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生命在於運動

近日天氣驟冷,除夕夜氣溫更跌至攝氏十度以下,除了感冒的病人增加之外,近日更多的病人是由於不同部位的痛症而求診,無論是新傷或是舊患,亦有部分病人是不知道自己如何受傷的,頸痛、肩周炎、網球肘、腰痛、膝痛、腿痛等比比皆是。冬季一向都是痛症發作的高峰時間,就算是本身沒有任何痛症的人在冬季亦會覺得筋骨比春夏僵硬、活動不利,用中醫的角度解釋,由於冬天的天氣寒冷,人體容易感受寒邪,而寒邪會阻礙氣血的流行導致氣血瘀滯,所謂「不通則痛」,因此冬天不止容易使風濕舊患、痹症容易發作,更容易發生肢體扭傷。 出現痛症時我們中醫的處理手法不外乎服藥、敷藥、針灸和手法治療,雖然看上去這些治療的過程都有些不同,但最終的目的亦同樣是希望透過治療使患處的局部氣血恢復正常流通,從而使疼痛減輕。出現痛症時當然需要儘快開始進行治療以免變成纏綿難愈的風濕疼痛,可是中醫更講求的是「治未病」,意思是未有病症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治療了,簡單來説就是預防發病。 對於痛症的預防,運動是必須的,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動的門軸不會有蟲蛀,人體亦同此理。現代的物理治療其實亦是透過被動的運動去鬆解筋膜、神經等組織的黏連、移位,從而解決痛症。可是不少痛症的病人都有一些概念–疼痛要多休息、不動就不痛、沒痛再運動,其實都不準確。的確,運動損傷的初期應該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但除了嚴重的損傷如脫臼、骨折,否則一般的運動損傷、慢性痛症都需要我們治療之餘配合適量運動,否則常常會出現由於疼痛而不運動,不運動又加重了患處組織的黏連。需要注意的是,做任何拉筋運動時(包括瑜伽、體操、八段錦等)我們必須緩慢進行,方能有鬆解組織的效果,若常常以抖動的方式拉筋,一旦力度控制不良就很容易發生扭傷。 健福堂醫師陳嘉榮(香港註冊中醫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