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碧瑤綠色:料垃圾徵費後回收及綠色科技業務增長

本地綜合環境服務集團碧瑤綠色,行政總裁吳玉群表示,垃圾徵費將於今年8月正式推行,集團作為回收商,預料垃圾徵費會對集團業務和營運帶來正面影響,預計政策推行將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相信能為集團智能回收機、廚餘回收機以及相關智能科技業務,帶來巨大商機。 碧瑤綠色(1397)日前公布全年業績 碧瑤綠色主席吳永康指出,現時集團回收業務已涵蓋所有回收品,相信未來的服務需求將大大增加。集團已提早為垃圾徵費部署,現時有足夠資源和設施捕捉未來機遇。 吳永康指,根據 2023 年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 50 萬個新增房屋單位,相信為集團多個包括清潔、園藝、滅蟲、廢物處理、回收服務等核心業務帶來契機,不過目前難以估計集團將來可以在「北部都會區」取得多少合約,集團未來亦有意將業務擴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 碧瑤綠色(1397)日前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全年業績,收益23.27億元,按年升29.8%。純利4,711.1萬元,按年跌12.3%;毛利2.061億元,較去年增加36.5%。每股盈利11.35仙,派末期息3.4仙,上年同期派3.8仙。撇除政府的非經營性補貼後,集團年內經調整純利4,637萬元,按年增加36.7%。 集團指,經調整純利大幅增長,主要由於香港垃圾徵費計劃為集團回收及綠色科技業務帶來增長動力,加上集團成功從政府、半官方機構及私人機構獲得新清潔服務合約,以及規模效應帶來效率提升。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李慧芬:借助垃圾徵費政策 碧瑤綠色穩步上揚

博客

李慧芬:借助垃圾徵費政策 碧瑤綠色穩步上揚

過去幾年,由於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業績見紅,股價大幅跌水,但碧瑤綠色集團(1397)卻受惠疫情,即使現在已復常,但其業績卻繼續做好,股價拾級而上。 四十多年來碧瑤綠色(1397)服務市民,現時已發展成為一間提供專業綜合環境服務,且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為香港政府、公營機構及私營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包括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生產、園藝綠化工程及綜合病害蟲管理等。 覆蓋公共服務、私營機構 碧瑤綠色集團(1397)成員包括 : 碧瑤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碧瑤蟲害管理有限公司、碧瑤園藝工程有限公司、德泰園景工程有限公司、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碧瑤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及碧瑤綠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每間成員公司都有各自優勢,亦可相互配合。 集團及其成員公司服務的地區及範圍包括向甲級寫字樓及工廠大廈提供清洗幕牆、高層玻璃及水缸等;向不同規模的住宅樓宇提供整個屋苑的專業清潔及公共衛生服務。集團是本港康文署之主要清潔承辦商,過往及現在服務的場地包括各大公園、海灘、水上運動中心、康樂度假營、泳池、體育館、博物館、圖書館和大會堂等;集團的客戶還包括食環署、運輸署和路政署。 碧瑤(1397)提供的環境服務包括清掃街道、公共廁所清潔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消毒服務和環境改善服務,多間規模大大小小的商場及購物中心都見他們服務團隊;而大學、職業培訓院校等教育機構,碧瑤(1397)也向他們提供清潔學校設施、課室、演講室、電腦室、廁所和禮堂、學校操場、足球場、運動場和泳池、學校辦公室、圖書館和實驗室、學生宿舍等。 近日碧瑤(1397)發放好消息,繼去年獲得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智能綜合回收機合約後,再取得兩項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合約,將提供智能廚餘回收機及其維護服務,助力居民高效回收廚餘,並減少垃圾徵費支出。集團表示,現時全港僅有35%公屋配置了廚餘回收機,政府有計劃今年內擴展至全港所有公共屋邨,私人屋苑的廚餘回收機佈局則仍處於起步階段,憧憬垃圾徵費即將實施,相信旗下廚餘回收機及相關回收業務將迎來龐大商機。 技術分析方面,集團股價穩步上揚,預計中線有望升至2016年高位1.12元,投資者不妨趁低吸納。 撰文:李慧芬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 (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 延伸閱讀:李慧芬:無人零售成風口 [...]

黎家聰:走出低谷 碧瑤綠色(1397)前景光明

博客

黎家聰:走出低谷 碧瑤綠色(1397)前景光明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晚出手加大力度引導外匯市場信心和預期,宣布自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兩個百分點,即由現行的6%下調至4%,希望將匯市和大市都拉上一把。而大市一直下沉,有時候就要細心一點去尋寶,找一找有沒有一些有前景但價格仍是很便宜的股票。經濟學上,有一個理論叫效率市場假說,這個假說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股票的價格會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訊息。碧瑤綠色集團(1397)正正就是這個假說的例子。 碧瑤綠色的標誌相信在香港的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這股票從2014上市以來就一直向下,2020年更創下了0.159元的歷史低位,但這不代表碧瑤業務弱,最近就開始看到效率市場的感覺。事實上,去年公司收入達17.93億元,較同期增長約40%,股東應佔溢利達5,370萬元,按年大升約3.2倍。早前公司亦發出了盈喜,預期於2023年上半年取得股東應佔溢利約2,130萬至2,32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0%至30%,最後得出的成績表都很接近,溢利2174.1萬港元,同比增長27%,增長十分可觀。從這些跡象可見,碧瑤的春天也許即將來臨。 在手合約創下新高 如果有留意碧瑤的公告,你會發現碧瑤中標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政府合約。目前,公司約八成收入來自政府及半政府機構合約,可見公司與政府關係良好,可說是有一個「大靠山」,未來有望繼續接下政府的合約,業務相對穩健。2022年,公司再上一層樓,成功獲得共30.8億元新合約,手頭合約按年大幅增加約67.3%至約35.9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外,公司於也維持約43.7%的較高投標成功率,比2021年度的39.5%更高。 手頭合約多,代表了什麼?手頭合約一般為2至3年期,分幾期入帳。這意味了,未來幾年的收入保證。單單是2023年,將會有約17.951億元的合約確認入賬,這已超過了2022年的全年收入(17.93億元)。而新公告上,2023年上半又成功獲得共20.4億港元新合約,成功將本集團的手頭合約由約35.9億港元激增約27.0%至約45.6億港元,可以預見碧瑤未來的收入將持續增長。 此外,碧瑤過去一直致力轉型,不斷引入新技術,由傳統的環境治理,垃圾運輸轉型為創新科技型的環境治理商。這不單止可減少人手開支,還可有助減輕人手勞損、工傷,有助降低員工流失率等人力資源的不確定性。而發展綠色科技更讓碧瑤接到更多類型的合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去年的手頭合約能大幅增加。 今年5月,碧瑤就中標食物環境衞生署批出的一份為期兩年的服務合約,為超過800個公共廁所、旱廁及公共浴室提供人流點算系統服務,協助政府監測人流並優化服務水平。當中涉及由尖端人工智能(AI)、飛時測距(ToF)及物聯網技術驅動的系統。碧瑤贏得此合約,可說是一個標誌性的勝利,展示出公司轉型ESG綠色科技的成果,開拓未來綠色科技業務的發展空間。 另外,「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即將於2024年4月1日起實施,預計政策推行後將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這或將帶動碧瑤回收服務的業務量。對此碧瑤多年來亦已有所部署,由收集箱到發展自己設施處理回收物等,相信碧瑤定可把握是次機遇,打開一個新的增長空間。 總括而言,碧瑤主要做政府生意,穩健性高,手頭合約多,有收入保證。轉型發展綠色科技及「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的展開將為碧瑤提供一個全新而重大的增長空間。加上股東名單中有著名投資者David Webb坐陣,據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他最新的買入價是$0.47,相信這也令人也增加了一些信心。碧瑤市盈率目前只有約4.6倍,遠低於歷史平均的8.82倍,這對有望保持增長的公司來說是非常便宜,唯一弱點是成交量真的偏少,可能反映不到真實價值。有興趣投資環境治理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

博客

李慧芬:環衞需求穩定,碧瑤綠色(1397)可吼

一場世紀疫情除了令「宅經濟」及抗疫股抬頭之外,其實,更為「貼地」的清潔衞生服務類行業亦可受惠。事實上,香港環境衞生服務市場自2003年「沙士」以來呈穩定增長局面,食環署2019至20年度在街道潔淨服務、廢物收集服務和防治蟲鼠方面的預算開支合共13億元,較其2003年相關外判服務合約總值近4.9億元大幅增長近2.2倍,本地行業龍頭碧瑤綠色(1397)可留意。 雖然世紀疫情令到各行各業均受到影響,但從以上的數據反映,環衞行業較其他行業少受到經濟下行壓力拖累。除了行業收入穩定外,應收帳風險亦遠低於其他行業,因為公司客戶主要爲香港政府及半官方機構。 另外,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香港廢物管理服務巿場規模由2013年的4.27億元,預期增長到2023年的8.92億元,同樣爲10年間增長逾1倍。以報告預計2019年香港廢物管理服務巿場規模達6.56億元及碧瑤2019年廢物處理回收收益近1.65億元來計算, 碧瑤較同業早切入廢物回收巿場的策略,已體現先入優勢。 集團與歐綠保及太古已成立合營企業,建立香港首個可達食品級塑膠回收及處理設施,令集團由傳統的城市清潔業務、廢物回收業務,更進一步涉足到廢物處理及其中的循環再造業務,由廢物回收商進一步成爲香港其中一間主要廢物處理公司。 中國自2018年起全面禁止接收洋垃圾,加上香港堆填區近期臨近爆滿的情況,廢物處理及循環再造設施成爲其中一個解决問題的出路,有望爲集團在可見將來的業績增添另一盈利貢獻來源。 業績方面,集團去年虧損1,103萬元,其實爲會計帳上的虧損,若不計期內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3,918萬元的一次性會計影響,實際純利約2,815萬元。在目前收入靠穩、成本有望得到政府補貼的舒緩下,業績料平穩向上。 估值方面,集團截至去年底止淨資産值(NAV)2.37億元,每股NAV約0.57元,現價較NAV存在折讓之餘,而此NAV更爲自有物業重估前的價值,換言之,現價亦隱藏了一旦物業重估後NAV便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的利好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