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看SPAC投資前景 先從管理層背景入手

港股市場終於有第一隻SPAC掛牌!香港人可能未必對SPAC有深入認識,其實SPAC在1997年於美股市場起步,而去年由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私人發起的SPAC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香港才泛起SPAC熱潮。 SPAC全名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本質上是空殼公司,並沒有商業營運行為,成立目的就是透過IPO募集資金,然後透過併購企業,協助該企業上市,進而從中獲取利益。若SPAC管理層在指定限期內找不到合適公司,或併購遭股東否決,此SPAC就會清算,把資金退還給投資者。 傳統IPO在上市時,投資者可從公司的營運狀況、過往業績和財務數據來判斷是否具投資價值。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沒有具體資料,投資者不知道將會投資於哪一家公司,只能從管理層背景和往績,來衡量他們是否有能力找到具發展前景的未上市公司。 由於SPAC發起人大多是專業人士、不少更是金融界人士,相比採取傳統IPO上市的企業五花八門的來源,發起人與保薦人「話事權」更大。發起人不一定需要是超級富豪,反而專業領域的傑出人士伙拍私募基金,又或是商業銀行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會更為適合。 SPAC著名例子有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在2019年與有「SPAC之王」稱譽的Chamath Palihapitiya所創立的SPAC合併,並順利在當年10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去年底,東南亞網約車服務品牌Grab與SPAC公司Altimeter Growth Corp.順利合併,並且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SPAC交易。 [...]

本港時事

陳茂波:去年經濟增長估6.4% 料今年續增

財政預算案下月底公布,屆時特區政府將一併公布對今年的經濟預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指出,2022年將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之年,如外圍環境沒有顯著惡化,且本地疫情亦能維持穩定,香港經濟在2022年應繼續處於增長的軌道上。他強調,只有成功防疫控疫,才能為經濟復甦提供穩定和可持續的條件,相信只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經濟定會得到更多增長動力和發展空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陳茂波表示,本港經濟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回穩,加上電子消費券去年8月起發放,帶旺本地消費氣氛,估計去年全年經濟增長估計可達6.4%,扭轉之前連續兩年的衰退,但在出現變種病毒Omicron下,供應瓶頸會持續,其他商品有加價壓力,環球生產有掣肘,料增長會放緩,影響本港復甦速度,推高全球通脹。   陳茂波表示,市場普遍預期外圍各主要經濟體今年會進一步復甦,為香港出口提供支持,不過疫情仍然是最大不確定因素。他指出,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世界各地已加強防疫措施及收緊旅遊限制,可能拖慢環球經濟增長,以及繼續影響供應鏈推高環球通脹。陳茂波強調,雖然難以控制外圍變化,但要在本地積極有為推動發展。   陳茂波舉例,在金融服務業方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機制,以及優化在港第二上市制度兩項革新在日前正式生效,有助鞏固金融服務優勢產業的領先位置。他說,過去三年多已有60多家公司循「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相關制度上市,包括上星期掛牌的人工智能企業商湯。「同股不同權」公司累計首次集資總額超過5,700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約四分之一,陳茂波指是顯示制度改革和創新,有利本港市場保持強大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