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黃偉綸:港藉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助綠色金融發展

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日前出席ESG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論壇上表示,香港憑藉國際金融優勢,在區內和全球作綠色項目資金相配對,相信可以令香港綠色金融規模顯著增長。此外,香港在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有許多成果,早在2018年年成立政府綠色債券計劃,至今發行約10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務總額為2020年的4倍,約566億美元。 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     近年,各國政府及監管機構就企業的環境丶社會及管治 (ESG)表現均加強監管及披露要求,推動環保及減碳政策成為國際發展大趨勢,而投資者也越來越著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措施,綠色金融市場持續擴展,今年的論壇因而以「應對氣候風險 氣候行動融資」為主題,並雲集超過25名專家在五個專題座談環節中分享意見及經驗。   超過200名來自商界不同行業的領袖及專家出席第二屆「環境、社會 及管治與綠色金融機遇論壇」,共同探討應對氣候變化及相關的金融商機。 論壇由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辦,恒生銀行冠名贊助,並邀得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擔任開幕禮主講嘉賓、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午餐會致辭。   論壇上,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分享了有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以及香港金融業如何在國家發展中發揮獨特的作用。第一,香港可以為內地企業,包括新興科技企業提供國際化、多元化的融資服務;第二,香港可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第三,香港可成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支持內地綠色企業和項目,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的發展,配合國家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第四,香港可以發揮資產和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第五,香港可以為國家的金融科技發展作積極貢獻。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表示,國家除了在氣候科技領域積極開發及投資,還發展碳排放權和碳信用交易。至於吸引人才方面,她表示,香港可以發揮連接內地與國際橋樑的優勢,以達成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相關目標。她認為,由於ESG近幾年逐步發展,目前做相關工作的人才都很年輕。希望大學可以多些相關課程的設置,來培養更多相關人才。此外,希望政府可以吸引在歐洲有相關經驗的人才來港方面做出政策,協助企業發展ESG及產生更多碳信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企業融資部高級總監鄧兆芳表示,國家已宣布一系列關於碳排放的目標,隨著香港資本市場對相關產業的重視,已準備好吸引更多ESG資金以達成目標,同時,支持內地及其向淨零排放過渡。 此外,她建議,監管框架和上市公司必須跟上國際發展的步伐,以便能够繼續從海外籌集資金,從而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公司的地位。   論壇上,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分享銀行如何在營運、業務發展、風險管理以至社區投資的層面發揮綠色的影響力:「我們為客戶提供可持續融資方案,協助其推動業務現代化,過渡至低碳經濟;並承諾在2030年或之前在營運及供應鏈方面達到淨零碳排放,以及2050年或之前將客戶融資項目達到淨零碳排放。在社區方面,由今年起的五年,我們每年投放最少25%社區投資資源於氣候變化項目。」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午餐會致辭。 各界領袖在「2022年環境、社會及管治與綠色金融機遇論壇」聚首一堂,共同探討應對氣候變化及相關的金融商機。參與嘉賓包括: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前排左六)、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前排左五)、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前排右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