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庫瓦Negawatt Utility 林忠澤 跨界協作 建ZERO 2平台 拓永續經濟 Goal to ESG 2.0

創業家

【封面故事】庫瓦Negawatt Utility 林忠澤 跨界協作 建ZERO 2平台 拓永續經濟 Goal to ESG 2.0

較早前蘇拉襲港,天文台發出10號風球;之彼再來一場黑雨,暴雨成災,多區出現嚴重水浸,極端的氣候變化愈來愈頻密,應對全球暖化已是刻不容緩。雖然聯合國氣候會議呼籲各國聯手應對危機,不少國家亦制定了減排目標,但是距離目標尚遠,世界各方必須加把勁。為應對地球危機,推動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是近年企業最關鍵的議題。人工智能物聯網初創公司庫瓦(Negawatt Utility),近年積極推動智慧大廈,利用房地產科技助企業綠色轉型。公司行政總裁兼創始人林忠澤(Arthur)坦言,總結從事推動環保節能十多年,企業以由上至下形式推動ESG,忽視員工主動參舉以致成效不彰;他想到若以員工為本,改變其思想及行為,以生活化形式推動ESG,效果更為顯著;早前庫瓦推出了一個B2B2C的ESG遊戲化應用程式Zero2(零活易),與企業、商界跨界合作,透過該平台給予參與用戶「衣、食、住、行」入手,記錄自身的減碳行動,以換取優惠及獎賞,身體力行持續實踐環保低碳生活。他強調,Zero2能讓每個公司和個人更愉快及輕鬆地實踐ESG,人人都成為「地球英雄」,達致真正的永續經濟。 Text: HENRY LAU 、KANNIE CHENG        Photo: CHEUNG CHIN YUI 談及綠色產業的前景,Arthur是最有資格評論。他畢業於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機械工程系,常關注對全球的各種變化,尤其過去三十年,全球都在討論氣候暖化,即使是哪個國籍、哪個階層,都在加速了暖化速度,為此,他十多年前進入環保行業,期望為世界延緩暖化出一分力。在15年前,他正為不同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包括節能減排,為東南亞十多個國家及非洲,協助客戶進行減排的工程,可以說,他在全球共進行了400多項能源管理工程,節省了25億度電,等於所種植的植物多達5,000個維園。 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是近年市場最熱門議題。在未有ESG之前,林忠澤在大多年前已投身環保行業,與友人合資成立能源管理公司知行集團(前身匯能Synergy)協助企業進行節能減排,並為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生意由本港迅速拓展至國際市場,2016年,他與管理團隊帶領匯能集團成功在本港主板上市,可算是第一代從事環保產業的先軀者。及後Arthur發現ESG是個更大的問題,他於2019年創立房地產科技初創公司庫瓦(Negawatt Utility),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為建築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例如能源監控和節能、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服務。 疫情締造初創孵化 闖出新天 創業遇上了新冠疫情期間,預料不及竟為公司由危轉機。他指出,嚴峻的疫情逼使大部分員工在家工作,企業急需應用科技,遙距監察物業運作,而庫瓦的系統技術正好解決所需。庫瓦專注開發建築操作系統(Negawatt Building Operation System),以物聯網(IoT)建立人工智能模組,集合管理中央冷氣、空氣質素、前線管理等範疇,提升商廈整體的能源效益。顧客企業的節能量高達10%,每月減省數十萬元能源費用,大大降低營運成本;另一方面,亦可按照客戶的需求,為企業客戶度身定制解決方案,幫助節能減排之餘,並為客戶的辦公室進行消毒,安裝一個能檢測環境中冠狀病毒在空氣傳播風險的系統。 一旦新冠病毒濃度超過正常值,系統便會啟動安裝在天花板上對人無害的的紫外線燈。在30分鐘後環境中便不再有新冠病毒,該自家技術方案吸引更多大型企業選用庫瓦系統,開拓藍海市場,為本港走向智慧城市邁向一大步。 作為數碼港起步的初創企業,現時,庫瓦已經和香港大部分的房地產合作。有見企業對ESG日益重視,庫瓦計劃提升系統及技術的人性化元素,令技術方案更具優勢,並進軍印尼、泰國及中東等海外市場。Negawatt Utility近年積極開拓中東市場。今年公司先後與中東兩城市簽訂合作備忘錄,年初,在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帶領下參與政府中東訪問團期間,成功與阿布扎比大型智慧城市Masdar City簽署合作備忘錄,當中城內其中一幢十萬呎混凝土大廈將會採用庫瓦的智慧大廈系統。又在上月本港舉行第八屆「一帶一路」峰會期間,又與中東城市馬斯達爾城部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推動馬斯達爾城的永續發展計劃。 全球暖化迫在眉睫  解決企業ESG痛點 ESG是全球企業的趨勢,協助企業走向綠色軌道,實現可持續發展。但Arthur看來,這還遠遠不足以對環境構成影響。由氣候暖化引發天災事故日趨頻繁,已到了世界各國採用不能不正視態度。」他總括十多年在本港和東南亞推動環保的經驗,由提供能源管理項目至現時推動ESG等,他認為大部分企業管理層未有了解ESG真正的意義。以上市公司為例,管理層一般推動ESG有三大原因,一是維持股價穩定;二是監管機構要求,人做我做;三是符合銀行/投資者風險管理需要。他說:「本港企業推動ESG,普遍為老闆/管理層主導,為迎合投資者、上市公司規則的需要,涉及風險管理一環,主要著重披露(disclosure)與發布資訊,以及不停地撰寫(reporting)報告,我認為這是ESG 1.0,由上而下方式推動的最大缺點是員工層面缺乏互動,推動ESG效果便會事倍功半。」 據最新數據顯示,以2023年計,全球各國推廣及投資ESG資產高達37萬億美元,相信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所消耗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估計至2035年增至53萬億美元。他深想,ESG必須在大眾層面上推行,以全民參與,以較低的成本創造永續經濟,才符合成本效益。「我認為,本港企業推動ESG 2.0,像把漏斗倒轉,不要只靠上而下,為做而做,以個人為本,以最少資源,用日常生活化如利用推動ESG及環保,身體力行影響家人、身邊朋友及他人,這樣才能實踐可持續發展,人人都可以成為地球英雄,由ESG 1.0進化至ESG 2.0。」 但環保也要講求與時並進,只是省電節能,是不足夠,也不能拯救地球。這數年來,令到Arthur感悟到,只有改變人的心態及思維,香港要由ESG 1.0升級至ESG 2.0,推動ESG才會有進步。 他提到現時本港企業要升級ESG 2.0 存在著痛點:包括企業多沒有足夠的預算,不懂從何處入手,難以讓資訊數據化,而參與員工沒有特別想到項目。例如在ESG 1.0的階段,有企業進行(S)社會,如做義工與探訪等,這些活動對員工的回饋只是暫時性的,未能達致可持續性,而提升員工主動性及積極性正是推動ESG 2.0的成敗關鍵,而讓員工每一日都會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是一個平台,共同推展綠色生活。     Zero2零活易  扭轉大眾環保思維 [...]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關鍵 由智慧城市發展引領

智慧城市的概念是指利用先進資訊及通訊科技與互聯網,使資源運用和城市管理更具效率,為居民提供優質生活。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中國在智慧城市發展方面成就驕人,資訊與通信科技的應用涵蓋社會發展的每一個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是推動內地發展的重要引擎,其智慧城市生態系統充滿活力;香港近年來亦一直投入大量資源,致力加速發展智慧城市的步伐。 今屆智慧城市聯盟「優化大灣區及國際智慧城市群的發展」論壇,邀請香港及海外專家講述智慧城市重點基建及多個領域的智能技術,並探討如何抓緊大灣區智慧城市群的機遇。 下一浪的都市演化正在開展 — 智慧城市發展引領下的智慧經濟,對驅動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當智慧城市全速發展,融合各式先進數碼科技如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地理資訊系統(GIS)和機械人等技術時,各方將會迎來無盡機會與及隨之而來的挑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測繪事務張國輝、Resolute HQ Inc. 行政總裁Jukka Viitanen博士、法國企業行動聯盟,可持續城市工作組主席 Gerard Wolf及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李光耀創新城市中心總監潘競宏,分享其在全球性智慧城市發展的經驗及策略,及如何能打造一個適應力強的創新生態系統,促進社會持續增長及共創價值。 由於「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大會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及香港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地理信息系統主講教授葉嘉安教授在本環節擔任演講嘉賓,介紹地理空間數據將如何為宜居和可持續的智慧城市作出貢獻。 葉嘉安教授 延伸閱讀:「2023數字經濟峰會」一連兩日舉行 李家超:開啟數字經濟「蓄勢待發」 [...]

博客

全屋智能 智能家居3.0時代

物聯網(IoT)是繼電腦及互聯網後,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第三次浪潮。在這次大潮之中,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物聯網在消費層面重要的應用場景。其實,智能家居這概念已提出多年,遠早於物聯網。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一幢舊大廈改建成全球首幢智能大廈,智能家居自此受大眾關注。隨着科技發展,越來越多電子設備可在智能家居應用,令智能家居發展更快、更普及。 根據終端設備的功能,智能家居產品可分為6大類,包括家電(Appliances)、安防(Security)、娛樂(Entertainment)、連結控制(Control & Connectivity)、光感(Comfort & Lighting)、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以家電、娛樂及安防的滲透率較高,尤其是智能電視滲透率已逾半壁江山。 智能家居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我們現時處於2.0的智能互聯階段,正在經歷由產品轉向以場景為核心。1.0時代的產品是家電單一品種智能化,主要產品是安全設備,如電子鎖、攝像頭。這些設備利用電腦或智能電話遙控開關或操作,例如通過家中攝像頭觀察嬰兒狀況,又可在回家前遙控開啟冷氣機,這些產品雖然可減少用家工作量,但操作繁複,場景碎片化且兼容性較差。 產品已可聯動合作 到了2.0階段,智能家居產品的特徵是這6類單品可以聯動一體化。智能家居已出現如智能廚房一類的細分場景及子系統,單品智能化程度提升至各單品之間可協調合作。這個時代以場景為中心,通過網絡通訊及物聯網技術將各項功能整合為系統。 隨着物聯網、人工智能及雲計算三大互聯互通技術不斷發展,重塑智能家居的模式,有望進入全面互聯的3.0時代。這個理想的時代以用家為中心,一切圍繞人的需求而非產品或場景而生。大量家居設備AIoT(智能物聯網)化,可感知用戶在家中所有活動,並大量收集用戶的數據,利用AI主動學習的能力開展大數據分析,並提供及時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 智能家居的發展歷程是由單品發展到聯動,再向全屋智能進發,市場對其前景樂觀。根據研究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20年為466億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2,398.9億美元,2021至3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7.6%。以類別計算,安防產品佔40%市場,娛樂則是未來10年增長最快的類別,年均複合增長率19.2%。 [...]

博客

萬物互聯 物聯網要發展安全兼備

踏入21世紀,以人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普及化。最初通過固網寬頻,便可透過桌面電腦接入互聯網,實現第一代人網連結;之後出現3G/4G流動網絡,我們便透過流動電話連接互聯網,實現第二代人網連結。到了現時5G網絡來臨,人工智能、雲計算及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邁向成熟,機器已可取代人類與各種物件連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時代已揭開帷幕。 物聯網是指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網絡。任何物件配有傳感器(sensor)、軟件和其他技術,只要連上互聯網,便可與其他裝置傳輸和接收數據,並進行計算、處理和知識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信息交互和無縫連結,形成由物件或設備組成的龐大網絡。物聯網有三大基本特徵:一是全面感知,利用感應器等隨時隨地獲取物件或附近環境的信息;二是可靠傳遞,通過電訊網絡與互聯網融合,將物件的信息準確傳遞;三是智能處理,對大量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件實施智能化控制。物聯網能夠透過網絡傳輸數據,無需人工操作,只要有網絡,物聯網裝置便能夠無處不在。在PC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之後,物聯網被寄予厚望,成為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主要驅動力。 感知網絡應用三層架構 現時物聯網應用範圍廣泛,包括工業、農業、政務、交通、家居等。消費者最熟悉的物聯網裝置應是健身監測器,如 Nike Fuel Band 、 Fitbit等。根據互聯網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估計,2021年全球已連接的物聯網裝置達到123億個,預測2025年物聯網裝置的數目會倍增至270億個。 物聯網的架構,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協會( ETSI)的定義,按不同工作內容,可劃分為感知層(Device)、網絡層(Network)及應用層(Application)。業界以人體的神經網絡比喻物聯網的運作機制,末梢神經(感知層)感測各種信息後,將信息經由神經網絡(網絡層)滙流至大腦;由大腦滙整信息後,做出反應與決策(應用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的基礎,主要是具有感測、辨識及通訊能力的裝置,這些裝置根據各自的感測原理(如光、溫濕度、壓力、超音波等)感知和識別物體並採集信息,透過RFID、短距離無線通訊(如ZigBee、WiFi、藍牙等)傳到網絡層。由於現時的流動裝置經常內置各種傳感器(Sensor),因此感知層包括流動電話及智能可穿戴裝置。網絡層是數據處理的集送地。它將感知層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換,決定適當的指令或透過3G/4G網絡,往更上方的雲端或伺服器傳送。網絡層一般設有網關(Gateway)將來自不同通信協定網絡的數據及信息,轉化成可被另一通信協定網絡識別的信號,例如感測器透過ZigBee傳遞信號,但一般手機無法接收,這時網關將信號翻譯,透過WiFi轉給手機。 製造業應用物聯網最多 應用層就是數據、信息的分析與應用。由感知層及網絡層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不同領域的不同需求轉化成實際的應用,最終目標是通過將物聯網技術與行業應用場景結合,實現萬物互聯。應用層決定物聯網產品能否滲進一般消費者生活之中,現時經常聽到的智能工廠、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便是其中的例子。 根據IoT [...]

博客

何緯豐:元宇宙接地氣才是致勝的關鍵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這一年裡,概念產品層出不窮,虛擬人、Web 3.0、NFT等成為新的熱潮。當時的評論猶如重奏1994年互聯網元年時的頌歌,彷彿過去所有的技術準備過程,幾乎都是為「元宇宙」的誕生而舖排的。但火熱一年之後,爭議的聲音陸續傳出,眾多公司發力開拓元宇宙是否只是蹭熱度不得而知,畢竟在元宇宙時代,只要宣佈自己跟元宇宙相關,人也潮起來,股價就一路上漲。 反觀Meta的CEO朱克伯格在Facebook上發佈自己在Horizon World裡站在虛擬版艾菲爾鐵塔和聖家堂前的自拍,由於畫風粗糙,當即被網民群嘲做虛擬形象的水準還比不上2007年版的《第二人生》。要知道,Meta在2021年就為元宇宙投入了100億美元,可是距業務獲利之日依然遙遙無期。據報2022 年上半年,Meta元宇宙部門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虧損近58億美元,2021年全年虧損近102億美元。Meta旗下Quest系列市場份額占全球VR市場的90%。行業龍頭尚且如此,整個行業的困境可想而知。   國家政策方面,上海發佈《上海市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在全國首次將元宇宙寫入地方產業「十四五」規劃,並預計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據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預計,未來元宇宙潛在市場規模將超8萬億美元。雖然如此,安信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從熱度高漲到真正產品成熟落地的這段時間,預計元宇宙將進入分歧期, 就是以上數字指標沒有告訴大家如何落地和明確的市場方向。   過去我們提及十多年後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等等, 應該可以趁著元宇宙的虛擬本質, 建構一個平台上可以人人參與操作的智慧社會,這種虛擬和現實的高度融合, 才能夠讓所有人接受最高品質、最快速度的服務,需要關注個人作為社會核心角色,將「更方便的習慣」帶到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