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界翹楚對話 洞悉2024投資新動向 活化資產開啟財富增值之路

資本盛事

金融業界翹楚對話 洞悉2024投資新動向 活化資產開啟財富增值之路

2023年環球金融市場變化萬千,AI科技領域如火如荼,本港股市樓市卻顯敗象。投資者固然不能墨守成規,任由財富被通脹蠶食,但當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我們又該如何做出投資決策?由《Capital資本平台》主辦「2024年投資策略研討會」日前圓滿結束,活動邀請到安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陳衍綸(Ron)、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及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及基準學會創辦人龐寶林(Paul),以及南華金融集團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翟偉榮(Andrew)擔任嘉賓講者,並由南華傳媒集團首席策略官鄭龍匡(Jason)擔任研討會主持,幾位業界專家聚首分享真知灼見,共同解讀明年經濟關鍵趨勢,發掘未來投資新商機。   三位嘉賓講者分別來自投資、基金、資產管理不同的專業範疇,各擅勝場。談到要在風高浪急的投資環境中作出準確判斷,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指出,投資者應懂得摸準市場脈搏。Andrew簡單總結了近年的投資走向,隨著聯儲局進入加息週期,投資成本越來越大,投資者都偏向一動不如一靜,享受高息定存的好處。但他叮囑大家需留意未來三至六個月,「定期不宜做太長,當聯儲局不加(息)反減,風向逆轉,輪到股市抽升,資金可能『轉唔切身』,屆時入市就為時已晚了。」他形容此時是入市的最好時機,「大部份版塊都見底,但科技股仍值得追捧,始終人人都會換新手機。」 善用配置財上生財 科技股近年股價大升,然而對新手來說,現在又是否投資科技產業的合適時候?Paul主張,凡投資都必須「精準」,他指在AI熱潮的推升下,晶片股的長期潛力不容小覷,「若以高報酬為目標,不妨留意未來晶片產業的發展方向,可針對晶片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的關鍵原料作出投資。」 提到如今高息的環境下定期比買樓回報更好,物業甚至可能成為經濟包袱,Jason即席向Ron請教,業主可以如何透過「活化物業」釋放資金?Ron表示,簡單而言,活化物業就是透過重新做樓宇按揭,再將資金用於其他投資工具,業主在兩者之間賺取息差,從而減低原先的供款壓力。 以安本資產管理提供的物業按揭服務為例,除了提供靈活快捷按揭服務,亦接受個人或公司投放不少於10萬港元成為其「金主」,助客戶賺取穩定可觀的回報。Ron強調,「簡單、靈活」是其服務的優點,「金主」可選擇半年或一年取回本金,以及收取固定的8至10厘年利息回報。「而且,我們只接受本地住宅物業作擔保,確保投放資金穩定安全以及回報最大化,能夠做到『只賺不輸』。」他解釋道。 降低移民成本與風險 物業按揭貸款所釋放的現金流,可以隨借款人根據自己的需要而作安排;錢不只是「該怎樣花」,更應該考慮「如何讓錢流動」,甚至「讓錢生錢」,創造更多的投資回報。Ron又以實例作分享,寄語大家及早活化手中的資產,加速財務自由。 活化資產達到手頭現金充裕,當然希望財富可持續增長。談到「可持續」一字,自然聯想到近年投資市場其中一個最熱門的話題「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Paul表示,ESG不但已變成評估企業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少國際大企業已將節能減碳績效納入公司的KPI,ESG亦是投資者挑選投資產品的重要參考。他建議投資者可考慮潔淨能源生產商,可趁低買入,中長期持有。   在其後的問答環節,現場觀眾踴躍參與,提問大多都圍繞活化物業,其中Ron分享了近年有許多移民人士都選用其服務,「我有些金主需要保留香港的物業,可能留給老人家自住,或者出租,安本協助金主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然後再將所得資金投放在安本賺取息差,他們與此同時在外國供樓。透過這方法,他們不單解決了幾方面的住屋需要,又賺到穩定的被動收入,達到財富增值效果。即使日後回流香港,亦不致於無家可歸,可說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 延伸閱讀:陳衍綸:淺談香港按揭服務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投資是否資金增值唯一出路?

對於普羅大眾,要增加手上資金或資產,基本方式不外乎是找份好工作,量入為出,經過一段長時間,理論上應可累積一定儲蓄,再運用資本錢搵錢,正如經典理財著作「窮爸爸、富爸爸」所述,發揮資本作「理想投資」,脫離以時間換取金錢,享受財務自由,便可功德完滿,阿彌陀佛。 可惜現時投資環境變幻莫測,要拿捏「理想投資」,談何容易?在不足一年間,俄烏戰爭、加密貨幣平台連環爆煲、美聯儲急劇加息等「黑天鵝」不斷湧現,無論是股票、基金、加密貨幣、外匯、企業債券、房地產或經營生意的投資者,相信絕大部份已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如不作任何投資,需忍受通賬不斷蠶食儲蓄。對於安分守己,只求保守積蓄者,可有「投資」以外之選擇? 投資 VS 有抵押貸款 所謂投資,就是將資金投入某項資產並擁有其權益,投資結果是獲利或虧損主要取決於資產價值升跌。於好景市況,個別資產類別盈利動輒以倍數計,反之亦然。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進取型投資者固然需要承受價格波幅,保守型投資者則傾向回報率較低,但於逆市時具較高防守性之投資類別,以避免資金虧損或長期「捱價位」。 有抵押貸款並不屬於投資。顧名思義,即是資金方將資金以某息率貸款予借款方,借款方需提供抵押品(例如物業、珠寶首飾、公司股份或應收帳)。若借款方出現違約情況,資金方有權將抵押品變賣以償還所欠本金及利息。物業按揭公司、當舖及企業應收帳融資機構分別提供以上借貸服務,並需持有「放債人牌照」於本港作合法經營。 有抵押貸款機構之營運利潤主要來自放貸利息,而非抵押品之價格上升。以物業按揭公司為例,他們以協定息率向業主提供貸款,業主以手上物業為抵押品,按揭公司沒有投資或直接擁有物業業權。業主清還貸款便可贖回抵押物業,物業價格上升並不會增加按揭公司之利潤。若物業價格下跌,只要跌幅不超出物業借貸比率(例如75%借貸比率,市值1,000萬物業可貸款750萬) 加上利息收入,就算業主違約,按揭公司亦沒有損失。個別按揭公司亦接受客戶以個人或公司身份投入資金成為其金主,讓金主在有物業抵押品保障本金之情況下享受穩定利息收入。 真實個案 B君是資深地產從業員,於本地大行服務十餘年,工作勤懇、人緣好兼「唔怕蝕底」等優點俱備,過往多年業績彪炳屢獲殊榮,被冠以「工商舖一姐」稱號。無奈一場瘟疫令本港旅遊零售步入寒冬,加上銀行加息及內地物業投資者絕跡等多重夾擊使工商舖成交量急劇萎縮,地產經紀行業頓成災區。B君之七位數字年薪突然「少咗個零」,幸好手上持有不少積蓄,但坐食山崩終難長久,早年投資股票損手之慘痛經歷亦使B君未敢貿然入市。幸而「有抵押貸款」為B君提供投資以外的資金增值出路,於疫市下仍能為B君提供8至10厘固定年利息收入,安然渡過經濟寒冬,為疫後業務及家庭計劃做好準備。 撰文: 陳衍綸 安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ACAMS [...]