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美創建太空軍 引爆航天競賽

特朗普上週正式簽署法案,成立太空軍部。 二○一九年屬紛亂的一年,中美貿易戰、北韓核問題、中東局勢持續緊張,令全球不明朗因素大增。踏入二○二○年,雖然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但環球局勢仍難望降溫,隨美國成立第六軍種——太空部隊(Space Force),勢引發新一輪太空競賽,並將軍事勢力由地球帶上太空。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不久,便宣布要成立太空部隊,到上週終於簽署法案。特朗普上週五(二十日)宣布,正式成立太空部隊,成為美軍自一九四七年來第一次設立新軍種,亦是繼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防衛隊後的第六軍種。 特朗普在華盛頓附近的軍事基地宣布今次的消息,他指出,太空是世界上最新的戰鬥領域,在國家安全處於重大威脅時,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絕對優勢是完全必要的,雖然美國已處於領先地位,但領先程度還不夠,要有更大的領先。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表示,美國對太空領域的能力愈來愈依賴,外太空已演變成一個作戰區,美國太空部隊現在的任務是,維持美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 美國太空司令部(SpaceCom)已於今年八月開始運作,類似五角大樓戰區級的中央司令部(CentCom)般運作,太空部隊則負責更廣泛的任務,如訓練、採購、長期計畫和其他事項。美國太空司令部從十二月二十日起正式更名為美國太空部隊,原屬太空司令部的一萬六千名軍人以及文職人員會分配給美國太空部隊。太空司令部司令雷蒙德(John Raymond)未來也自然會負責帶領太空部隊,並在明年十二月起成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的成員。太空部隊的總部將在未來六十日內建於國防部「五角大樓」,預計初期會有約四十名職員,最終目標則是擁有約二百名員工。 特朗普同時簽署了七千三百八十萬美元的二○二○財年美軍年度預算,太空部隊首年獲得的撥款亦高達四千萬美元,佔當年軍費開支一半以上,可見美國政府對此新部門何等重視。 歸咎中俄威脅 所謂的太空部隊,其實並非顧名思義是在太空作戰的部隊,其工作是要在太空保護美國通訊和監測衛星和其他美國資產。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C)太空安全項目主任Todd Harrison指出,美國的軍事對抗行動愈來愈依賴太空的科技能力。太空軍並非要派遣部隊進入太空,而是通過遙控無人駕駛的衛星等進行操作,估計太空部隊組建需要幾年時間,甚至可能需要十年才能最後完成過渡。美國在此時選擇大增軍費兼成立新軍種,被認定主要目標是防禦中國及俄羅斯。 美國副總統彭斯今年五月的一次講話,其實已透露玄機。彭斯出席美國國際衛星通訊技術展及年會時表示,不能確保世界其他國家像美國一樣持有法治與和平的價值觀和理念,因此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他又稱,像俄羅斯、中國、朝鮮和伊朗這樣的國家,謀求發展武器,通過地面發起的電子攻擊干擾美國的導航和通信衛星,甚至看到一些國家正在將新型武器和戰爭帶進太空,從反衛星武器、空中激光武器,到衛星軌道上一些具有高度威脅性的行動,以至難以追蹤的高超音速導彈等。 外空軍備競賽 事實上,中國早於○七年便成功進行了衛星摧毀試驗,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一枚「開拓者一號」火箭攜帶動能彈頭,以反方向每秒八公里的速度,擊毀了軌道高度八百六十五公里,重七百五十公斤,屬於中國已報廢的氣象衛星風雲一號C,是自一九八五年美國發射「ASM-135反衛星飛彈」摧毀「P78-1」人造衛星以來,首次成功的人造衛星攔截試驗。 除此之外,俄羅斯亦正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ASAT),於一六年初開始建造新的反衛星飛彈發射場,到今年初,最新的PL-19 Nudol反衛星武器系統的發射區,已設於莫斯科以北約八百公里的普列謝茨克軍事太空港Cyclone-2發射場。俄羅斯的新型移動武器系統,可用於瞄準低地球軌道上的通信和圖像衛星,以及針對重要工業區的敵方飛彈。 美國參眾兩院早前先後通過主宰國防部政策及預算的《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亦提到太空軍計畫是要應對中俄威脅。此說法立即惹來中國的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本週一(二十三日)批評,美國嚴重違背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國際共識,破壞全球戰略平衡和穩定,對外太空和平與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耿爽指責美國近年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大力推進「主導外空」戰略,又執意推進外太空武器化和戰場化,反覆以中俄作為藉口。他重申,中方主張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呼籲國際社會採取慎重、負責態度,防止外空淪為新戰場,共同努力維護外太空持久和平與安寧。 朝鮮不斷施壓 除了中俄,北韓的威脅亦愈來愈大,令美國不得不打醒十二分精神。北韓近期不斷向美國施加壓力,想迫使對方停止經濟制裁,但美朝的無核化會談失敗後,北韓未有叫停核項目,美國自然不肯妥協,而早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就揚言,要向美國送上「驚喜」的聖誕禮物,令兩國關係急速升溫。 南韓《朝鮮日報》報道,聖誕節前夕,金正恩主持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時,提出「黨的軍事戰略意圖」,在北韓中央電視台播放會議的片段中可見,人民軍總參謀長朴正天、海軍司令金明植、空軍司令崔光赫三人罕有地從座位上站立起來,接受金正恩指示。南韓國策研究所人士認為,此舉暗示北韓除了發射新型北極星三型潛射彈道飛彈外,同時準備陸空甚至是海陸空三方挑釁。 北韓早前單方面為無核化談判定下期限,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愈接近談判死線,北韓的威脅就不斷升級。北韓今年已進行過十三次的發射,早前更選擇在美國最重要的節日感恩節假期,試射「超巨型」多管火箭炮,並由金正恩親自監督。 到十二月初,北韓又在西海衛星發射場進行了一場「極其重大的試驗」,並稱試驗對再次改變戰略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並獲得了成功。美國科學家聯盟資深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表示,朝鮮可能在西海基地測試地面引擎,但並不是試射。此次「重大試驗」,相信最有可能是與洲際彈道導彈(ICBM)所用引擎相關的測試。分析認為,最近朝鮮將火箭引擎由灌注耗時的液化燃料,轉換為可迅速發射的固體燃料,或許是對使用固體燃料的引擎進行動力測試。 同時,金正恩更化身為「白馬王子」,在將領陪同下再次騎戰馬登白頭山視察,是繼今年十月以來,北韓官方再次宣傳金正恩騎馬登白頭山的形象。外媒分析,過往北韓領導人登上白頭山將軍峰,經常都會預示有大事發生。韓媒引述專家說法指出,金正恩的行程可能隱含更多言外之意,似乎在警告美國如不加快再次會談,明年將走強硬軍事路線。 雖然北韓的威嚇經常只屬「狼來了」,但美國方面亦大為緊張,美軍主力偵察機E-8C「聯合星」於平安夜當日再次現身朝鮮半島上空,加強對北韓監視。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道,美國空軍E-8C「聯合星」偵察機當天在半島八點八公里上空執行飛行任務,已屬同一款偵察機,在時隔三日後再次現身朝鮮半島上空。該款偵察機搭載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可在九至十二公里高空對北韓軍的地對地導彈、飛彈發射車、野戰部隊、海岸炮和遠端炮基地等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探測和識別。有分析指出,美軍偵察機執行飛行任務時有意打開位置識別系統,是想對北韓釋放警告訊息。 軍費節節上升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法國今年亦加入太空競賽的戰團,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今年七月的法國國慶日的前夕宣布,將成立法國太空司令部,作為法國空軍旗下的一個獨立指揮部門。太空司令部計畫於明年九月正式成立,主要作用為保衛法國的衛星。馬克龍指,空軍最終將會重新命名為「太空及空軍」(Space and Air Force),新成立的太空司令部將會取代現有的「跨軍種太空司令部」(JSC);而JSC現在正負責法國的各種太空事務,例如制定或實行法國的太空政策,以及與歐洲他國在軍事上的協調工作。 馬克龍形容計畫是一項真正的國家安全議題,而法國在一九至二五的軍費預算中,已撥出高達三十六億歐元,以用於投資和更新法國衛星,並計畫在未來數年發射更多的軍事偵察衛星。美國軍事新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指出,其實法國去年底已發射一枚「CSO-1」軍用偵查衛星。 軍事競賽將令全球的軍費開支大升,特朗普剛簽下明年的軍費預算便達七千三百八十億美元,同比增百分之七點五,創出歷年新高。日本內閣上週通過下個財政年度防衛預算,亦高達五萬三千億日圓(約三千七百七十億港元),按年升百分之一點一,金額亦創出新高,是自一三年以來,連續第七年刷新紀錄。防衛預算仍有待國會通過,將主要用來購買美國F-35匿蹤戰機,並研發國產戰機。 中國為繼美國之後,軍費第二高的國家,一九年軍費預算達一萬一千八百九十九億人民幣(約一千七百七十六億億美元),按年升百分之七點五。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早前估計,中國的軍費已增至二千五百億美元的水平,而中方就此作出的回應是叫美國不要四處樹敵,並稱中國近三十年每年國防開支佔GDP比例不到百分之二,不僅低於世界主要國家,亦低於百分之二點六的世界平均水平。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早前發布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軍費開支約合共一萬八千億美元,按年升百分之二點六,已是連續第二年增加,達到自一九八八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全球軍費增長主要是被美國和中國拉高。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 IISS)今年初發布的《全球軍力平衡報告》亦指出,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均在增加軍費開支,去年全球武器和國防支出增長百分之一點八,超過一萬六千七百億美元,其中近半數增長來自美國,而中國的軍費增長率亦遠超整體增速,達百分之六;歐洲北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去年則達二千六百四十億美元,按年升百分之四點二。報告認為,西方國家的軍力仍然優於對手,但差距已在收窄。隨著愈來愈多國家將軍事勢力提升上太空,相信未來各國的軍事開支只會有增無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