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粵出最強力環評改革 大灣區先行先試

廣東四月十日,終印發了《關於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次改革的力度和程度是歷次以來最大的。環評改革主要的措施主要有六大方面,包括:進一步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先試、優化區域規畫環評機制、優化建設項目的分類管理及簡化建設專案環評的內容等等。過去,環評制度經常讓企業、市民或甚至執法部門頭痛,因為環評辦理繁瑣,企業只好「鋌而走險」不時造假、抄襲,讓監管部門頭疼。而如果最終出現環境問題,更讓周圍的居民頭疼。對於這等頭疼問題,此次環評改革實提出一定化解之道,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廣東省政府四月十日印發《關於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此次改革提出優化區域規畫環評、試行環評豁免、告知承諾制、簡化環評內容等措施,同時省生態環境廳配套出台豁免環評和重點管理行業名錄,明確三十大類六十一項建設項目可豁免環評手續。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環評改革落實「放管服」要求,同時從嚴管控重污染專案建設,推動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服務好廣東經濟高品質發展。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環評改革是廣東力度最大的一次,總的原則是「該嚴則嚴,能簡則簡」,但不代表企業就不再有環保責任。相關部門將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加強環評編制監管,並通過執法檢查、大資料等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既保護生態環境,又服務經濟發展。 生態經濟兩者兼得 此次《意見》繼續深化改革,提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其中賦予廣州市、深圳市、珠海橫琴新區和省改革創新實驗區省級環評管理許可權。兼且支持深圳市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在遵循環評制度基本原則前提下,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實施創造型、引領型的環評改革舉措。同時也支持大灣區內地各市優化環評分級分類管理,提升環評管理品質和效能,並探索環評與排污許可深度融合,協同推進重大專案環評。 《意見》也對區域規畫環評機制進行優化。鼓勵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省改革創新實驗區內有條件的區域開展規畫環評,並強調每年要對區域環境品質進行統一監測和評價,還要公開區域環境品質狀況、污染源清單等資訊。而當前,廣東正在推進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改革,環境影響評估作為區域評估中的重要內容,此次《意見》也明確,已開展規畫環評的區域,視同已開展工程建設專案審批制度改革要求的環境影響區域評估。換言之,區域開展過規畫環評後,工程建設專案審批要求的區域評估中的環境評估就不需要再做了,可以節省專案大量時間和資金。 豁免環評方面,《意見》提出,對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專案不再納入環評管理範圍。包括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險品的倉儲、物流配送建設專案,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扶貧建設工程、民生水利設施、碧道、綠道、古驛道建設等。 在此框架下,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廣東省豁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辦理的建設專案名錄(二○二○年版)》,明確細分的農副食品加工業、公共設施管理業、社會事業與服務業、農業林業漁業等三十大類行業可豁免環評。例如社會事業與服務業方面,包括利用現有建築的洗衣店;不涉及環境敏感區域的高爾夫球場、滑雪場、射擊場、賽車場、水上運動中心;社區公園、濕地公園、親水公園等可以豁免環評手續。衛生方面,利用現有建築的中醫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母嬰護理中心、藥店、體檢中心、防疫站等豁免環評手續。因此,想創業人士可以看看自己選擇的行業是否可以幸運豁免環評。 此前的環評書中要包含編制依據、環境功能區畫、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等一大串內容,一度讓企業感到無所適從。對此,結合區域規畫環評,此次改革也允許部分建設專案簡化環評編制內容。《意見》提出,在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專業園區內,符合區域規畫環評要求及生態環境准入條件的專案,其環評與區域規畫環評實施聯動,可簡化編制內容。包括編制依據、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或區域環境管理狀況評估報告中已有的內容或資料,無需另行編寫或調查。亦即是指,區域環評中採集的很多資料等,其實在企業的環評書中都用得上,通過共用資料,企業直接調用區域環評的資料等,不必再自己花錢、花時間調查。 環評要求落實到位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國英早前表示,省生態環境廳正制訂兩個目錄推動指導意見落實,一是重點管理專案的目錄,目前包含八大類三十五小類的建設項目,佔了所有項目的百分之二左右。一是豁免環評手續的名錄,結合目前生態環境部為了疫情防控出台的一些關於環評豁免試點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礎上做的清單,包含了三十大類五十三小類的項目。周國英強調說,當然豁免專案的環評審批並不是豁免它的環保要求,該做的環保要求還是要落實。 為確保改革舉措的落實,還提出以下保障措施:一是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定細化改革實施方案,定期總結評估,並加快制定實施三線一單,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有效指導環評微觀管理。二是強化環評報告品質管制。依託國家環評信用平台,建立信用管理制度、黑名單制度,加大環評編制品質抽查覆核頻率和懲處力度等,督促建設單位保證環評報告品質。三是加大對建設項目事中事後的監管,通過環境監管執法以及日常的監督,使環評的要求能夠落實到位。 其實,廣東不少地市已根據實際推行承諾制改革,但不少企業還是不放心,而此次《意見》從省級層面明確,對位於已開展區域規畫環評的專業園區內的建設專案,試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負責人李新科就此解釋,比如在電鍍專業園區,因為有污水處理等設施保障,符合條件進園的電鍍廠就可以實行告知承諾制,但是不在園區內的就不行。 另外,此前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專案,符合情形的也可試行告知承諾制。如城鎮污水處理廠等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完善的區域內的房屋建築、城市基礎設施工程等建設專案,以及不涉及新增用地且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的擴建項目等。 能簡則簡該嚴則嚴 李新科強調,今次改革提出多個寬鬆措施,是廣東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環評改革,但這不意味生產企業環境責任和義務的免除。李續指,此次環評改革將加速建設專案推進,豁免環評是在審批層面降低了門檻,但企業仍須遵守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規定的事項。改革後,生態環境部門將更集中於事中事後監管。生態環境部門將依託國家環評信用平台,建立信用管理等,加大環評編制抽查覆核頻率和懲處力度。 同時還將緊盯環評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未按環評及承諾落實環保任務的項目,不予核發排污許可證,且不得投入生產。並按「雙隨機、一公開」進行執法檢查,對存在違法行為和環境管理問題的嚴厲處罰。通過梳理不難發現,此次環評改革傳遞出明顯信號,就如官員所言:能簡則簡,該嚴則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