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事

G20峰會新格局 美退華進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週六正式於德國漢堡落幕,會議未能帶來完美句號,因為會上二十國並未能就減排達成一致的協議;而在特朗普帶領下,美國堅持獨斷獨行,令美國被其他國家孤立。不過,此局面對中國來說屬好事,因為崛起中的強國,可以借機上位,與其他大國的關係進一步拉近。   今次G20有兩大議題,包括自由貿易、氣候變遷。在貿易的議題上,與會所有國家均承諾,將「保持市場開放,重視互惠、互具競爭性的貿易與投資架構」。不過,公報也強調,為了防止「不公平交易」,各國可以設立合理的貿易防衛措施。至於其他重要議題,如提升女性平權、全球糧食與食安問題、水污染、農村與青年人口就業務及協助非洲國家發展,美國在相關議題上並沒有異議。   在氣候問題上,一如所料,未能達成共識。二十國集團當中,十九個成員國決定執行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但只有一個國家堅拒跟從,此正是美國。雖然G20成功在移民及貿易等議題都達成共識,但在氣候議題方面,最後亦不能達共識。   特朗普於上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十九個成員國仍決定執行協定,並確認協定是不可逆轉,重申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等支持承諾的重要性。會後的聯合公報指出,各國將繼續支持全球自由貿易並對抗全球暖化,但公報特別罕有地另闢段落,描述美國所持的不同意見。   公報提到美國雖然堅持維護國內化石燃料產業,但願意幫助其他國家「買到更乾淨、更有效率的化石燃料」,並繼續協助綠色再生能源發展。公報的內容,令特朗普的「獨行」與其他十九個國形成更強烈的對比,而美國亦如同被孤立。   變身「G19+1」 特朗普的「獨行」性格,除了在氣候議題上不肯妥協可見,從一些微少動作,亦可見一斑。在與會領袖照例全體合影時,其他領導人胸前戴上G20的扣針,但只有特朗普一個戴上美國國旗。特朗普離開漢堡前的新聞發布會更突然取消,更強化G20已變成「G19+1」的局面。   市場人士認為,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的立場,讓美國與其他國家形成敵對的局面。對於特朗普的堅持,美國內有不少反對聲音。《CNN》批評特朗普不單令G20淪為「G19」,更讓美國由「領導角色」走入「孤立俱樂部」,讓俄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提升。會議大合照的排位,亦可以見到美國被「孤立」的暗示。在大合照上,特朗普被安排在前排左邊角落極不顯眼的位置,與美國這個大國的身分並不匹配。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主任Mark Leonard表示,在法國大選之後,公眾對歐洲的信心不斷增強,歐洲經濟揚,德國總理默克爾亦有望在九月獲得連任,歐洲對特朗普採取強硬態度的意願亦愈來愈強。特朗普的出現,令默克爾看起來更像一個有國際重要性的人物。   美國走去「孤立」之路,將令全球的政治局面起重大變化,其中一個正是中國可以借機「上位」。在各項重大議題上,中國都是「跟大隊」走,特別是會議的焦點「巴黎協定」,中國與其他國家立場一致。   中國地位提升 中國一早視是次的G20會議為重要的一步,身為G20峰會前後兩屆主辦國,總理李克強之前已三次出外訪問德國,最近一次訪問是在上個月,透露出中德之間將更加密切合作的訊息,被視為中德希望聯合起來,爭取美國自從特朗普上台後,在國際舞台暫現的權力空缺。   漢堡全球和地區問題研究院亞洲所的Heike Holbig及Sebastian Biba最近在一份調查報告中談到中國在G20峰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報告指,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呼籲讓G20峰會成為全球長期經濟發展規劃的一個機制,而中國的目標是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展開市場經濟方面的合作,推動世界貿易的開放以及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   調查報告認為,相關目標都關係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切身利益,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和貿易。   中國在會議上亦贏得很大的關注,主席習近平在峰會結束後與特朗普會面,但《新華社》並未提及兩人是否討論氣候變遷議題。但在另一場會面時,習近平便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談到《巴黎協定》倡導綠色、低碳、永續發展的宗旨,與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最新發展理念相契合。   中國將立足自身永續發展的內在需求,認真履行《巴黎協定》框架內應承擔的義務,雙方非常投契。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Dirk Messner向《新華社》表示,美國在多方面的全球領導均在減弱,歐盟與中國的重要性自動得到提升。 制衡美國工具 在貿易問題上,馬克龍更特別借中國來教訓特朗普,反映中國的地位已進一步提升。馬克龍曾在會上拿出手機「教訓」特朗普,指貿易並非只是兩國關係,而是世界各國多邊進行,手機或許是在美國裝配,卻使用了中國製造的零部件,然後再賣到歐洲。他指,單純用赤字或順差斷定貿易利益是「深切錯誤」,而「保護主義和傾銷對我們的問題都是惡劣的答案」。   不過,歐洲拉攏中國,背後自然有其目的,正是為了制肘美國。去年十二月,歐盟拒絕承認中國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上的「市場經濟國家」,原因是中國為了消化過剩産能大量出口廉價鋼材,歐洲接近中國,是為了牽制美國,並未將中國視為真正的自由貿易國家。   至於中國在接觸歐洲時亦要加倍小心,太過緊密的關係,亦會觸動到美國的神經,影響中美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