能創造新知識,不斷與時並進,才能維持優質的教學,帶領學生進步,所以世界級大學都以教學與研究並重為目標,香港的大學亦然。一般以為,學術研究多集中於科學、醫學或工程技術領域,其實不然,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功不可沒,即如近年熱門領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研究,技術上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其實在人文範疇的研究貢獻也不可忽視,因為人文科學能點出人工智能的問題和對社會的深遠影響,例如道德倫理、個人私隱、人力資源、法律原則等,讓技術人員加以思考和改進,兩者相輔相成。 香港的大學不單在自然科學領域首屈一指,在人文和社科範疇也同樣是世界一流的。以嶺南這所博雅大學為例,雖然大學規模不大,教學人員數目不多,但是在「社會學及人類學」達世界領先水平(四星)的論文比例卻在全港大學中排行第一,在「社會工作學及社會政策」、哲學、會計學等領域排行第二;社會工作學及社會政策的四星和三星論文比例合共達54%,位列全港第一;會計學達65%,位列全港第二,論文質量可媲美國際大學。 八大的世界級研究水平,對香港發展為區域教育樞紐舉足輕重。他們在本次評審中的優秀表現,預計能吸引更多的世界級大學留意本港的研究發展,加強與本港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亦能吸引海內外優秀學者來本港工作。此外,外地的優秀學生也會考慮來香港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事實上,在6月9日公佈的QS世界大學排名榜,本港八所大學中有三所位列世界前50位,加上這次研究評審所見,本港這個彈丸之地的大學群在全球學術界的表現突出,令人刮目相看。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不僅面向世界,也要緊貼內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致力於將該地區打造成國際科技及創新中心。 不過,與其他世界級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高水平大學的數量上還存在差距。八大的優秀教研水平有利於粵港澳大灣區實現戰略目標,在未來發展中,本港和灣區內其他高校需要更緊密開展研究合作,推動大灣區在科技、人文、智能管理等領域的產、學、研發展,假以時日,不難與世界其他灣區地區爭一日之長。我們希望,隨著本港大學的研究水平媲美國際,能吸引政府和工商業界投入更多資源,支持學術研究和成果轉移,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區域教育樞紐地位。 [...]

資本政經

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 心理距離降低港人到大灣區發展意願

嶺南大學(嶺大)的研究小組對本港18至35歲的年輕人進行了一項調查,以評估他們對到內地大灣區城市未來發展的態度、顧慮、到訪大灣區城市的經歷,與及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發展的傾向。 研究團隊委託國際調查公司Dynata在2019年3月25日至2019年4月1日期間,從年齡介乎18至35歲之間的本港青年樣本中收集資料。Dynata隨機選擇並邀請了來自香港十八個地區的年輕人。 最終樣本包括1,028名受訪者,其中52.1%是男性。研究小組根據受訪者自己報告的月收入將他們分為三個收入組別:月收入介於0到19,999港元之間的受訪者被歸為低收入者;20,000港元至29,999港元之間的受訪者被歸為中等收入者;月收入等於或高於30,000港元的受訪者被歸為高收入者。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年輕人的相對佔比分別為41.9%、30.9%和27.1%。 心理距離是一個多成分概念,包含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心理距離不可避免地降低正面認知,從而降低移居內地大灣區城市的傾向。心理上對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造就時間距離感;兩地邊檢鑄建空間距離感;兩地不同的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構建社會距離感。 對大灣區未來發展前景的積極態度,可以弱化時間距離感;實地造訪內地大灣區城市,可以去除空間距離感;釋除對內地社會和管制的疑慮,可以縮短社會距離感。 研究結果表明,對灣區未來的積極態度,可以直接增強移居內地灣區城市的傾向,亦可以間接透過降低顧慮和增強訪問來增加移居意願。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在高收入組別中,積極的態度對實地訪問意願的影響較小,而實地訪問對移民傾向的影響較大。 政策制定者可以從改變心理距離的角度,提升本港成年人移居內地灣區城市的意願,尤其是透過增強對內地灣區城市未來發展的信心,來縮短時間距離感。 和解除各項疑慮和實地訪問相比,改善對灣區未來的態度尤為重要,因為積極的態度足以弱化各項對內地社會和管制的擔憂,增強到內地旅行的意願,從而使移居傾向逐漸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