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 盧金榮 改革創新 打造香港優勢工業

創業家

廠商會 盧金榮 改革創新 打造香港優勢工業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及「新型工業化」政策,接替史立德出任香港中華廠商會聯合會長的盧金榮(Wingco)表示,任期內實踐六大目標,包括向政府爭取支持工商界的政策和支援,扶助企業加快科技應用、升級轉型及協助開拓新興市場;他坦言,本港「去工業化」多時,欠缺生產能力,在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支持本地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等方面仍要急起直追,故建議當局制定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工業發展藍圖。他指出,該會未來將會繼續促請政府審視工業政策和推出更多有利工業發展的措施,為本港打造「優勢工業」奠下穩固基礎。 撰文:劉智恒            攝影:張展銳 人稱「金榮叔」的盧金榮外表官仔骨骨,謙謙有禮,待人親切,在商界人緣不俗。父親盧文端活躍本港政商界,除為全國政協委員,曾當過廠商會副會長,現時更曾擔任該會的榮譽會長。他不諱言自小已與廠商會結緣 「廠商會是個有人情味的商會,大家關係都很好,日常開會都有說有笑。印象最深刻就是父親(盧文端)在我小時候帶我逛工展會,辦年貨、吃雪糕,實在好開心!」而自己能夠在廠商會90周年之際當選會長,他感到光榮,更明白未來工作是充滿挑戰,任重道遠。 父親盧文端是一位工業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藉內地改革開放初期,北上建廠投資,成立榮利集團以製造錄音帶及錄影帶致富起家,當年更有「錄影帶大王」美譽,與日本松下、新力、韓國的三星、美國柯達等合作,在CD 光碟業務做出成績,父親的營商之道和經驗對他影響頗深,而盧金榮從小聽了不少香港工業故事,在耳濡目染下,成長後帶着對科技創新興趣和專業回歸家族企業,帶領集團走上工業創新之路。 六大重點  承先啟後 「金榮叔」自2006年起服務廠商會會董會,十多年來在商會內先後服務包括展覽公司、品牌發展局及檢定中心等服務,對本港工業不同範疇有著全方位認識。在2018至2020年擔任CMA檢定中心主席期間,在他的領導下中心邁向革新之路,包括打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並在檢測認證的核心服務基礎下,開闢科技商品化、綠色金融等多項新業務。這次經驗讓他深悟科技發展的趨勢和業界轉型升級面臨的痛點,上任後的目標也更加清晰明確:「在我上任後,廠商會將側重六大方向:一是向政府爭取支持工商界的政策和支援;二是支援企業加快科技應用;三是協助工商界實現可持續發展;四是幫助港企開拓新市場,並向國際社會展現香港新優勢;五是推動傳統廠商綠色轉型及幫助港企開拓新市場。最後是支持青年發展。未來廠商會將加強為有志從事工業、傳統工藝、應用技術等的年青人提供支援,並考慮與『共享工廠』空間合作,提供合適的配套設施和指導,一方面協助年青人的想法變成商品,另一方面亦可以令年青人有更多出路。」此外,今年是廠商會90周年,他透露,「我們將舉行一連串活動慶祝,包括酒會、大型論壇等,以紀念這個重要的里程碑。」 他提及,廠商會一直向特區政府爭取支持工商界的政策和支援,締造更理想的營商環境,尤其現時香港各個經濟環節復甦步伐不一,該會早前已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向政府可提供近80項建議,涵蓋推動新型工業化及創科發展、穩定經濟環境、加強增長動力,以及提升大灣區合作等多方面。 環球經濟欠明朗  倡港商開拓中東東盟 踏入2024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仍多,地緣政治關係仍見緊張,如俄烏戰爭、以巴戰爭,美國年中總統大選及息口問題困擾著企業經營運。盧金榮表示,有分析指貿易最壞的時候已過,但是否如此仍有待觀察。聯儲局何時開始減息仍是尚未可知,即使真的能在年中左右減息,但全球核心通脹仍然高企,或只能慢慢回落。「值得留意的是,有分析指,美國經濟有可能會在今年出現周期性衰退,企業及消費者或會進一步削減開支,對主攻美國市場的廠商和貿易商構成一定的壓力。不過,中國經濟相信有望復甦會加快,這對拉動全球經濟和本港出口會有幫助。而從近期亞洲電子產品採購經理新訂單指數有所擴張來看,亞洲區對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未來可能會上升。」 至於港商如何應對,盧金榮建議港商調整發展佈局,加快拓展新興市場,尤其是內銷市場。現時內地經濟正穩步復甦,並正積極擴大內需,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就有8,500萬的高消費人口,他們對香港產品有正面印象,消費者甚至願意以較高價格購買香港品牌產品,市場潛力大。 另一方面,他指出,東盟亦是港商十分看重的市場。「廠商會去年到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考察,他們與香港文化相近、語言相通,並且喜歡香港的流行和創意文化,有利於香港品牌以及傳統優勢產業如食品業和中藥業等將業務版圖擴展至當地。例如,廠商會有食品業的會員已看準馬來西亞的華人市場,部署將香港風味的乾炒牛河醬、牛腩醬等引入大馬。」此外,在「一帶一路」下,香港與中東之間貿易亦日益頻繁,去年首10個月香港對中東出口有10%升幅,他們對各類消費品有強勁需求。他認為中東市場具有發展潛力。 盧金榮指出,東盟、中東是港商近年積極開拓的新興市場,當然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歐美市場,但其發展潛力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加上中美關係難以逆轉,港商有必要兩條腿走路。去年,香港與國際恢復通關後,廠商會隨即馬不停蹄舉辦訪問團,到訪多個東盟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親身到當地為港商發掘商機。 另一方面,他亦利用工展會的平台,說好香港故事。「如在剛剛完結的工展會,我們亦邀請了多個國家的駐香港總領事參觀工展會,包括汶萊、緬甸、越南的駐港總領事,了解工展會的發展,以及認識香港品牌,宣傳香港貿易的同時,亦就未來的經貿合作進行交流。而為加強區域合作,未來廠商會將舉辦更多外訪團和商務洽談會,鞏固與東盟國家的經貿聯繫。 至於內銷市場,他說:「正如我剛才提到,國內一直是香港工商界十分重視的市場,加上現時內地經濟正穩步復甦,相信可以為港商帶來更多新發展機遇。以剛才提及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例,擁有8,500萬高消費人口,普遍對香港產品抱有正面印象,是港商進軍內地市場的最佳切入點。」 港轉口港地位逐退色  經濟面臨挑戰 近年本港經濟走向轉型之路,盧金榮表示,現時外圍經濟不明朗,可能會令本港出口表現持續受壓,最樂觀是如IMF預測般,全球經濟會保持緩慢增長,那麼下半年貿易和製造訂單將有望回升。他說:「我們亦需注意,一些不利香港轉口貿易的結構性因素正在浮現;內地的港口配套日益完善,而且貨櫃碼頭貨櫃處理費比香港便宜一半,再加上疫情所引起的傷疤效應,令愈來愈貨物經內地港口直接付運。此外,香港仍未加入RCEP,要知道,RCEP 15個成員國本身皆是香港的重要貿易夥伴,2022年,香港與RCEP成員的貨物貿易總額,佔香港貨物貿易總額超過70%。自RCEP生效後,成員國之間相互實施關稅減讓,減少貨物經香港轉口的誘因。長此下去,恐怕會削弱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地位。」 在內部經濟方面,盧金榮續指,由於全球經濟不明朗,影響本港股市和樓市的表現,市民有消費時會更精打細算,港元強勢亦削減訪港旅客的消費力,加上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持續,以及本港人力資源短缺,影響本地零售、餐飲和旅遊業的復常進度。另一方面,政府公共財政狀況亦令人非常憂慮。 儘管本港經濟面臨重重的挑戰, 盧金榮強調香港仍是一個福地,機遇處處。他說:「政府早前積極招商引資、搶企業、搶人才,又推動日、夜經濟,這些措施的成效正逐步展現,加上國家復甦步伐加快,我相信對本港經濟會起著一定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香港在國家支持下,正積極建設和鞏固「『八大中心』定位,當中有很多新機遇等待我們發掘。」 倡制定工業發展藍圖  加強政產學研 盧金榮提及,以工業為例,隨着國家正朝建設科技強國的邁進,現在是最佳時機,發展新型工業化和創新科技的好時機,為香港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他建議,政府應盡快制定「香港工業發展藍圖」,制定更多有利工業發展的措施,提升工業在北都發展規劃中的定位,並融匯、整合其他分區的工業相關預留用地,以打造出一片「香港優勢工業」的高地。 此外,他表示,政府應帶頭和支持業界發展「港版中試」,包括在河套和新田區發展「雙核」中試基地,前者瞄準前沿的高精尖科技研發領域,後者則以「產業培育型」為定位,推動科技成果的市場化和量產化,一方面可以幫助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同時幫助傳統工業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廠商會亦會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和平台,包括CMA檢定中心的中試中心和科技商品化中心,支援業界引入新技術、新資金,以推動科技商品化,以及在營銷、生產管理方面數碼化,提升效率和競爭力。 盧續說:「要成功推動工業再發展,『政、產、學、研』應加強協調,除了政府推出宏觀的產業藍圖及政策,學術界及工業界的參與和合作跟大學和研發機構有緊密的聯繫,促進和協調各界合作,例如廠商會去年與香港浸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推動技術轉移。」 盧金榮透露,廠商會今年將會加強與國際的經貿聯繫,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國家、中東國家,甚至南美國家,説好香港故事、吸引投資之餘,亦為港商尋找新機遇。另外,亦會積極到內地不同省市訪問,推動兩地經貿合作,協助港商拓內銷,並宣傳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協助內地企業和產業「走出去」。 盧金榮info 榮利集團(國際)董事 全國政協委員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 福建省政協委員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福建商會副監事長 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 社區投資共用基金推廣及發展小組委員會副主席 ============= 延伸閱讀:電動車全球邁向普及  香港有力成區域市場交易樞紐 ============= [...]

陳迪源:2023施政報告——經濟、科技、教育齊起飛

博客

陳迪源:2023施政報告——經濟、科技、教育齊起飛

對今天(10月25日)所發表的《施政報告》是疫情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本人對其內容給予深度的讚許。施政報告充分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對於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堅定承諾。透過去年施政報告的落實程度和政策成果,我們可以確信今天的《施政報告》會令香港在未來有更加明亮的發展前景。 對於科技創新的措施,我非常讚賞政府對加強數碼治理的重視。透過數字政府的建設,不僅能為市民帶來更高效的服務,更能夠為香港的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石。此外,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也是一項前瞻性的策略,能夠全面提升政府的數碼服務質素。當然,面對日益增長的網絡威脅,政府也已加強了網絡安全措施並積極爲關鍵基礎設施立法,保護香港社會和市民的資訊安全,這種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值得社會給予高度評價。 香港政府將在明年進行諮詢並繼續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保障值得鼓舞。這將有助於確保AI技術的發展得到法律保護,並能在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基礎上,推動AI產業的健康發展。配合AI的發展,數碼港將於明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滿足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本人認爲這將會促進進一步的產業發展,並將香港建設成為人工智能研究和開發的重要樞紐。 有助加強大灣區整體競爭力 人才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源。政府在這方面的措施,特別是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無疑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港工作和生活。我希望政府將更進一步將計劃拓展至包括內地985、211,及雙一流計劃的學府。而對於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問題,政府也已採取多項措施進行紓緩,我期待在未來能看到更多的本地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專才加入香港的行業團隊。政府決定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旨在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並為專注技術發展的青年提供更多機會。這所新大學將與業界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機會和實踐訓練,以打破學術界與職業界的間隔,並培養出更多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此外,職訓局將聚焦於為資訊科技界別提供職前及在職培訓,並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以鞏固香港的資訊科技能力。在大學學位數目的限制下,本人一直主張要利用職業學院來增加本地的人才支持。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政策,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和資訊通訊科技公司,因為高才通可能無法直接惠及這些群體。這些政策都有助於吸引和培養更多的本地人才,以滿足香港日益增長的科技需求。 施政報告亦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透過科技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社會效益。其中包括文體旅局將成立「智慧旅遊工作組」,以提升旅客體驗和管理入境旅行團;預計在2025年開始利用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接載乘客;進一步推動海、陸、空交通的綠色轉型;實施電子食物業牌照,並提供申請進度查詢服務;計劃在公共屋邨引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利用「組裝合成」和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改良建築設計和施工流程;加強樓宇安全和大廈管理;透過「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改善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並將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協助非政府機構應付發展需要。我歡迎這些政策,因為它們都以科技為基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這些政策的實施不需要市民有深厚的科技知識,就能讓市民從中受益,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效益。 對於中小企的支持也是施政報告的一大亮點。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小企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政府提供的彈性還款安排以及其他支援政策,將有助於這些企業渡過難關,為香港的經濟穩定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石。 政府將推動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發展,這包括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建立區域創新科技平台、提供資金和支援給初創企業、數字經濟發展、人才培養和交流,以及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大灣區投資基金的設立,「數字灣區」的推動,以及公務人員交流計劃,都是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 這些政策的目標,是將香港更緊密地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中。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有必要與其他城市共享資源,共享知識,並共同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這將有助於加強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並推動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同時,香港也將繼續與河套地區密切合作,包括推動「一區兩園」的發展策略,以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已經在創新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並漸漸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然而,我們仍需要努力不懈,在追求緊密融合的同時,保持香港本身的特性和優勢。 撰文:陳迪源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 ============= 延伸閱讀:陳迪源:重點企業夥伴啟動禮——香港創新科技的綠洲漸成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

可持續發展

李錦記醬料集團 傳承創新並重 延續跨世代醬料品牌傳奇

在尋常百姓家中廚房內,蠔油、豉油等醬料總是不可或缺。要談香港跨世代的老字號醬料品牌,李錦記可謂當之無愧。李錦記歷經百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跨國醬料及調味品企業;在傳承品牌的原味道外,集團秉持核心價值「永遠創業精神」,堅持突破創新,推出多元化的醬料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味的追求,延續香港品牌的成功傳奇。 撰文 劉智恒 攝影 張展銳 李錦記近年在香港市場推出多款方便醬料包、即食食品及零食。 在1888年,李錦記創辦人李錦裳在廣東省珠海南水鎮無意中發明蠔油,成立李錦記。經歷135年的發展,李錦記由最初的蠔油及蝦醬兩款產品,至現時有超過200種產品,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眾多產品當中,李錦記舊庄特級蠔油更成為家喻戶曉的王牌產品。 以客為先 提升消費體驗 李錦記醬料集團總裁 — 北亞及太平洋張勐表示,品牌的成功在於一直堅持突破創新,推出多元化的醬料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味的追求。在業務上,集團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重視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他舉例說,集團留意到近年興起「居家自煮」的潮流,特別是年輕消費群,他們更重視煮食的體驗,希望在家中也能方便地烹調美味佳餚。他說:「無論在產品品類、口味的開發或者在包裝應用上的設計,我們都推出創新概念的產品,務求更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全心服務消費者,希望能為他們帶來輕鬆入廚的樂趣,『零失敗』煮出好菜式,又可在家還原餐廳滋味。同時,我們與專業的餐飲業界合作,共同開發更令客戶驚豔的菜餚與特色口味。」 他續指,憑著團隊的創意及研發能力,李錦記在香港市場推出多款方便醬料包以至即食食品,例如「大師級」醬料包、即食鮑魚系列、即食湯麵系列、火鍋湯料包系列等新產品;亦與其他品牌合作,首次推出以李錦記醬料製作的爆谷及薯片等零食,開拓年輕人市場。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改變了市場新常態,張勐說,過去三年的疫情令大眾減少外遊及外出用餐,品牌亦因此推出多款醬料產品,令顧客可以安在家中品嚐到經典中菜或其他地方的菜式,例如金湯酸菜魚醬、川式麻辣火鍋湯料包、水牛城雞翼醬及秘製港式鹵水料包等。在產品方面,品牌推陳出新,推出升級版的方便醬料包。 他說:「一包方便醬料包已經配備所需醬料或香料,消費者只需要加入食材便能烹調出經典菜式。以金牌秘坊叉燒醬料包為例,已包括叉燒醬料包、掃面醬、米酒及麥芽糖漿,消費者只需準備豬肉,按照包裝袋上的食譜指示,便可輕鬆在家製作出粵式叉燒。」 [...]

可持續發展

商界環保協會:港零碳之旅面對六大挑戰 冀助企業轉型

綠色經濟是商界近年最關注議題之一,港府於2021年10月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提出「零碳排放」之願景,並訂明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和目標。商界環保協會 (BEC)表示,BEC 已確訂三大焦點環境範疇,包括氣候變化、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生活環境,並已經制定一套互聯相關的策略,推動零碳經濟。協會主席歐嘉榮表示,為上述三個焦點環境範疇成立諮詢小組,就香港的主要環境問題向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和其他 BEC 成員提供建議。 歐嘉榮提及,本港邁向零碳經濟面對六大挑戰,包括:實施減碳措施的需要額外成本,包括研發及技術投資等; 可供減碳基建發展的土地和空間有限;許多減碳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於短期內尚未準備好在香港廣泛應用; 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和技術人員短缺,難以滿足不同行業在綠色轉型過程中的人才需求;疫情亦拖延了邁向零碳的步伐,故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需要香港各界的參與和支持,而協會在零碳轉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將商界抱負付諸行動。協會未來與政府、商界、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民間社會團體和更廣泛的社區密切合作,就公共政策和可持續商業實踐進行研究。   商界環保協會今年踏入30周年,是一家獨立的企業會員制非牟利機構,一直推動及協助企業實行各項環保技術及措施,從而減少廢物、保護資源、防止污染,也為各企業提供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專業顧問及技術支援,以提升香港的環保效益及邁向零碳經濟。 (左起)商界環保協會政策及研究主管劉敏智、營運總監梁志峰工程師、主席歐嘉榮、行政總裁吳家穎及傳訊助理總監林碧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