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 綠色力量

「綠色」許多人都會聯想到的是和平、協調、新鮮、青春及希望。人們常說「香港地少人多」,籠屋和劏房的問題更是給人香港極度擠迫的感覺。正是如此人們卻忽略了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佔地44300公頃,加上農地、濕地公園和自然生態區域,香港有75%土地為郊區。按漁護署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100萬至1300萬人次造訪郊野公園,所以香港除有漂亮的維港景色,還有大量優美的綠色生態環境。 在兩年多的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很多心理學家對市民因面對隔離、停業等產生負面情緒而感到憂慮,而這正是發揮綠色力量的時候。市民若能常常見到綠色植物將產生和平和希望,但疫情嚴重出行郊區總有風險,但要在擠逼的市區找到綠色力量有何辦法? 「社區花園」(Community Garden)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社區花園意指由一群社區人士共同耕種的一塊公共或私人擁有的土地。與一般公園不同,社區花園通常是由一群不受薪的義工擔當園丁負責打理,亦會設立委員會,讓社區人士參與管理。勞福局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的刊物中,提及一些國外例子如何利用社區花園在疫情期間為社區帶來特殊效益,包括: 一)在美國,因運輸暫停或延遲令低收入家庭市民未能負擔昂貴的食物開支,便利用社區花園生產農產品送給有需要的人。 二)在英國,有一項國家花園計劃給予市民機會在封城期間,能讓其再次接觸到戶外空間及與人接觸,有助援解市民在疫情下的壓力和焦慮,促進心理健康。三)在加拿大,由於員工生病、商店關閉或供應中斷,傳統特色食品的小企業均出現貨源短缺及食品成本急升,用社區花園來種植一些天然食材,可維持生活習慣和飲食傳統,有助促進社區文化交流和共融。 回看香港,已有不少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在各區的住宅或商業大廈天台等築起社區花園或天台農莊。在設計、規劃及施工上獲得政府相關部門許可後,可以為社區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包括「綠色生活」:環保、協作、持續;「綠色生命」:反思、關愛和轉化;「綠色教育」:知識、正向、團結。 在香港這國際都會推廣綠色力量非易事,實際回報和經濟效益是最大阻力。然而文明先進城市更需要支持以愛為目標的建設,尤其現在全球都著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發展,相信推廣社區花園和天台農莊將會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撰文: 廖錦興  萬通集團國際行政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