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2022/23年度院士榮譽資格及 社會關愛獎項頒授典禮」隆重舉行 表揚65位傑出院士及9個獲獎單位 展現社會關愛精神

由社會企業研究院主辦之「2022/23年度院士榮譽資格及社會關愛獎項頒授典禮」於1月1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圓滿舉行。社會企業研究院希望通過「院士頒授計劃及社會關愛獎項計劃」甄選各界之領袖,作為行業楷模,推廣社會關愛精神及引領更多企業意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 是次典禮菁英雲集,更邀得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GBS, JP、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GBS, JP、世界著名慈善家趙曾學韞教授BBS, JP、香港品牌發展局榮譽主席黃家和先生BBS, JP、黃玉山教授SBS, BBS, JP、林筱魯先生SBS, JP、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先生MH, JP、香港中國婦女會副會長周梁麗芬榮譽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傅浩堅教授BBS, MH, JP﹑劉智鵬教授 BBS, JP擔任主禮嘉賓。 是屆「院士資格評選計劃」甄選出三位榮譽院士,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Prof Kurt Wuthrich,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 JP及蘭桂坊集團創始人盛智文博士。盛博士致辭時表示:「我已扎根於香港50多年,視香港為我的家。回饋社會,讓人們得到快樂是我人生使命。香港充滿機遇,未來將與中國並肩同行。我非常相信香港的核心價值觀:韌性,毅力,靈活性,敢為人先的精神;我希望年輕一代不僅擁抱這些核心價值,更將它們帶到更高,讓香港發揮獨特優勢,開創新局面。」 蘭桂坊集團創辦人盛智文博士(中)獲頒榮譽院士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在獲獎時提到:「作為高等教育領導者,我相信年輕人的潛力、科學發展與知識的力量。儘管現今世界充滿各種重大挑戰—貧困、經濟衰退和糧食短缺等,但我們一如以往,砥礪前行。香港大學一直盡最大努力,造福香港、國家和世界。在可持續發展上,港大亞洲排名第一。我們成立研究所,鑽研氣候變化,培育下一代領袖。從科學到政策,教育或研究,港大都一直領先。願我們都有更美好的未來。」 為表彰亞洲各界領袖和企業對「社會關愛約章架構」六大範疇方面的傑出表現與貢獻,今年「社會關愛獎項計劃」共甄選出9位得主,包括獲頒「社會關愛企業卓越獎」的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服務集團及「亞洲社會關愛女領袖獎」的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行政總裁梁可婷女士,在見證下接受殊榮。 此外,本院與香港復康力量合辦的「ESG領袖峰會」亦於同日上午舉行。峰會匯聚近300位上市公司CEO、企業高管、社企、非牟利機構等行業領袖。隨著氣候變化和碳減排日益重要,峰會以「共促香港發展 邁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由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教授分享後疫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而與會者會就香港未來的ESG經濟圈﹑企業合作﹑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等大趨勢及議題交流意見及分享經驗。 [...]

企業策略

盛智文 X 楊聖武 商界攜手 生物科技抗疫之路

由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面對空前疫情,政府亦只能接連推行不同階段的防疫措施,並推出經濟支援方案,以解市民生活上及商界經營者的燃眉之急,其後亦為市民提供病毒檢測服務。但面對廣大群眾,根本是供不應求,於是委派承辦商,直接為市民及商界提供病毒檢測服務。Prenetics便是承辦商之一,其聯合創辦人楊聖武(Danny)擁有豐富的創業經歷,由早年從事網購到後來研發生物科技,一步一腳印,創業之路不簡單。 上月中,Prenetics便聯同蘭桂坊集團為多間餐廳派發病毒檢測套裝,以圖提升餐飲業在疫情下的安全度,令顧客放心進內光顧。蘭桂坊集團盛智文表示,餐飲生意難做,現在最重要的,是重建顧客對餐廳防疫的信心,希望藉此可以挽救業界。 C:Capital CEO X Entrepreneur D:楊聖武(Danny Yeung,Prenetics聯合創辦人) 20萬次的檢測承諾 C:這個項目名為Project Screen,公司在政府委任下,會為香港1.6萬間餐廳,共約20萬食肆員工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目前計劃的進度如何? D:公司現(7月18日)已派發2萬樣本瓶,並先後於黃大仙及慈雲山等高風險地區向市民派發,至今完成8,000至9,000次測試。Prenetics的實驗室每日可完成約5,580次檢測,而食肆員工將樣本提交後,大約等待一至兩日即有結果。我亦預計,至8月初時,我們實驗室的檢測次數可增至每日兩萬次,不過我們目前仍在與政府商討何時能完成20萬次檢測。 C:疫情嚴峻,所以在檢測方面,現在仍是供不應求? D:隨著疫情大幅度地擴散,公眾對於檢測的需求已激增至每日2萬次,但現時檢測產能的而且確無法滿足私人方面要求的。Prenetics在過去一周已為此而增聘50名員工,短期內亦有計劃再增僱30至40名員工,目的都是希望將檢測能力從目前的每日5,580個,提高到每天2萬個以上。我亦非常同意,檢測能力不足絕對是一個持續的危機,因為就算現在檢測呈陰性,並不等如下周亦會呈陰性的。 從CircleDNA到Project [...]

博客

海洋公園虧蝕有感

隨著上年修例風波事件和今年新冠肺炎肆虐,近半世紀歷史的珍寶海鮮舫於本年3月2日告別香江。想不到珍寶海鮮舫於1971年發生火災尚能浴火重生,五十年後面對政經困境卻回天乏術,令人唏噓! 過去喜氣洋溢、紅紙飛揚的囍帖街,有著不少夫妻情侶佳偶天成的美好回憶,卻終在2005年11月6日拆卸,今天只是一條購物大道。2007年7月有市民聚集反對拆遷的一級歷史建築──皇后碼頭,今天亦成為灣仔繞道。類似例子,多不勝數。 香港海洋公園於1977年1月10日開幕,耗資1.5億元,歷時4年半才興建完成,是香港的標誌和旅客必遊之地。可惜海洋公園在修例風波事件和新冠肺炎爆發前已連續3年虧蝕 : 2015/16年度蝕2.411億港元,2016/17年度蝕2.344億港元,2017/18年度蝕2.365億港元,而2018/19年度受修例風波影響更虧蝕了5.57億元。 回想2003年,海洋公園虧損八千多萬,當時「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接手救亡,海洋公園營業額回升,入場人次更一度超越香港迪士尼樂園,經歷了黃金十年。但自盛智文於2014年離開後,海洋公園又轉盈為虧。經營不善自然難逃結業命運,此乃商業社會的不變定律。縱使不捨,但政府若以納稅人金錢為其填坑,諸多消失的舊街舊物又焉能釋懷?為何珍寶海鮮舫、囍帖街、皇后碼頭不獲保留? 香港土地嚴重不足,房屋供不應求,海洋公園依山面海,復有南港島線接駁,實為興建房屋的理想地段。樓價高企無疑是今天年青人怨氣來源,興建多些公營房屋才能令青年人看見曙光。再者,海洋公園只有四十多年歷史,歷史價值遠低於皇后碼頭,可用空間卻遠大於皇后碼頭,為何今天不能斷捨離這年年虧蝕的主題樂園,為下一代興建房屋? 海洋公園大可賣盤、找財團接手甚或光榮結業完成其歷史使命。經營不善而要特區政府和納稅人淘腰包卻有違自由市場汰弱留強原則,殊不可取。 (文章為筆者個人意見)   撰文:譚國偉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優才書院校長     [...]

名人系列

蘭桂坊創新路 Allan Zeman

盛智文(Allan Zeman)在香港,應是無人不知的名字,單單他令香港海洋公園起死回生的事跡,已街知巷聞。他在香港飛黃騰達,香港是其福地,一手創立蘭桂坊,令這條昔日的窮街陋巷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名勝,又為他頭上添上一個光環。世界在變,在事事皆以「創新」為上的偌大市場上,盛智文繼續揮灑自如地創新不斷。他說:「我的工作,就是創新,不停為市場帶來新的東西。」蘭桂坊已發展了30多年了,要繼往開來,他選擇了迎向新科技,藉此走進年青人世界,在吸納年青顧客同時,亦持續發展。 由加州開始 曾聽過一個冷笑話,說盛智文的成功,始於加州。聽來亦有道理,此加州不同彼加州,因為盛智文的加州,其實是早年一間位於蘭桂坊,名為「California」的酒吧兼餐廳,亦是他在蘭桂坊的事業起點,他的發跡之處,而「California」亦是蘭桂坊的早年地標。 關於他的威水史,其實很多人都已略知一二。話說在70年代,當是只有20歲的他,由於看準了當時香港低稅率的優惠政策,毅然隻身來港創業,並成立成衣貿易公司Colby International(已於2001年售予利豐集團,作價22億元),並很快於一年內賺取人生第一桶金,因此他其實亦是「廠佬」一名,並提到在年輕時經常要到九龍的工廠區工作。80年代初的蘭桂坊,只是一條不為人知的小街;它雖位於中環,卻又處於中環的外圍,當時蘭桂坊內的租戶,主要以花店、肉檔、小印刷店為主,毫無人氣,自然不受商業市場注目。盛智文卻如獲至寶,將之化之腐朽為神奇,開展他的發展大計。 那是80年代初,物質日漸豐裕的年代,隨著香港經濟起飛,越來越多外資企業來到香港發展,而那些外籍僱員卻發現香港仍未有一個可供他們在星期五晚、週末日消閒娛樂及享受夜生活的地方,於是盛智文就靈機一觸,先在蘭桂坊開了「California」,然後逐步實踐他的蘭桂坊拓展大計。「它雖然不是處於中環核心地段,卻與皇后大道中只是相隔一條街而已,其實是很容易被人所看見的。很多人認為它有不少先天缺點,如街道狹窄、轉角多,交通不便,經常塞車等,但那卻正正就是經營酒吧與夜店的成功竅門之一,如此擠擁的空間,不就是更容易留住客人吧?」 如是者一步一步地建立他的餐飲王國,成就「蘭桂坊之父」之名。1988年購入了整幢加州大廈,4年後再購入加州娛樂大廈,經過往後近30年的發展,今日的蘭桂坊,既是一個國際知名品牌、景點,同時雲集了過百間餐廳、酒吧、會所,當中有七成的業權仍是盛智文名下。它亦將香港蘭桂坊之名,幅射至全世界,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它又是一個龐大的社區,象徵了香港中西文化融和的特色,還有呈現出來的一份都市無窮活力,而這正正就是「蘭桂坊」具有的獨特魅力,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就算今日,蘭桂坊這個品牌已在內地多個城市進行複製,但香港的蘭桂坊,仍是最獨特的。 創新求變的時代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城市,「變化」、「求變」原是一個旋渦,走出了這個旋渦,又有一番新的景象。 全新的加州大廈,樓高27層,雲集了城中多間頂尖餐廳、酒店、時尚生活品牌、健身品牌及創意零售品牌,完全有別於城中其他商廈的經營方式,是這位「蘭桂坊之父」的又一示範之作。 「我已在這裡35年了,見盡了所有事。其實不止餐飲業,各行各業都是如此的。所謂零售業的本質,根本就是如此。至於那些餐廳因為老化,然後倒閉的原因,是因為太舊了,同時又不作任何改變,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不停地轉的,你若不作任何改變,自然遲早被市場淘汰。現實是,一間關了,一間又開,最近我們便引入一間來自紐約的新餐廳,又為客戶帶來新的餐飲體驗。」 走向未來 要引領蘭桂坊走向新里程,他指出其中一個途徑,是走科技之路。他坦言自己熱愛科技,擁抱科技,當今很多新的科技,如AI、AR、VR等,他都親身接觸過,並有一定認識。 近年的蘭桂坊,已積極引入新的科技元素,如今年初二月,便宣布與信用卡公司合作,成為今年蘭桂坊的指定支付方式,藉此推廣以信用卡或手機進行的非接觸式支付方式。來到剛於上月舉行完畢的「蘭桂坊音樂啤酒節」,更是首次與嚐味餐單平台「肥美達人(Feed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