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迎戰16度】港緬綠色掌舵人汪振富:綠色一帶一路,緬甸經濟機遇

香港緬甸商會主席汪振富。 緬甸是與中國西南面接壤的是一塊美麗而未受污染的淨土。雖然一直予人一窮二白的印象,惟自文人政府接掌之後,開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經濟持續增長,甚至有評論說是東盟之中最有投資機遇的國家。香港緬甸商會創會主席汪振富(Albert Oung)指出,正因為緬甸未受工業發展污染,要發展起來不能重蹈其他東盟國家的「老路」,無論是當地政府、港緬投資者及有意到當地開展事業的人士,都需要承諾踐行綠色經濟,並發揮一帶一路的窗口角色。當中,香港作為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法治與國際接軌,在情、理、法三方面可享獨特優勢,在緬甸找到新機遇。 經過多番訪談,筆者深感眼前坐著的是一位有使命感的綠色戰士,年屆六十的第三代緬甸福建華僑汪振富,成長於香港,留學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八零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時從事國際貿易及投資,並成為一位有承擔的綠色企業家。 二十年前的他雖然曾經歷過破產,但逆境並沒有把他擊倒,反而藉此磨礪鬥志。他的人生經歷過不少高山低谷,那些被人捨棄踐踏,被人誤解誤會的痛苦經驗,使他跟別人分享時更有同理心,好為別人帶來安慰。 綠色掌舵人的心路歷程 身兼緬甸旅遊總會顧問、並有綠色先生(Mr. Green)之稱的汪振富表示:「其實,苦難成為了我的人生教練,從中學習到更寶貴的功課,累積了更多人生智慧,在我失意失敗時,我對數位恩師立志以後要做個有用有貢獻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回報他們的恩德。所以往後我常與人分享,當我在最困難時刻看到有人伸出同情之手,來無條件幫助別人的重要,這是一種生命影響生命的道德思維及行為。」 他又說:「正因如此,我要效法前人立志做一個有用的綠行者,要善用自己的名氣、經驗、知識及成就去改變這病了的世界,也用來報答幫助過我的人。所以我看到的綠色一帶一路,一個從乒乓球外交蛻變到綠色外交,希望國家得到國際認同,甚至以此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造福人類!我們需要在地球村與世人一起發春秋大夢,用愛去重新統領這天下。敬愛的國父孫中山先生給我們啓示是用博愛和平的精神建立新中國,而小小的我是回應到先人的呼喚,在自己的崗位克盡己任做實事,去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去改變這世界。」 共同成就綠色一帶一路 所以,香港要通過一帶一路重新認識中國,作為香港人必須要明白「有身份才有尊重」的重要,他認為要再教育的不只是我們的一代,而是所有香港人,甚至乎全中國人及世界各地的人。 「我們也要為綠色一帶一路塑造新的形象,其實,這時代,全世界已經看到了一個自強不息,迅速崛起的中國,一個已經成為有足夠實力改變世界的大國,中國的嶄新形象將必在綠色一帶一路的新發展下建立起來,深信我們每一位中國人也應該獻計及優化這計劃,成為落地有意思的方案。我衷心期待香港能夠抓住綠色一帶一路這百年難得的機遇,再創奇蹟!」 汪振富又提到他的弟弟汪振德,是香港緬甸商會副主席,特別感恩彼此的手足之情,不離不棄,身體力行支持商會的發展與推廣,「其經驗、信念及意志成就了今天的我,共同為開拓綠色一帶一路努力。」 緬甸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 、汪振富和世界綠色組織WGO 余遠聘博士。 緬甸曾經富甲一方 正如緬甸的發展方向,一定要以綠色管理去打造一個公平的平台,有意到當地的投資者,不要抱著搵快錢的心態,應以長遠可持續的發展步驟,去達致無污染、無剝削的工作環境。他自言長大後,也瞭解到緬甸除了是中國相連的一個未發展國家之外,亦是一個曾經富甲一方兼有悠久歷史的國度。 「緬甸人很聰明,跟上海人一樣擅長貿易和買賣,在50至60年代,曾經培育了很多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才,聯合國的第二、三屆秘書長吳丹,也是由緬甸人出任,連新加坡獨立後其首長李光耀也聲稱要學習緬甸。」可惜脫離英國殖民地後,因為不懂居安思危,一度落入軍政府統治,經濟出現大幅倒退,各項發展停滯不前,讓緬甸比其他周邊國家落後50至60年。 如今,由緬甸資政昂山素姬領導的文人政府改弦易轍,帶頭推動綠色經濟,從綠色教育做起,推行珍惜資源,滿足當前的思維,再實行源頭減廢減排,有系統地、有計劃地廢物回收,有效果地、有責任心地處理善用,循環再做,化廢為寶。 綠色代表和平美好和諧 汪振富解釋,所謂綠色一帶一路,是集合民間的力量去反思、去配合國家政策,達致可持續發展的路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緬甸等提供綠色開發顧問服務。經過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經歷過挫折與成功,經過反思和學習了的新中國經驗,再構建一帶一路的宏大藍圖,實在裨益於沿線國家及地區,可作為一套綠色經濟的成功模式。早在商會成立之前,他便與另一名環保先鋒余遠騁博士已成立世界綠色組織,宣揚綠色低碳生活及綠色企業發展方向。 事實上,環顧亞洲發展中國家,不少政府因急於追求經濟成長,竟然默許企業破壞環境,使土地、河流飽受污染,林木被大量砍伐,讓整個生態環境變差,甚至影響民眾的健康,其實社會是要為破壞了的環境付出代價的。好像許多取得經濟成就的國家,要面對空氣污染、癌症村、或用上三十年方可修復的土地。 香港緬甸商會副主席汪振德。 反思綠色經濟達至三贏 汪振富說,綠色就是以正面思維及其全方位去計劃及用新的視野來治理國家,它不單單代表環保,也代表和平、美好、和諧、尊重、分享、平等和愛心,既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應該做的事,也要用正確及透明的態度把事情做好。在經濟的層面上,它是一個極高回報的投資,不再是支出,它包括了產品生產的安全、企業的誠信、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及知情權,只要奉行綠色理念,國家才可以變成綠色經濟強國,企業可以變成良心企業,把緬甸變成綠色經濟強國,達至國家、環境和企業三贏。 緬甸是一個擁有135個民族的國家,處於邊陲地區的少數民族生活尤其艱苦,商會可與緬甸的民間組織合作,規劃一處土地,引入多個國際慈善團體,成立一個綜合社區服務營地。他又建議緬甸政府設立「碳排放交易所」,工業碳排放配額,間接催化工業節能技術,而且鼓勵了再生能源產業、循環再造業及減碳服務行業的發展,用低碳孕育新的行業,創造綠色經濟機遇,為全球氣候變化做出貢獻。發展真正綠色國民生產總值(Green GDP),為未來世界出一分力量。 緬甸必行綠色一帶一路 汪振富說,緬甸是一個邁向綠色的國家,接受現代化的挑戰,同時通過積極思考保護其自然美。緬甸今天需要創新。它不應該重複許多國家的錯誤,不應該犧牲公民環境,健康或幸福來促進短期經濟增長。它需要避免短視的「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方式,不將問題留給下一代。 「我確信緬甸可以成為新綠色經濟中的巨人。企業可以成為關愛企業,實際上可以為環境增值,教育員工,保護同胞,同時滿足社會需求,滿足市場需求。憑藉全新的綠色理念,商會致力於貢獻和介紹最新的國際法律和規範。同時保留緬甸的傳統和價值觀。」他認為,緬甸政府為配合綠色經濟政策,推行綠色認證、引入綠色採購約章,綠色產品標籤等制度,鼓勵低碳生活及綠色工業等舉措。例如:廢物循環再用工業。 汪振富在香港緬甸商會6周年晚宴上表達宏大願景:不論種族、膚色、階層,都以愛與希望構建共融的綠色世界。 綠色緬甸的8大重點 有關打造綠色緬甸的過程,他認為應該優先考慮及向外推介的8個重點如下: 1.緬甸製造(Made in Myanmar)的品牌保證及其競爭力:代表著良心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代表著未受污染、不加有毒物質及合乎國際標準的產品。 2.緬甸的農村城鎮化計劃(Myan mar’s Rural Urbanization Plan):嚴格按照緬甸製造的品牌要求進行,不容忽視環境污染及推行綠色文化教育,以持續發展為前提,建立綠色社區為目標。 3.綠色教育(Gre e n S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