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Vikey Chen:「移民潮」持續 | 父母不惜揼本幫仔女學英文

我嘅一位香港朋友準備做媽咪,上個月用六萬蚊買咗一套英文教材。 我笑佢:「BB仲喺肚裏面喎!」點知朋友輕描淡寫道:「唔早㗎啦,好多人用埋嚟胎教,仲直接買多元智能套裝。可惜我唔夠budget,唯有買住基本版先。」 六萬蚊,絶對唔係一個小數目。喺父母眼中,呢種「非常」早已成為「正常」。借用朋友嘅話:「呢啲錢唔慳得,將來如果移民,唔識英文就頭痕。」根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近發佈嘅資料,42%受訪港人打算移民。大勢所趨,我嘅朋友亦難抵洪流。 好多父母都想仔女英文嘞嘞聲,用咗好多時間、精力、當然仲有金錢,都成效甚微。到底點先可以事半功倍,將學英文變成一件自然好玩嘅事? 「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最有效 我嘅美國朋友Giancarlo Di Mizio,佢嘅一對仔女精通三種語言: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從事語言教育及研究十幾年,就職Indy Language Center教育總監,佢認為要培養多語言兒童,最有效嘅方法係「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而昂貴教材只係其次。 「一人一語」係指,與小朋友日常接觸嘅人,只講各自擅長嘅一種語言。對Giancarlo嘅仔女而言,媽媽講英文、爸爸講意大利文、保姆講西班牙文。有啲父母擔心,呢個做法會造成語言混淆,最後搞到兩頭唔到岸。 Giancarlo認為,只要大人貫徹始終,堅持只講一種語言,小朋友會學識根據談話對象轉換語言。多語言環境中成長嘅小朋友,都可以「自動轉台」輕鬆無難度。 切忌唔鹹唔淡「中英夾雜」 「一人一語」係個好方法,不過並非所有父母都擅長英文。Giancarlo話,如果你英文半桶水,不妨搵他人代勞,千其唔好中英夾雜。例如「呢個apple好red」,喺同一句話裏面不斷「轉台」,只會搞到仔女頭都暈。打亂語言學習,阻礙佢對不同語言嘅判斷。 我有位香港朋友,佢嘅工人姐姐無論煮飯定做家務,都完全無天分。但係朋友好滿意,而且續約再續約。我不解,朋友一語道破:「呢個姐姐英文好得,阿女英文咁好全靠佢。」 語言源於生活,朋友明白呢個道理。自知英文麻麻嘅佢,選擇搵外援,將英文融入阿女嘅生活。呢位工人姐姐洗杉煮飯唔在行,佢嘅selling point係一口高水準嘅英文。朋友如獲至寶,各取所需。 如果你英文好好,家中又有菲傭,不妨沿用「一人一語」原則,俾仔女學埋菲律賓文。我嘅一位朋友,當年屋企菲傭識英文,但係父母要求菲傭只講菲律賓文(Tagalog)。久而久之,朋友對菲律賓文就駕輕就熟。佢話:「啲親戚仲笑我阿爸阿媽,唔明仲咩學啲偏門嘢。」 40年後嘅今日,朋友佩服佢父母嘅遠見。佢碩士畢業後,加入一間行內數一數二嘅VC創投公司。因為識菲律賓文,公司安排佢飛過去半年,實地考察並研究菲律賓農業投資市場。呢個經歷,成為佢喺創投界大掌拳腳嘅踏腳石,至今平步青雲。 善用「情感策略」同「感官刺激」開心學英文 Giancarlo 係YouTube「香港Vikey移民美國」一連4集講「學英文嘅各種竅門」(https://youtu.be/PvStMCCE4ko),佢覺得語言學習講求方法:「與其用六萬蚊買教材,不如攞去同一班講英文嘅朋友吃喝玩樂!」佢好認真咁講:「社交實際上係運用情感策略,融合感官刺激。既輕鬆自然,又事半功倍。」 當你心情好,係咪一切都充滿希望,甚至覺得無所不能?Giancarlo話,積極嘅情緒會將你嘅學習潛能發揮到極致。而吃喝玩樂帶來嘅感官刺激,有助記憶新語言。佢仲話,腦神經嘅發展將持續一生,大腦充滿可塑性。新嘅生活體驗及人際交往,都會幫助腦神經形成新迴路。 所以,當你同講英文嘅朋友,一齊做有趣嘅事,進行大量有背景有意義嘅對話,大腦會將英文內化。加以時日,你自然可以直接用英文思考同表達。 我嘅一位朋友鍾情法國文化,因為喺大學工作,幾年來識到不少法國交流生。疫情前,佢一家人幾乎每個週末,都帶啲法國學生捐窿捐罅周遊香港。5歲嘅阿仔雖然無上過法文班,但已經可以同法國友人溝通無阻。朋友嘅無心插柳,正係「吃喝玩樂」情感學習法嘅完美詮釋。 掌握竅門,萬變不離其宗 不過,如果識唔到外國朋友,可以點幫仔女學英文? Giancarlo話,如果父母已經買咗教材,其實都可以好好利用。例如,父母不妨引導仔女,將鐘意嘅英文故事改編。呢個再創作嘅過程,可以刺激好奇心同創意,比單純記憶故事內容更有效。或者,選取教材中好聽嘅英文歌,同仔女一齊加入舞蹈元素。邊唱邊跳,開心之餘又刺激感官。 你就算唔買教材,網絡都有好多免費資源。只要你明白「積極情緒」同「感官刺激」嘅重要,就可以自創適合仔女嘅方法。掌握竅門,萬變不離其宗。 如今「移民潮」持續,父母不惜揼本幫仔女學英文。如果唔想洗冤枉錢,就切勿心急亂投醫。無論你想仔女搵份好工,定係計劃移民,抑或想下一代睇得明「美國獨立宣言」嘅天賦人權同自由平等,學英文都要記得理性消費。 ****************************************** 撰文 :陳曉瑋 Vikey Chen「香港Vikey移民美國」版主   [...]

理財管理

友邦香港推多元貨幣計劃 力拓本地客

友邦香港宣布推出全新AIA 「盈御多元貨幣計劃」,回應客戶對長線財富規劃的殷切需求,支援客戶籌劃及實現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富目標,靈活把握環球貨幣優勢。 友邦香港及澳門業務策略及財富管理總經理謝佩蘭(右二)、產品策劃部部門主管馮偉成(左二) 、市場及業務策劃總監蔡明雄(左一)及首席品牌及傳訊部總監姚綺芬(右一),宣佈推出AIA「盈御多元貨幣計劃」。   此計劃極具彈性,特設市場罕有多達六種貨幣:人民幣、美元、澳元、加元、港元及澳門幣供客戶選擇,投保後更可因應個人需要,透過轉換保單至當時盈御系列內提供之最新計劃,更改保單貨幣。友邦香港及澳門產品策劃部部門主管馮偉成表示,以滾存40年為例,該產品的預期內部回報率(IRR)可逾6厘。 計劃還設有「紅利及分紅鎖定選項」、「更改受保人選項」及「第二受保人選項」,以及365 天的「失業延繳保費惠益」等多項特點, 幫助投資者達致人生的理財目標。 彈性理財方便管理環球貨幣 友邦香港早前探討香港市民的長遠理財計劃,委託獨立市場研究公司進行調查,發現當中每5 位有子女的受訪者,就有一位表示會安排送子女到海外升學,然而有不少受訪者的儲備仍未達標,欠缺長遠理財規劃。 友邦香港及澳門業務策略及財富管理總經理謝佩蘭表示,友邦香港一直鼓勵客戶作長線理財規劃,讓將來可輕鬆實踐不同人生階段的目標。她表示, 「盈御多元貨幣計劃」積極回應大眾對彈性理財和環球貨幣的殷切需求,提供多達六種貨幣和更改保單貨幣的選項,方便根據世界環境轉變,把握貨幣優勢,長遠滾存財富。 今年港擬招聘6,000人迎通關 [...]

博客

梁穎雯:香港的英國移民潮與家族信托規劃

香港這一陣子的局勢,除了需要面對差不多已經變成常態的疫情防控外,表面上是平靜了,但還是有不少為了保障孩子學業的家長考慮移民海外。當中,作為專業信託服務供應商的我,眼看不少持有英國海外公民護照(BNO)的人士,在為何時搬到英國、去英國哪裡、如何安排子女升學、以及把哪一部分的資産帶去英國而在發愁。 香港的稅制簡單,對於在香港長期生活的香港人來說,可能不太了解英國的繁複稅種及高稅率。雖然我不是稅務專家,可是為了幫助客戶做好規劃,也需要為他們籌劃一下。例如,英國的個人免稅額不高(英鎊12,500),個人所得稅也比香港高(最高45%),加上變成英國稅務居民後,對於個人的全球投資與資産,都需要繳納資産增值稅(28%),還有遺産稅(40%),實在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如果打算離開香港遠赴英國的話,在離開之前設立境外家族信託,就可為繼續留港生活及以後搬到英國生活的家人,提供穩定的保障。 第一,透過香港信託法成立的家族信託,由於是根據香港的法律法規而成立,而設立信託的時候,已經為客戶把資産的法律擁有權從自己本身剝離,法律上不再屬於客戶自己。所以不會因為客戶自己本身移民,而需要繳納潛在的英國稅賦。已經放進家族信託裡的資産,也可以根據香港的法律法規,在一個免稅的環境裡繼續投資,達到預期最佳的長期回報。 第二,由於資産的擁有權已轉移,已經放在信託裡的資産,也不需要繳納英國高額的遺産稅。而客戶自己與家人在英國生活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自己與家人的需要,與該年的免稅額的規劃後,才從信託裡提取流動資金,達到最佳合法節稅與傳承安排。 第三,如果有繼續留在港居住的家人,如長輩,作為家族信託的受益人從信託裡提取流動資金使用,直接在與英國沒有任何關係的家族信託裡提取,亦不會影響已經作為英國稅務居民的家人的任何財政安排。 大家在移民、長期生活財政安排、財富保存、財富傳承與子女教育的十字路口上,有沒有為自己好好規劃呢?   撰文:梁穎雯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凱銀信託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

博客

思考對談:劏房租務管制 好心做壞事?

本港房屋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不少市民愈住愈細,蝸居在劏房。政府早前委任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早前發表報告書,提出小設立劏房租約「2+2」標準租約年期,即首兩年業主不能加租,已住兩年的租客可優先續租;及設立加租幅度以15%封頂。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日前與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在電台節目中均質疑小組成員不太熟悉租務市場,擔心劏房實施租管會變成好心做壞事。 湯: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 何: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   何:先談談劏房問題。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最近提前發表了一個報告書。我覺得劏房這兩個字已可值得斟酌,劏房應怎樣去定義呢?   湯:我以都住過,我在澳門長大,之後前往香港讀書住的都是板間房,房東將三個房間分租,幫補收入。其實劏房過去都幫了不少人,若不是有劏房,相信不少人要露宿街頭。   何:界定劏房都困難,若說是面積細,不少酒店房間都好細小。部分酒店甚至在疫情下將房間變成月租,部分租金還低過劏房。   湯:住劏房的人確是肉隨砧板上,業主要收多少便要交多少小,這個小組突然出個報告,但兩年容許加租15%明顯是太高。   何:報告提出租約要簽兩年死約,兩年後加租不能多於15%,這是坊間最熱門的討論。   湯:我覺得小組對租務市場不太熟識。因為好小租務個案兩年之後可以加租15%,10%亦都很少,因為利息低,租金難以大升。現在給人錯覺,政府容許加租15%,業主自然會加到最盡。我聽到不少業界人士說要多謝政府,因為這個報告真是不做好過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