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廠商會:借鑒內地海外經驗 冀搞活香港夜間經濟

政府推動夜經濟,牽頭與各界晚間推出優惠和多舉辦活動。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政策研究部日前發表題為《借鑒外地經驗「點亮」香港夜間經濟》的報告,指目前香港夜間商業活動的復甦步伐嚴重落後於本地整體消費市道,並參考內地和海外經驗,總結出5大發展策略,包括建議政府制訂長遠發展藍圖、為夜間商戶塑造有利的營商環境、拓展更多具特色及創新的夜經濟項目、打造夜間地標和標誌性活動,以及推出「夜間消費券計劃」等,以激活本地夜間經濟。 廠商會研究部近日梳理外國及內地夜經濟發展活躍城市的經驗,指出有4大經驗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借鏡: 1)訂立長遠策略:大多數城市在發展夜間經濟時並非視之為權宜之計或者短效的應急方案,而是將其正式納入城市的發展規劃和產業經濟的中長期策略之中。 2)注重協調:注重硬件和軟件配套,政府除了要從完善基建設施、優化行政管理制度和建立社會支援系統等方面入手,為夜間商戶塑造有利的營商環境之外,亦需平衡經濟活動及居民生活和社區環境的考量,如交通、噪音、衛生、治安、市容等。 3)拓寬內容:各地城市近年更着意於把文化創意、體育、觀光甚至科技等新元素引入,透過為居民或遊客打造新鮮體驗來吸引人流,維持夜間經濟的「熱度」。4)創造亮點:由政府與業界共同打造城市的夜間地標和標誌性活動;籌辦具持續性、綜合性的旗艦型夜間活動來打造夜經濟的「閃亮名片」。   建「官民共管」統籌協調機制 廠商會指出,香港在發展夜經濟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礎和巨大的潛力,香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便有「東方之珠」和「動感都市」的美名,稱得上是夜經濟的國際級先驅和其中的佼佼者。該會促請特區政府制定港版的「夜間經濟發展藍圖」,將發展夜經濟納入城市規劃和產業政策之中,針對香港服務業的結構性、整體性問題,建議設立「官民共管」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快規管制度的「拆牆鬆綁」和配套措施的改進、發動民間整合和發揮已有的夜經濟特色資源,打造具香港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香港夜經濟。 ============= 延伸閱讀:廠商會率團赴肇慶考察 推動兩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葉中賢:香港產業政策應助工業界把握區域化發展機遇

自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以來,不少先進國家面對經濟低迷,都開始提振製造業以重建經濟平衡。自此,環球製造業向高技術、高增值發展,不少國家大量投入資源於科研、高端製造業、工業數碼化等,為國家建立核心技術和優勢產業,以穩定經濟及就業。美國、德國及中國等先後提出國策推動製造業,香港亦於2016年提出「再工業化」,為以金融、服務為主的經濟增添生機。 香港工業總會於7月中發布《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研究報告,全面地檢視港資廠商在近年因應製造業發展趨勢及政策、經營條件等因素,所採取的發展策略。事實上,雖然大部份工廠遷離了香港,但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根據研究團隊估算,在80年代工廠北移以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由製造業所帶動的生產性服務產值佔比一直上升,在2019年佔香港經濟總體42%。而且報告指出,近年港資製造業向高增值發展、並擴展至東南亞國家,可見製造業正在不斷演變,更急需政府採取更主動的策略,制訂產業政策,把握升級轉型、擴大大灣區及東盟巿場的黃金機遇。   港資工業擴展至東南亞 組區域產業鏈 是次研究的一個主要發現,是港資廠商採取「中國+1」策略的趨勢。基於內地經營成本上升、中美貿易糾紛等因素,港資廠商逐步將較低增值的勞動密集工序遷到東南亞地區,23%的受訪廠商正在考慮或已經設置中國以外的廠房,當中八成選址東盟國家,形成香港總部、大灣區產業化及內銷、東南亞量產及外銷的區域格局。雖然在過去一年東南亞的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令不少廠商擱置原有計劃,但相信疫情緩和後,廠商都會立即重啟設廠事宜。 香港一向作為亞洲金融貿易中心,具有成熟的國際營商網絡。加上近年在創科及再工業化上的政策支援,香港作為製造業總部的角色日益明確。香港應當加快腳步,發展上下游生產性服務(包括科研、設計、採購、物流貿易、銷售、金融保險等),以及選定具有產業化能力的行業推動本地「再工業化」,如先進電子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業、回收及環保工業及生物科技工業,營造技術優勢,並在港進行先進製造工序,讓香港發展成為亞洲製造業產業鏈的核心,主導區內製造業發展。加上十四五規劃、RCEP等有利政策,逐步消除香港、內地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壁壘,區內供應鏈合作將更緊密,更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   故此,香港工業發展並非只靠本地「再工業化」,而是需向鄰近地區延伸、發展上下游生產性服務業、擴大出口及內銷巿場等多個維度進展,將以往「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的意義,轉化成更廣義的、由港資製造企業進行科研、設計、生產管理,蘊含源自香港的智慧與工藝的「香港製造(Made by Hong Kong)」產品。我們期望政府能就此長遠規劃產業政策,特別是就港資廠商把握亞洲區內的機遇作出部署,讓香港得以開創工業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