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香港毛皮業協會榮譽會長王博文:皮革業邁向可持續發展

皮革業是本港傳統工業。香港毛皮業協會榮譽會長、工總(毛皮與皮革成衣)第29組主席王博文表示,隨著先進的皮革加工技術及生產技術,令皮革製品業升級,皮革業已走向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包括採用綠色生產程序、顧及動物福祉,以及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更多業界生產商早已習慣根據認可的審核標準,他舉例指國際毛皮協會早前推出「天然可持續皮草標誌」(FURMARK)的認證制度,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可迅速追蹤皮革來源至生產資訊,提高資訊公開透明度,以評估可持續性表現,確保產業鏈內每一件皮革產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標準。 香港毛皮業協會榮譽會長王博文。 化學纖維要500年才能被降解 王博文指出,外界一直對行業存有誤解,指皮革製品行業一定不環保、罔顧動物權益的形象。他說,近年快速時裝(Fast Fashion)的興起,很多人每一年、每一季都換新衣服。「根據時裝界的數據資訊顯示,一件冬天禦寒衣物的壽命週期只有一至兩年時間就會被棄置,全球每年就大概有9,200噸紡織品被棄置,當中大部分為難以被分解的化學纖維如聚酯纖維,長遠對環境帶來極大隱憂,相反純動物毛皮纖維所造的皮衫,它是天然材料,研究顯示純動物纖維僅需6個月即可於泥土中分降,加上皮草耐用程度高,可穿十年以上,即使款式設計不合時,也可隨時升級再造(upcycling),改成新款。因此毛皮是可持續、環保的天然物料之選,而生物降解需要5年左右。相反,由化纖造成的衣物,基本上則需要500年才能被降解,兩者分解時間差別懸殊,對環境影響深遠。」 他續指,毛皮製品和非毛皮製品在碳排放方面亦有明顯分別。將一件天然毛皮產品製成禦寒衣物的碳排放量大概是6公斤二氧化碳;而製作一件合成化學纖維禦寒衣物的碳排放則達32至36公斤,足足比天然毛皮成衣的碳排放量高5至6倍。若以每一至兩年換一件衣物來推算,32公斤的碳排放數量一下子便可在十年內飆升至160公斤甚至320公斤的碳排放。相對在毛皮行業裏,他們製作成衣的目的一定要能穿上十年,故十年內的碳排放數量就是6公斤和化纖320公斤的分別,可以想像兩者對地球傷害的分別之大。 近年「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概念興起,主張循環利用資源,達致零廢棄。王博文續指,毛皮業的循環經濟鏈早已成形成。現時,養殖業與畜牧業共生,一些牛、雞、豬內臟可作為毛皮動物的飼料,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而兔子在歐洲一些很寒冷的國家是常見及主要食材,牠們被取去肉後,其皮毛在這些國家已經沒有價值了,業界便會將兔毛皮回收善用製成紡織品及成衣,供應到東歐等經常面對嚴寒天氣的地方,那裡的人很需要皮草帽子等禦寒衣物來讓冬天過得好一點,亦避免了資源浪費。他提及,不同動物的毛皮回收方式很多,以羊毛為例,現時很多衣服上的標籤為回收羊毛(recycled wool),甚至有一些方法可以將羊毛重新抽取出來種植回到皮上面,成為一件完全回收再造的新衣服。 毛皮生產業界受到嚴謹監管 王博文表示,從事毛皮生產行業界者,尤其養殖業,必須受到監管嚴謹,須要過三關。包括第一關,一定要符合歐盟標準Animal Welfare Art 1430/2006,業界必須要奉公守法和受到很多監察與規管。第二關要遵守不同的飼養國家,對動物權益的標準。以第一大毛皮出口國丹麥為例,養殖者分別受歐盟動物福利法及當地法律監管,必須為動物提供足夠營養食物、適當照料及居住環境;而第三關是行業約章,內裡的要求,由2019年開始,國際毛皮協會推行一個名為「天然可持續皮草標誌」(FURMARK)的認證制度,套用了最新的區塊鏈(Blockchain)記錄產品供應鏈,由第三方審核毛皮產品每一生產階段,是否達致可持續發展,確保動物在養殖農場得到良好對待並符合動物福祉標準。有關認證由2021年開始放在產品上使用,當消費者買一件毛皮產品的時候,只須掃描產品標籤上的二維碼(QR Code)FURMARK標記,於網上查看有關產品的原材料出自哪個國家、農場,然後被送到哪個加工廠製革、處理,最後被送到哪一間工廠製造商生產製成成衣等資訊全部一目瞭然。整個過程裏確保環環緊扣的每家企業、每個持份者都是合法從事生產,業界投放資源將數據透明化,冀讓大眾拋開過去源於誤解的成見。 對於有反對者批評傳統取皮過程不人道,業界強調過去數十年科技已大有進步,加上屠宰動物的方式受各地法規嚴謹監管,養殖者在飼養、屠宰等方式早已不斷改良,現今約八成養殖場已採用氣體處理,包括所有獲FURMARK認證的農場;整個過程只須數分鐘,不會為動物帶來痛苦。而部份東歐國家仍會用電擊,但所謂「活剝取皮」的手法並非屬實,相信網上流傳的一些片段都是在20年前拍攝,被人反覆重新再上載,並非行業現況。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影響皮革業的生意,與其他行業展會一樣,封關令外國買家卻步。而香港毛皮業協會每年2月都會舉辦「香港毛皮展」,王博文提及,這是行業最重要的展會之一,一年有高達70%訂單來自這個展覽。隨著本港對外恢復通關,隨著營運最惡劣時間過去,他相信業界的生意會逐步恢復過來。 據貿發局經貿研究顯示,香港仍有不少公司從事皮具貿易。在2020年,從事皮革消費品進出口業務的公司超過1,900間,共聘用7,280人。在這些公司之中,部分獲外國品牌委任為地區代理,範圍包括內地市場。本港的皮革消費品出口繼2020年下跌22%後,於2021年1至9月按年上升5%至170億元,但較疫情前(2019年)下跌21%。本港的皮革消費品出口中,超過99%屬轉口。 本屆皮革展及皮草設計比賽日前順利圓滿結束。 皮革業是本港傳統工業之一。   延伸閱讀:工業總會與阿布扎比工商會簽訂合作備忘錄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